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2019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在重慶開幕。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理事長曲道奎在會上表示,2019年上半年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累計銷售1.9萬臺,同比下降13.6%。
會上,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理事長、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曲道奎發布《2019年上半年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市場信息》,據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統計,2019年上半年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累計銷售1.9萬臺,同比下降13.6%,為自統計以來的首次下降。從企業層面看,在日趨嚴峻的市場環境中,龍頭企業、優質企業仍能保持一定的增長,但更多的企業產銷均出現了下滑。
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理事長、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曲道奎發布《2019年上半年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市場信息》
就在不久前,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CRIA)在《全球機器人2019(WorldRobotics2019)》發布會上發布的2018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自主品牌機器人銷售4.36萬臺,同比增長16.2%。同時CRIA也預測,2019年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銷量將增長約15%。
他同時指出,上半年,中國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市場價值約28.4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4%。市場價值降幅遠小于銷量降幅。這說明中國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的價值比以前提升。
曲道奎表示,縱觀今年以來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狀況,體現出以下幾個特點:多關節機器人保持增長、占比持續提升;主要應用領域銷售均下降;通用設備制造業和金屬制品業的機器人購入量均超越汽車制造業;從產品流向來看,華東地區機器人消費量占比提升。
按機械結構分類,中國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中,多關節機器人蟬聯銷量第一位,占上半年總銷量的51.7%,占比較上年同期提高11.5個百分點。曲道奎表示,這也進一步佐證“中國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銷量降低,但價值提升”的觀點,因為多關節機器人是高端產品。以前多關節機器人銷量占比僅三分之一左右,2019年上半年已經過半。
2019年上半年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在主要應用的銷售均出現了下滑。占總銷量57%的搬運與上下料領域銷售1.1萬臺,同比下降18.9%;其中用于塑料成型、材料加工、機床加工、金屬鑄造和用于沖壓、鍛造、鈑金搬運與上下料機器人均出現下降,而用于碼垛、檢測檢驗測試、以及包裝拾放的機器人實現了增長。約占總銷量15%的焊接和釬焊領域銷量同比下降了23.2%,其中釬焊、點焊均出現了下降,但弧焊增長了7.7%。此外,用于噴涂與膠封、裝配拆卸、潔凈室的機器人均下降,但加工領域的機器人銷售實現了增長。
按應用行業分類,中國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2019年上半年所服務的行業已達44個國民經濟行業大類、126個行業中類,與上年同期相比新拓展10個行業中類。“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仍是其首要應用行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和“金屬制品業”機器人的采購量首次超過汽車行業,晉級到前三位。
從產品流向來看,2019年上半年全國主要地區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消費量均出現下降。華東地區銷量占比為50.6%,比上年提高4.3%;華南地區占比21%,較上年下降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