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行業龍頭為什么跨界布局工業機器人?

時間:2019-07-08

來源: 高工機器人 肖偉芳

導語:?對于美的、格力、碧桂園、娃哈哈、富士康等行業龍頭而言,在其自身的存量市場難以突破的情況下,紛紛進攻機器人增量市場,以尋求快速突進。這些行業龍頭的跨界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一方面為了推動自身傳統業務的提效增速,為行業升級而跨界;另一方面都是在開拓自身的多元化業務,為搶占新的發展高地而跨界。

對于美的、格力、碧桂園、娃哈哈、富士康等行業龍頭而言,在其自身的存量市場難以突破的情況下,紛紛進攻機器人增量市場,以尋求快速突進。

這些行業龍頭的跨界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一方面為了推動自身傳統業務的提效增速,為行業升級而跨界;另一方面都是在開拓自身的多元化業務,為搶占新的發展高地而跨界。

從應用機器人到制造機器人

“飲料巨頭”娃哈哈向智能機器人領域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今年3月,娃哈哈新成立了一家人工智能機器人公司——浙江娃哈哈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

企查查顯示,浙江娃哈哈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3月27日,注冊資本4000萬元人民幣。娃哈哈商業股份有限公司為大股東,占股65%。宗慶后為該公司最終受益人并出任董事長,持股比例52.15%。

事實上,早在2011年,宗慶后便將目光從食品飲料轉向了發展機電工程和信息產業。這一年娃哈哈承擔了工信部“十二五”重大科技專項課題“高速搬運機器人及其物流生產線關鍵技術與示范應用”的研究。

2013年,娃哈哈開始研發機器人,利用在飲料機械裝備開發、系統集成應用方面積累的經驗,進入智能裝備研發制造領域。

到2015年,娃哈哈完成了串聯機器人、并聯機器人、平面機器人的研發,并用于集團飲料生產線上產品裝箱、碼垛、生產物料投放、裝箱等領域。

如今在娃哈哈的飲料生產線上,大部分工序已實現了全自動化生產。據悉,娃哈哈成功研發的工業機器人,不僅服務其內部的80余家分公司,目前,也已實現對外銷售。

類似娃哈哈這種從終端集成應用直接布局到本體生產的企業現在是越來越多,收購庫卡的美的,走自主研發之路的格力,用機器人造房子的碧桂園以及代工巨頭富士康。

布局的背后

宗慶后曾表示:“企業做大一定要多元化發展,因為東方不亮西方亮,但企業多元化要看有沒有需要,有沒有能力,還有就是有沒有機會。”從娃哈哈的角度講,飲料行業已經做大做強了,是一個龍頭企業,很難實現千億規模的目標,所以有多元化的需求,具備資金、人才的優勢,關鍵就要看機會了。

布局機器人的背后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考量是,隨著人口紅利消失,用工成本不斷上升,機器換人已成趨勢;另一方面,像娃哈哈、美的、格力、碧桂園、富士康等龍頭發展遇到瓶頸,行業天花板已現,急需尋求突破口,而智能制造正值風口。

以娃哈哈為例,1987年,宗慶后創立娃哈哈,用了幾年時間便把公司產值做到了2.17億,并在2003年突破百億。直至2013年,娃哈哈依舊是行業龍頭老大,當年營收高達782.8億元。

但從2014年開始,娃哈哈的營業收入開始連年下滑。公開數據顯示,2013-2016年,娃哈哈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82.8億元、728億元、677億元、529億,直至2017年,營收縮減至464億元,2018年娃哈哈實現營收五年來首次小幅增長,當年為468.9億元,。

不僅如此,在瓶裝市場的排名當中,娃哈哈由第四降到了第六,市場份額也從2015年的6.7%下滑到5.9%。

對娃哈哈來說,在傳統主業很難突破的情況下,機器人又是一片新的藍海。

美的、格力的轉型之舉,也是看到了家電行業未來,家電市場在經歷多年的高速增長后在2014年見頂,2014年下半年開始增速劇減,家電公司的營收也受其影響呈現平穩甚至下降趨勢。

對于處在房地產行業的碧桂園來說,傳統房地產開發業務的“天花板”已清晰可見,如何突破這個天花板已成眾多房地產商共同面臨的一個問題。智能制造正風口,對于財大氣粗的碧桂園來說無疑又是一個新的機遇。

面對中國不斷上升的人工成本,代工廠巨頭富士康除了選擇人力成本更低的地方進行代工之外,還有一項重要的舉措便是機器換人。

邁過“中年危機”

娃哈哈作為飲料行業的龍頭企業,雖然遭遇了中年危機,但是其現在的產銷規模依舊處于霸主地位。但其自身在搬運、碼垛、灌裝、包裝等環節對自動化需求都是相當巨大。

美的日前表示,美的各事業部已完成50多個自動化項目,廣泛應用于焊接、搬運、碼垛、視覺檢測等諸多方面,有效提升美的集團智能制造水平。截至2018年底已將機器人使用密度提升至200臺/萬人,未來將進一步提升至625臺/萬人的發達國家水平。

碧桂園方面透露,在碧桂園總部三期的工地上,十來款建筑機器人樣機進行不同工序的施工展示,墻板安裝機器人可以搬起墻板,室內噴涂機器人來回噴刷墻面,地面整平機器人實現混凝土地面的高精度整平。

工業富聯副董事長李杰稱,目前,富士康及其下屬企業共擁有超過8萬臺機器人,超過1800條SMT(表面貼裝技術)生產線,超過17.5萬臺的模具加工設備,超過5000種測試設備,第三方開發者3000多位,1000個以上的APP。

對于美的、格力、碧桂園、富士康、娃哈哈等行業龍頭布局機器人,他們的優勢是明顯的。

首先,作為一個技術密集型行業,娃哈哈、美的、格力、碧桂園、富士康等龍頭有足夠的資金投入研發,吸引人才。同時,本身抵抗風險的能力強,即使機器人業務轉型失敗,還有其他業務進行補充,不至于牽一發而動全身。

其次,這些行業龍頭作為勞動密集型企業,本身對自動化需求巨大。另外,自身對行業、產線、工藝有足夠的了解,能夠快速應用。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指出,這些行業龍頭在其原來領域,已經有一套成熟的運作體系,但這套體系并不能完全適用于機器人行業;而且,他們都期望機器人像其傳統行業一樣,大干快上,急于向外界證明自己,或向資本市場交出漂亮的業績,而不是先花心思摸索吃透機器人行業,反而會形成阻力,或折騰消耗。

從飲料龍頭娃哈哈,家電龍頭美的、格力,地產龍頭碧桂園再到代工巨頭富士康紛紛布局機器人,進行攻城略地,而汽車行業作為機器人應用最多的行業,但至今沒有一家汽車企業大規模布局機器人,這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現在機器人企業很不好過,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機器換人”已成不可逆轉的趨勢,現在所要做的就是打磨自己的技術、產品品質,慢慢等待春天的到來。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