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由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組織舉辦的開展“一帶一路”工業互聯網國際合作,合力打造高質量世界經濟研討會在京召開。來自商務部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國家電網、紫光云、浪潮集團、衛通集團、中興通訊、樹根互聯、石化盈科、中國社科院、北京大學等國家部委事業單位、行業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代表參會。
自“一帶一路”倡議以來,相關國家和地區在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各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已累計同122個國家、29個國際組織簽署了170份政府間合作文件,“一帶一路”朋友圈遍布亞洲、非洲、歐洲、大洋洲及拉丁美洲。2013年-2018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超6萬億美元,為當地創造24.4萬個就業崗位,在數十個國家建成82個經貿合作區,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超800億美元,上繳東道國稅費累計20.1億美元。
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徐曉蘭表示,工業互聯網對于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加速發展壯大的推動作用是“發展數字經濟、促進互聯互通”和“建設適應未來發展趨勢的產業結構”的具體體現,是對于習近平主席在G20領導人峰會講話精神的踐行。她強調,工業互聯網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基石,開展“一帶一路”工業互聯網國際合作是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共同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機遇,共建“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的具體措施。
實踐與建議
研討會上,嘉賓就“一帶一路”業務開展及工業互聯網國際合作進行了介紹,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商務部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主任邢厚媛認為,以工業互聯網為載體,攜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力推動高質量經濟發展具有顯著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工業互聯網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連什么”和“怎么連”“誰來連”,是各方需要共同思考的問題。邢厚媛表示,各國間信息化和工業化基礎水平的差距和信息數據相關法律、法規、標準的差異是工業互聯網走出國門需要著重關注的問題。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國際合作部處長王曉剛介紹了國網公司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建設、運營能源網絡的情況。據悉,國網公司利用技術優勢,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在精準主動搶修、光伏云網、智慧車聯網、虛擬電廠等工業互聯網實踐項目中積極探索。2019年兩會期間,國網公司提出“三型兩網”的發展戰略,其中之一就是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這是未來5-10年國家電網的主要努力方向。
中國衛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海金認為,工業信息互通是“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衛星通信具有傳輸距離遠、覆蓋區域廣、業務類型多、抗毀能力強、組網靈活快捷等優勢,能夠在“一帶一路”工業信息“互聯互通”中發揮重要作用。目前,中國衛通正打造永遠在線的泛在衛星天基網絡和高通量衛星工業互聯網服務平臺,賦能“一帶一路”工業信息互聯。
紫光云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盧國強基于業務探索經驗,針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經濟、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差異性問題提出了具體建議。浪潮集團海外事業本部代表孫強介紹了公司全球化發展戰略及國際業務開展情況,并提出要加大工業互聯網國際性人才培養。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主任李曉華強調,數據驅動的全球價值鏈對于境外合作園區發展和國際產能合作具有重要意義,他提出了工業互聯網在境外合作園區發展的前瞻建議。
國際化合作的挑戰
作為制造業轉型升級賦能的重要手段,工業互聯網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中不可避免遇到各種挑戰,研討會上,專家、企業代表各抒己見。
北京大學區域與國別研究院副院長翟崑指出,“一帶一路”的全球性擴展需要高質量、高級的互聯互通,這就包括工業互聯網。翟崑認為,經濟債務、地緣政治、環境影響等是“一帶一路”工業互聯網國際化合作面臨的主要挑戰。他提出了“一帶一路”工業互聯網國際化合作的相關建議,如建設工業互聯網產業園區、工業互聯網領域重點實驗室等。
石化盈科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高級副總裁蔣白樺表示,石油和化工工業互聯網平臺ProMACE為石化企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核心驅動引擎”。近年來,中國石化積極布局海外“一帶一路”建設,助力煉化產業成為繼高鐵和核電之后,第三張走出去的“中國名片”。信息化作為獨立專業與工程建設同步,為煉化工程打造“海外名片”提供了重要支撐。蔣白樺認為,國家間的信息安全壁壘對于工業互聯網國際合作是一個挑戰,建議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同制定工業互聯網國際標準的制定。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林曉東介紹了公司在俄羅斯、印度、孟加拉、埃及等亞歐非洲“一帶一路”國家開展業務的情況。基于豐富的國際業務經驗,他認為,海外政治、金融匯率、IPR、出口管制、稅務、海外用工與當地文化沖突是開展“一帶一路”工業互聯網國際合作的潛在風險。
樹根互聯技術有限公司總裁賀東東在發言中介紹了工業互聯網平臺——根云平臺(海外版)“ROOTCLOUD”國際業務開展情況,除了亞太區域,根云已經進入歐洲市場,與普茨邁斯特、慕尼黑再保險、挪威電信等關鍵合作伙伴簽署了合作協議。賀東東表示,國際化復合型人才稀缺、工業互聯網概念認知局限和國際競爭加劇等是開展“一帶一路”工業互聯網國際合作面臨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