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流創新平臺,力推一流城市建設。惠城區日前引進哈工大機器人集團投資建設機器人智谷項目,定位“科技創新人才綜合體”,預計明年3月開工,項目建成5年內將形成機器人產業生態圈和創新人才圈,劍指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全球機器人創新者之城”。
據了解,哈工大機器人智谷項目擬選址東江邊,總投資30億元,計劃2022年竣工。一期占地面積約1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40萬平方米;二期建設面積約3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00萬平方米。將重點引進商業航天智能制造和機器人應用技術,設立機器人與航天研究院、共享實驗室、機器人孵化加速器、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獨角獸總部基地、機器人博物館、機器人場景綜合應用體驗中心、機器人職教培訓學院等。
把技術轉化為產品,把產品轉化為商品
機器人及其智能化運用可以做什么?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利用自主研發的超敏傳感生物信息捕獲技術及人工智能醫學大數據分析技術,推出國內首款帕金森癥人工智能輔助診斷設備,可解決帕金森癥早診早篩及動態監管的醫學難題;推出國內首個工業機器人云診斷開放平臺,可實現工業機器人、數控機床等高端裝備的遠程監控、故障診斷、智能運維和智能調度等核心功能,幫助更多企業實現工業機器人上云……今年8月,在北京舉行的2019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哈工大機器人集團60余款機器人及相關領域的代表產品一經亮相就引起廣泛關注,讓人大開眼界。
成立于2014年12月的哈工大機器人集團,面向機器人等新興產業領域開展平臺經濟運營和雙創生態服務,不到5年時間,在智慧工廠、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文旅機器人、醫養康助機器人等方面形成了產業集聚和協同發展的局面。這樣快的發展速度,讓哈工大機器人集團成為全國機器人與智能制造行業的一匹黑馬。
“哈工大機器人集團高速發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背后有長達30多年的技術研發積累:集團依托于國家級機器人系統工程重點實驗室成立。”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副總裁、哈工大機器人智谷(惠州)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都丹介紹,機器人制造行業的研究始于1985年,同年哈工大設立機器人的本科專業,并且設立了機器人研究所,直到如今國內只有兩個國家級的機器人技術領域重點實驗室,一個是中科院的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叫做“機器人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另一個就是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機器人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
哈工大機器人集團的產出不只是產品、技術或項目,集團把學校研究和市場需求結合起來,按照“創業+創新+產業”聯動要求,打通技術通道和市場通道,全面對接資本市場,把技術轉化為產品,把產品轉化為商品,源源不斷地把機器人和智能裝備項目、團隊引進孵化,促進產業集群,獲得規模效應和集聚效應。
打造大灣區創新創業現象級項目
“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在惠州投資建設的哈工大機器人智谷項目,定位是‘科技創新人才綜合體’,這與惠州市引進一流人才和打造一流平臺的目標方向不謀而合。”都丹說,“項目取名‘智谷’,就是將科學家創業者的智慧匯聚惠州。預計項目建成5年內將形成機器人產業生態圈和創新人才圈,構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機器人創業者聚集地。智谷項目將成為大灣區創新創業的現象級項目,具體將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全球機器人創新者之城’。”哈工大機器人智谷項目作為集團在粵港澳大灣區重點布局的項目,對于集團在大灣區的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據介紹,早在2017年6月,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就與惠城區簽訂了機器人智谷(惠州)項目合作框架協議書,從那時起到現在2年多的時間里一直派駐專人積極推動項目在惠城區落地。依托哈爾濱工業大學在機器人、航空航天領域的人才、技術、市場和品牌優勢,以及強大的產業資源優勢,體系化篩選近200家意向企業落戶惠州,將國內外優秀的機器人和航天領域的創業人才、創新模式、創投資本和創意產業集聚,通過“以品牌聚人才、以人才促創新、以創新引資本、以資本催轉化、以轉化創產業、以產業謀未來”的建設發展思路,為惠州經濟轉型升級發展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