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蘋果產業鏈出走越南,“越南制造”能否華麗轉身?

時間:2019-07-22

來源:億歐網 倪霞

導語:近年來,越南制造的發展,似乎是中國制造一二階段的重現。越南制造,要走一條“中國制造”道路嗎?事實上,越南制造的環境與中國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越南在勞動力素質、工業基礎、營商環境等都是制約因素。

今日,億歐新制造頻道獲悉,作為公司電子產品制造地點多元化計劃的一部分,蘋果公司將在越南試生產其廣受歡迎的藍牙耳機——AirPods,此計劃由中國代工企業歌爾聲學公司具體實施。此前,該藍牙耳機主要由英業達、Luxshare-ICT和歌爾聲學等代工廠在中國制造。

據國外媒體報道,歌爾聲學公司將于今年夏天開始在其位于越南北部的音頻工廠測試最新一代蘋果藍牙耳機的制造工藝。并且,蘋果已致信零部件供應商,要求它們支持歌爾聲學公司的計劃。“供應商被要求保持試產階段的價格不變,但一旦產量增加,就可以對價格進行評估,”一位直接了解溝通情況的消息人士表示。

事實上,AirPods市場需求緊俏,這或許是蘋果擴大產線的原因之一。據Counterpoint數據,在2018年第四季度中,AirPods的出貨量占到了市場的60%。并且,AirPods銷量增速極快,從2017年的2000萬套增長至2018年的3500萬套,約增長了一倍,預計到2020年,全球藍牙耳機出貨量將飆升至1.29億套。此外,產線遷至越南,還有可能是基于避免卷入美國和中國經貿摩擦的考慮。

制造業往“南”遷

在中國制造優勢逐漸消失的前提下,低端制造外遷成為新趨勢,而越南是其中重要一站。

從國際來看,在越南設廠的蘋果供應商在過去的一年,就新增14家公司。并且,指標性的鴻海公司,也首次在越南和印度工廠給蘋果供貨。在2018年,不管是臺灣還是中國大陸本土的蘋果供應商,都開啟了在臺灣、越南、印度布局部分產能的計劃。

另外,據路透社最新報道,日本知名的娛樂廠商,電子游戲業三巨頭任天堂表示公司計劃將其Switch游戲機的部分生產線從中國轉移到越南,以實現生產基地的多元化。此前任天堂將幾乎所有游戲機生產業務都外包給中國的代工廠。此外,截至2017年,三星在越南的生產投資總額達75億美元,LG公司的投資額達15億美元,微軟投資額為3.2億美元。

從國內來看,2016年12月,深圳國資委在越南海防市建立了深越經貿合作區,帶去了38家中國企業進行考察。在開工慶典上,7家有入園意向的企業就舉行了簽約儀式,以輕工制造業為主的深越工業園吸引了臥龍電氣、三花智控、大洋電機、普聯技術、華懋新材料、歐陸通電子、豪恩聲學、道通科技、飛宏科技、特發信息、大乘科技、共進電子、和而泰智控、香港匯進等20家高科技企業入駐等中國企業入駐。此外,變壓器和鐵芯制造商佛山日鋼鐵芯制造公司把制造基地設在印度和越南。

崛起的“越南制造”

中國制造業崛起存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的必然因素。憑借成本低廉、做工精細等優勢,中國曾一度吸引了不少外商投資,并且人口紅利在較長時期內支撐了中國制造業發展。

現在的越南,似乎在重復中國制造業曾經的發展模式,越南正在成為很多品牌生產制造新基地。除此次歌爾聲學的越南制造基地以外,三星智能手機全世界最大的制造基地也在越南。越南制造,究竟有何優勢,吸引眾多企業爭相進入?

1、毗鄰中國的區位優勢

把工廠外遷,供應商必須將零件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運輸境外,在此過程中需要承擔高額運輸費和關稅,這將極大增加運營負擔。越南毗鄰中國的地理位置,有利于物流運輸,節省成本。

并且,類似AirPods等消費電子的大塊市場在中國,成品銷售需要運回中國。運輸距離越短,也就越能節省不必要的開支。在此情況下,比鄰中國的越南自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2、較低的勞動力成本

其次,越南勞動力成本較為低廉,是勞動力密集產業選擇在越南建廠的主要原因之一。據美國管理會計師協會(亞洲)(IMAAsia)估算,2010年,中國的制造業工資不過每小時2美元;2016年,已上漲至3.9美元。相比之下,越南的制造業工資仍然在每小時1美元左右。

據悉,截至2016年,越南人口總數9270萬人,而勞動力人口高達5400萬,勞動人口約占六成。并且,相比于柬埔寨、緬甸、老撾,越南勞動力的生產效率最接近中國的平均水平。

3、日益配套的產業鏈

投資環境日益開放,在外商推動下,越南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據越南工商會對外國企業的調查結果顯示,2018年前4個月,在越南擁有新獲批投資項目的45個國家和地區中,日本以投資總額達8.77億美元成為越南最大的投資來源國,其次是韓國,對越的投資資金達8.3億美元,占比23.4%;新加坡的投資資金達4.59億美元,占12.9%。

2017年,中國對越新增投資21.7億美元,創造歷史新高,成為了越南的第四大投資國。隨著日韓、新加坡及中國的高額投資,越南的經濟逐漸發展起來,產業鏈發展業更加完善。隨著供應商的不斷涌入和供應鏈的建設與完善,集聚效應將吸引更多公司前往越南。

綜合來看,憑借重要的地理位置、較低的勞動力成本、快速發展的經濟、產業鏈的日益成熟和日益擴大的市場,越南逐漸成為制造業的中心。

下一個“中國制造”?

越南制造,似乎在重復中國制造的老路,并且逐現取代“中國制造”之勢,事實果真如此嗎?

上世紀六十年代,廢墟中起步的中國制造經歷了極為曲折的發展歷程。解放初,大部分是手工家紡式作坊,現代工商業基本為零,中制造的“家底”可謂一窮二白。在三大改造完成以后,中國工業制造逐漸起步。

中國制造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次是蘇聯援助的156個項目,加上與東歐各國簽訂的100多個成套設備引進,開始讓中國制造深刻意識到與世界的差距,并開始尋找趕超之路。在國際援助以及國內發力的配合下,中國制造的基礎開始建立。第二次機遇,發生在八十年代。鄧小平同志南巡,開啟了制造業活力發展的階段。這一時期,民營制造業異軍突起,外商投資進入中國市場,大量制造工廠在沿海城市建立。再就是現在,以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為代表的新技術融合中國制造業,中國制造業向數字化轉型。

近年來,越南制造的發展,似乎是中國制造一二階段的重現。越南制造,要走一條“中國制造”道路嗎?

事實上,越南制造的環境與中國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越南在勞動力素質、工業基礎、營商環境等都是制約因素。

首先,雖然越南勞動力資源豐富,但在勞動力素質方面還有待提高。據悉,越南的生產力僅為中國的八成,工人效率低。此外,工人罷工也時常發生。據越南勞動報(NguoiLaoDong)和青年報(TuoiTre)稱,位于越南南部同奈省(DongNai)由臺商經營的寶成皮鞋工廠(PouChen),2日遭到上萬名工人的罷工抗議,要求假日上班應該增加工資和加發獎金。此外,一旦大量制造業企業在越南建立,隨著時間推移,勞動力成本必然增高,其成本優勢可維持時間仍未可知。

其次,越南工業基礎薄弱。自1987年開始的革新開放已經過去二十多年,但越南開采的鐵礦主要是小型礦,無法機械化生產,在加上冶煉技術落后,越南鋼鐵行業并未發展起來。作為國家工業發展的基礎,鋼鐵和裝備制造是落后,制約了越南工業制造業的發展。至今越南的生產物資廣泛依賴進口,且狹長的國土和薄弱的基礎設施造成內陸運輸成本較高。

另外,越南的營商環境還有待營造。一個地區營商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著招商引資的多寡,同時也直接影響著區域內的經營企業。越南還存在官僚主義和腐敗問題,法規體系亟待完善;政治文化交流、經貿投資往來和城市管理水平方面標準有待建立。雖然越南的基礎設施建設在不斷發展,但整體而言仍處在較為落后的水平。

總體而言,越南的確已成為全球制造業新的投資熱點,但未來制造業發展模式尚不明晰。未來制造業發展,越南能否華麗轉身,還有待探索。相較之下,現階段的中國制造已經找到了適合國情的獨特發展道路,中國正堅定走在科技驅動的制造業的發展大道上。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