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疫情下,制造業將面臨的那些生死考驗

時間:2020-02-19

來源:高工機器人

導語:對于制造業來說,因為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主要發生在中部地區,許多工人無法回到工廠,所以在過去的兩周里,一線產業工人的工資已經上漲了15%~30%,招工難也會成為今年4月至6月的大坎。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著名的財經作家吳曉波判斷:在未來的3個月至6個月內,中國民營企業會出現一次大規模的倒閉、歇業、裁員景象。

對于制造業來說,因為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主要發生在中部地區,許多工人無法回到工廠,所以在過去的兩周里,一線產業工人的工資已經上漲了15%~30%,招工難也會成為今年4月至6月的大坎。

而如何邁過這個“坎”,將成為一部分制造業企業的生死考驗。在疫情加劇“用工難”的情況下,一些完全靠吃人工紅利生存的傳統制造業和現金流不足的企業將面臨著被出局的危機。




更為嚴峻的“用工難”

 

對于一些完全依靠勞動力盈利的傳統制造業企業來說,這次的“用工荒”將更為嚴峻。

全國防控工作全面開啟后,讓制造業面臨著復工延遲、人工到崗率低、物流受限、供應鏈中斷等問題大考,這也使整個產業鏈開工率不高,釋放的效率有限,短期內經營壓力加劇。

盡管很多企業都在2月10日和2月17日這兩個節點宣布復工,但人工到崗率依然很低。多地的地鐵客運量數據顯示,復工之后的早晚高峰通勤量依然處于低位。

以車企為例,根據中汽協統計的數據顯示,目前國內183個整車生產基地中,截至2月12日有59個基地開始復工復產,占比僅為32.2%。疫情當前,車企復工復產仍面臨挑戰。

“我們10號終于拿到了復工許可,但是很多員工被隔離或者被封鎖在老家來不了,遠遠無法實現滿產?!碧K州某汽車零部件的管理人員在社交平臺上無奈地表示。

為了讓員工盡快返工,溫州甚至推出了對返工人員的“包郵”政策。

2月11日,溫州市發布的“28條惠企措施”中明確指出,企業復工后,為鼓勵更多外地務工人員來溫就業,企業出資包車接員工返溫的,以“你來溫州,我出路費”的模式按政府、企業2:1比例共同分擔解決。




不容忽視的現金流“瓶頸”

 

企業的停擺期對于一些現金流不充足的的企業來說,可能會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方面是消費需求的減少直接導致訂單急劇下滑,人員流動受限間接導致全國物流成本上升;另一方面國外一些國家因疫情傳播開始限制我國商品的出口,企業的外貿出口和投資融資也受到影響,生產成本無形中加劇上升。一些“資本不足”的企業或因承受短期沖擊,導致“現金流”出現問題。

此前在接受高工機器人的采訪時,多家創業公司創始人表示,現金儲備不足的中小企業,剛剛經歷了春節發獎金等,疫情的影響,可能會給這部分企業帶來生死問題,而且這部分企業比例不小。

近日,清華、北大聯合調研了995家中小企業的現狀,其中一項是——如果不開工,企業還能維持多久?數據顯示,34%的企業只能維持1個月,17.91%的企業能維持3個月,僅9.96%的企業能維持 6 個月以上。

自2月初,北京、江蘇、重慶、廣東、山東等多省市相繼出臺政策,通過減稅減租、延遲繳納社保、降低貸款門檻等方式為中小企業節流。

有業內人士表示,這次疫情讓我們意識到企業經營過程中對現金流的把控至關重要。面對危機,如果沒有足夠的現金流,很可能就撐不下去,在現金流的把控上,一定要把預警安全期拉長一點。



智能工廠成為自救“亮點”

 

當前,廣大制造業企業正積極自救,在這些自救措施中,需要員工較少、便于疫情防控的智能化工廠成為一大亮點。

復工復產人員聚集風險是防控難點,而依托智能化升級建設的智能工廠以機器人作為主力,避免了工人扎堆,意外顯出了復工復產的另一優勢。               

2月2日,盡管還未到山東省要求的復工時間,浪潮集團位于濟南的高端裝備智能工廠卻緊急復工了,以生產用于防疫的服務器等信息化產品。

同樣的生產場景也發生桐昆集團的生產車間。在其功能性聚酯纖維新材料智能工廠中,機器人已經基本代替人工,成為了企業生產的“主力軍”,自動完成滌綸長絲落筒、輸送、檢驗、套袋、碼層、捆帶、纏繞、貼標簽等一系列工序,用工人數由相較之前約減少37.5%,極大的降低了防疫物資、人員等的壓力。

2月10日,巨輪智能采取“機器換人”策略,在做好員工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發揮自動化生產線等智能裝備的作用,實現復工復產。

巨輪智能高級工程師洪福表示,目前巨輪智能輪胎模具制造車間基本實現主要工序單人操作,避免人員交叉,減少人員聚集,實現了少人化生產制造。

2月13日,位于重慶的長安汽車渝北工廠復工,在繁忙的生產車間里卻只見到零星的戴口罩的工人,生產主力是700余臺機器人。汽車在生產線上自動地根據工序傳輸,工業機器人在流水線上有序地工作著,物流小車按照規定線路準確地往返運輸,寬敞繁忙地廠房內只有零星的佩戴著口罩的工人進行操作、巡檢。

“傳統工業企業生產工序多、流程長,流水線上工人密集,但在這里不會有密集的人員?!遍L安汽車渝北工廠相關負責人介紹,整個工廠自動化率達90%以上,比傳統汽車制造工廠減少操作工人56%。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