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備受關注的新冠病毒應急檢測實驗室——武漢“火眼”實驗室宣布投入試運行。實驗室被認為是“雷神山”、“火神山”、“方艙”等眾多抗疫堡壘的前哨。建成后的實驗室,擁有每日檢測萬人份核酸樣本的能力,更快速地實現發熱病人確診、高危人群排查、疑似病例甄別、隔離陽性感染者以及保護陰性健康人群。
為了保證檢測效率,實驗室檢測設備需要24小時不間斷運轉,也就是說要絕對保證實驗室的不間斷供電。這對供電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極高要求。
在接到“火眼”實驗室需要緊急援建兩臺不間斷電源設備(UPS: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的通知后,施耐德電氣第一時間從長沙調配兩臺Galaxy VM系列三相不間斷電源,克服重重困難運至武漢,并通力協調配套電池資源,以及多名技術專家提供現場支持,通宵完成設備安裝及開機調試工作,為實現“火眼”實驗室每日萬人份檢測的目標提供不間斷電源的可靠保障。
施耐德電氣技術專家到武漢火眼實驗室進行開機服務
未來,施耐德電氣也將時刻準備,積極響應“火眼”實驗室的進一步需求,提供持續運維支持。
科普時間
什么是不間斷電源?不間斷電源為什么那么重要?
不間斷電源
全稱: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縮寫:UPS
打個比方,如果你打游戲正打得正酣暢淋漓,突然停電了,電腦屏幕一片漆黑,你什么感受?一起開黑的隊友什么感受?這個時候,如果你有一臺UPS,就不會有這樣的煩惱了。
當然你和隊友的煩惱只是游戲可能輸掉了,但對于那些需要進行不間斷數據處理的設備擁有者來說,斷電帶來的可就不只是輸掉游戲這么簡單了。
雖然現在的公共配電系統已經非常可靠,但研究表明,即使是在良好的市電網絡下,也不可能完全滿足那些進行不間斷重要數據處理的設備的需求。市電電源有可能會引起設備的宕機和數據處理錯誤,這將給用戶帶來巨大的損失,面對這一情況,絕大多數公司都會選擇在公共配電系統與其關鍵負載之間安裝不間斷電源(UPS)系統。UPS 系統的一個重要功能是“凈化”電力且不改變原始市電輸入的電壓、頻率和瞬態來保證關鍵負載設備的高可用性。
施耐德電氣一直致力于用創新的技術和解決方案不斷提高UPS系統的可用性,能效,可維護性。同時,不斷降低UPS系統的擁有成本和復雜性。
1964年 · 梅蘭日蘭(MGE)設計制造了第一臺三相UPS
1989年 · APC 發布PowerChute軟件,實現UPS網絡化管理
1993年,無變壓器UPS產品Comet系列上市,以及全球第一臺模塊化UPS—Matrix上市
1997年,Galaxy PW系列產品上市, 推出可熱插拔的模塊化UPS-Symmetra LX
2006年,全球第一臺模塊化兆瓦級Symmetra MW UPS誕生,革命性的Delta變換在線技術
2008年,全球第一臺大功率500kVA全高頻IGBT UPS Galaxy7000上市
2014年,在全球發布“V”家族第一款產品Galaxy VM,采用革命性四電平逆變器和E變換技術
2016年,在全球發布“V”家族第二款產品Galaxy VX,采用革命性功率柜模塊化架構
2019年,在全球發布“V”家族第三款產品Galaxy VS,采用革命性軟開關混合拓撲結構
科技,讓人類有了鎧甲,不論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還是其他各種可能的突發事件時,我們可以更加從容得應對,將危害降到最低,讓勝利來得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