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器是一種檢測裝置,能感受到被測量的信息,并將檢測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規律轉換成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以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計量、存儲等要求。傳感器在工業4.0時代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根據傳感器類型不同,具體包括溫度和濕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圖像傳感器、光傳感器、位置傳感器、重力傳感器等,而各類傳感器根據不同的功能搭載不同的敏感元件。隨著物聯網在工業領域的應用推廣,傳感器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目前,傳感器主要應用在汽車、消費電子、智能家居、工業控制等方面。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傳感器市場前景廣闊,國內企業紛紛布局其中。目前,我國傳感器上市企業多達66家,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區域。此外,珠三角區域、京津地區、中部地區分布相當。據統計,長三角區域傳感器上市企業占比達38%,有企業25家;珠三角區域占比17%,有企業11家;中部地區同樣占比17%,有企業11家;京津地區占比15%,有企業10家;東北地區占比3%,有企業2家。
具體來看,長三角區域傳感器上市企業主要分布于江蘇、浙江、上海等地,;珠三角區域即分布于廣東省;中部地區主要分布于山西、河南、安徽、湖北等地。傳感器上市企業地圖如下: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產業鏈上游分析
傳感器產業鏈上游主要涉及研發和設計技術、軟硬件以及相關測試技術等。我國智能傳感器技術研發明確初步展開,不少學校及科研機構已建立起智能傳感器中試服務平臺,助推國內產業創新發展。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產業鏈中游分析
產業鏈中游主要是各類傳感器的制造和封裝等,從傳感器種類來看,流量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占據最大的市場份額,分別占21%、19%、14%。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產業鏈下游應用
傳感器廣泛的應用于通訊電子、消費電子、工業、汽車電子、智慧農業、環境監測、安全保衛、醫療診斷、交通運輸、智能家居、機器人技術等眾多領域。總體看來,傳感器產業鏈下游行業發展迅速,物聯網、汽車電子、環境與健康電器和智能儀表等下游行業對產品智能化的要求不斷提升,使得傳感器市場以較快速度持續增長。
隨著科技的進步及產業鏈的完善,傳感器的多元化應用將推動物聯網各垂直細分行業格局的形成,例如:通訊電子、消費電子、工業、汽車電子、智慧農業、環境監測、安全保衛、醫療診斷、交通運輸、智能家居、機器人技術等等。超聲波傳感器的全球市場規模也處于持續快速增長之中。
從應用領域來看,工業、汽車電子、通信電子、消費電子四部分是傳感器最大的市場。國內工業和汽車電子產品領域的傳感器占比約42%左右,而發展最快的是汽車電子和通信電子應用市場。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傳感器是物聯網技術的最底層和最前沿,對物聯網產業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隨著物聯網信息處理和應用服務等產業的發展,物聯網行業市場規模迅速擴大。據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物聯網市場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5%。按照年復合增長率24%來計算,預計到2020年,中國物聯網的整體規模將達2.2萬億元。
物聯網產業快速發展,市場前景廣闊。在此背景下,傳感器市場的也得到進一步增長。據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傳感器市場規模為1815億元,在2018年將突破2000億元。到了2019年,傳感器擴大應用范圍,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預計將達2310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