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數字化轉型中,84%的努力是失敗的

時間:2020-01-15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制造業中經常提到的數字化工廠,是實現智能制造的一部分。實現工廠的數字化,是許多商家憧憬,也是眾多工控廠商要布局的市場。何為數字化工廠,數字化工廠應該是怎么樣的?

近期的第13屆亞洲金融論壇中,相關人士驚人爆出,“數字化的轉型中,84%的努力時失敗的”。雖然這句話指的是經濟數字化的轉型,但是數字化工廠也在這84%其中。

制造業中經常提到的數字化工廠,是實現智能制造的一部分。實現工廠的數字化,是許多商家憧憬,也是眾多工控廠商要布局的市場。何為數字化工廠,數字化工廠應該是怎么樣的?

數字化工廠

數字化工廠的優勢

所謂數字化工廠,就是較于傳統工廠的轉型升級。在數字化工廠中,多會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設備、人、系統之間的互連,消除“信息孤島”的存在。傳統工廠有個弊端,就是人工成本高,并且效率不佳。并且,工廠的設備發生“意外”是普遍存在的,避免工廠設備的隱患,減少設備故障的損失,就是數字化索要實現的功能。

舉個例子,數字化工廠就是所有的生產設備被監控起來,實時收集和分析數據,對工廠設備可能出現的故障,提前預警并找出最佳的解決方案。讓工廠每臺設備保持最佳的狀態運行的同事,減少人工成本的投入和生產出最佳的產品。

國內工廠數字化轉型問題

專業人士指出,數字化轉型84%的努力失敗了,因為多數企業認為數字轉型,僅僅只是一個技術的問題,因此對于硬件、軟件進行大規模投入,但沒有對員工的“數字化培養”進行投資。

關于中國的數字化工廠,其發展還在起步期,難免會走許多彎路。有報道指出,國內工廠數字化轉型,面臨著三個方面的挑戰。第一,未吃透數字化概念,缺乏整體性的規劃;第二,效益的狹義誤區無法走出,第三,缺乏有技能的人才,導致企業數字化“名存實亡”。

數字化工廠的實現,需要多部門的協調。頂層決策者戰略性非常重要,要能夠指導整個制造業數字化戰略。為此,國家在2019年出臺工業互聯網頂層設計方案,推動數十萬企業的數字化轉型。

如何打造數字化工廠

最早提出數字化工廠的不是中國,我們先來看看德國的“工業4.0”概念,德國以“智能制造”為發展目標建設數字化工廠,通過信息技術、廣泛互聯、信息交互一系列手段。讓工廠的生產更加靈活性,能夠滿足消費者的差異化和定制化需求。

也就是說,未來的數字化工廠是基于重新設計的生產流程、供應鏈管理流程、產品再設計,以及數據收集分析和決策系統。所以,打造數字化工廠:首先,需要具備功能和應用場景的豐富化;其次,滿足信息采集的需求;再次,實現標準化生產的同事,保留一定的柔性生產;最后,自動化設備簡單實用,容易普及并且維修養護費用低廉。

我們經常講,數據的收集和數據的應用是兩回事。在工廠數據收集方面,我們在PLC做一些部署,將生產數據收集然后送上云端,是很容易實現的。但是這個過程中,垃圾數據也不在少數。工廠如何辨別數據的價值,以及應用數據,是數字化轉型的關鍵之一。

當工廠獲取內部數據,解決生產問題后。工廠與外部的數據,即消費數據的互聯,是打造數字化工廠的另一部分。為此,就需要一個安全可靠的平臺,實現數據的分享,最終做到滿足于消費者個性化、定制化生產,也就是現在常提的智能制造。

國內外的案例

西門子作為世界的工控豪門,在2019年提出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與計算跟傳統數字化能力結合,打造智慧行工廠。西門子把產品周期分為產品設計、生產規劃、生產工程、生產制造、運營服務5個階段,也把設備制造分為5個階段,在這個基礎上完成數字化系統。數字化系統在每個階段,都與物理系統對接,稱之為“數字化雙胞胎”。第一個階段,構建一個產品的數字化雙胞胎,即數字化設計、仿真和驗證;第二階段構建生產數字化雙胞胎,以規劃生產;第三階段是執行階段,構建性能數字化雙胞胎。

博世蘇州汽車電子工廠開展的工業4.0應用覆蓋了多個方面,在物料管理、生產訂單安排、設備維護保養以及人員效率提升等方面體現效益。在生產區域,所有工位、原料均處于有序管理狀態。根據生產訂單,實現設備自動叫料、機器人準確定位和自動派料。依托大數據收集和分析完成預知維護。共享的知識庫、可視化通信系統為即時維護提供有力保障。在多種終端實現定制化報告,針對不同場景為員工提供最及時可靠的關鍵數據。

宜科公司能針對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實際需求,提供包括宜科云、制造執行系統(MES)、ANDON、SCADA等在內的信息化系統及解決方案。基于宜科公司生產的主流工業硬件以及標準協議,通過工業互聯網進行大數據分析,從而實現對人員、設備、物料、生產工藝以及整個生產過程的管理與監控。此外,依靠ElcoPad移動智能終端與工業APP,客戶能夠對生產進行遠程監控和管理,并依據數據分析報表做出相應的決策。

后記:

如上講到數字化工廠的優勢,國內工廠數字化的問題,以及國內外的案例,也看到了工控企業在技術上的探索和進步。不過打造數字化,人才問題至關重要。工廠是否做好數字化轉型的準備,以及工人能否適應數字化的變革,是工廠數字化轉型成功與否的關鍵

調查報告指出,到了2022年,可能會有500萬的工作崗位,被自動化和機器代替。那么,工廠的數字化轉型將不斷的加快。避免數字化轉型出現的彎路,將失敗的84%降低,一方面是數字化平臺型企業技術的推進;另一方面是制造商家對員工培訓,在數字化轉型的框架下,做好技能、思維意識等方面的培訓,使之滿足數字化工廠需求。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