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余溫猶在,“雙十二”轉瞬即來!
這些天,為了在年前再沖擊一波業績高潮,各大電商平臺和企業也是在積極備戰“雙十二”,比如淘寶就推出了“年終盛典”活動,而京東也發布了“新愿清單”。
在這些精彩活動的背后,我們總能發現人工智能的獨特身影。與此同時,狂歡正式到來之際,人工智能也時常成為造勢、引流和營銷的重要手段。
這不禁讓我們疑惑,為什么人工智能會如此受到現代電商活動的青睞呢?其實,背后的原因很簡單!
前期準備,AI替人分憂、簡化工作
首先是在購物狂歡的前期準備中,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能夠很好的簡化平臺與商家的工作壓力,讓活動前的造勢宣傳與引流更加輕松、簡單和有效。
眾所周知,“雙十二”期間賣家需要在短時間內制造大量宣傳圖或海報,但單純依靠設計師一張張設計,很難在有效時間內保質保量的完成,稍不注意就可能錯失最佳宣傳時機。在這樣的情況下,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圖像識別技術,能夠很好地幫助賣家完成任務。
因為賣家只需要輸入任意想達成的風格、尺寸,系統就能代替人工自主完成素材分析、摳圖和配色等繁瑣工作,并快速生成多套符合要求的設計方案。也就是說,AI取代人工不僅讓前期宣傳準備更加省時省力,同時也節約了成本、達到了所需效果。
據了解,當前以阿里為代表的不少企業都已經采用了AI設計方法。今年“雙十一”期間,阿里的AI設計師便累計為20萬企業、商家設計了近百萬張宣傳圖片,消費者們在天貓、淘寶上看到的各種海報基本都出自AI之手,可謂十分的強大和有價值。
當然,除了能設計圖片,AI基于智能視頻生成技術也能幫助賣家在短時間內完成營銷短視頻等設計和制作工作。專家介紹,賣家只需輸入商品詳細頁鏈接或上傳本地素材,AI就可以進行素材解析、過濾、理解、定位和裁剪、渲染,最終生成個性化宣傳視頻。
除此之外,AI在前期對于賣家的助力也還體現在需求預測和個性化服務之上。
以蘇寧本次“雙十二”推出的“新愿清單”為例,其核心便是依賴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為消費者提供的定制化、個性化選品套餐。人工智能讓其在活動前就準確掌握了消費者的購買需求,從而能夠及早的提供定制化的預約服務和商品備貨,這無疑推動了活動效果的更大化。
狂歡開啟,AI升級網購、優化體驗
其次,在購物狂歡活動正式開始時,人工智能技術也能成為賣家與買家的貼心助手,從而進一步提升購物的效率與體驗,推動整個網購模式的優化升級。
近年來,基于人工智能的深度學習、智能語音等技術,AI實現了對文字的識別、理解和交流,同時也成功獲取了與人對話溝通的能力。在這樣背景下打造出的智能客服、對話機器人、虛擬助手等產品,在電商購物活動中得以大規模的應用。
據了解,今年的“雙十一”期間,不少AI助手便在網紅直播、網購支付等環節中大展身手。當主播分身乏術、深陷彈幕圍攻,當大量訂單融入,人工客服自顧不暇之時,AI通過在線解答有效解決了消費者的提問需求,大大緩解了賣家與主播的巨大壓力。
11月12日阿里發布的雙十一數據顯示,天貓客服在活動開啟當天服務接起率接近99.9%,而淘寶平臺97%的在線服務基本由智能客服機器人阿里小蜜勝任,共完成了3億次的在線咨詢服務,解決率達到70%。
通過上面數據,我們能直觀的看到AI智能助手在購物狂歡節日中所發揮的顯著作用。AI助手帶來的不僅是對平臺員工的解放和減壓,對賣家銷售的提效增速,以及對服務成本的有效縮減;更帶來了對整個網購模式的全面升級,讓用戶得以獲取更加的網購體驗。
與之具備異曲同工之妙的,還有智能語音支付的應用。
伴隨著機器翻譯、聲紋識別等技術的快速發展,AI智能語音支付也逐漸成為網購的新功能、新服務和新體驗。該技術的應用一方面促進了全球通貨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成為網購簡化增速的有力保障。總而言之,智能語音支付時代的開啟,也對網購發展進行了新一輪的賦能。
后續物流,AI緩解壓力、深化發展
最后,在節日狂歡過后的物流發貨過程中,人工智能技術也能發揮出重要的減壓、提速、降本功效,成為加速物流行業轉型、保障網購后續服務的關鍵力量。
當前,面對高需求、多訂單帶來的沉重物流壓力,為保障及時有效的物流分揀、運輸和終端配送等服務,人工智能也開始成為行業青睞的對象。包括蘇寧、京東、阿里等在內,國內重要的物流電商企業都已經布局發展“智慧物流”,不斷提升自身運力,利用AI解決傳統問題。
而AI與機器人的結合,不僅有效滿足了現代物流倉的分揀需求,而且也為末端配送帶來全新方法;同時,AI與無人機的聯用,則有效解決了物流支線運輸與“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問題;除此之外,AI與物聯網、大數據等共同打造的智慧工廠,也推動了現代物流的優化升級。
總而言之,每次網購狂歡活動的開啟,對于物流運輸和配送來說都是一次大考,正是有了人工智能技術的有效助力,現代物流才能跟上現代電商的快速發展,才能依靠更快捷、更高效、更低廉的服務,帶給消費者們更優質的物流體驗,從而讓購物狂歡更加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