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涇縣南華產業園、威能電機、皖南電氣正在整體搬遷,機器換人、智能制造、生產換線助力該縣電機主導產業進一步轉型升級,“皖南電機”迎來了新的發展春天。
(圖片來源:安徽皖南電機)
政策扶持聚力發展新動力。近年來,在“對標滬蘇浙、爭當排頭兵”的熱潮中,涇縣著力對標追趕,先后出臺了《關于促進工業經濟健康較快發展的若干政策》《關于同意建設節能電機產業集聚基地的批復》《關于促進泵閥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扶持政策》《涇縣品牌創建與質量提升獎勵扶持若干政策》《涇縣促進科技創新實施辦法》《涇縣支持工業主導產業在外銷售企業“回歸”獎勵政策》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做出了“關于延長電機產業集群若干扶持政策執行期限的決定”等扶持舉措,鼓勵企業規模發展和稅收增長,鼓勵企業創新品牌、創新產品。
同時,為加快電機產業轉型升級,2015年以來,兌現電機產業企業工業經濟獎勵2993.755萬元,占全縣總獎勵額的30.55%;兌現節能電機產業集聚基地企業銷售和納稅增長、新設備、新產品等補助資金3285萬余元,充分體現了電機產業在該縣產業發展中的主導地位,也促進了電機產業的發展。
(圖片來源:安徽皖南電機)
重點項目聚力發展新動能。借助產業政策、產業轉移、產業資金等方面的引導優勢,電機產業向心力增強,集聚化速度加快。皖南電氣、威能電機、新維電機、同華新能源、凱仕機械、威力盟機械、正飛機電、伊士達耐腐設備、華生機電二期、新維電機遠程控制閥門等重點項目廠房面積(含在建)約20萬平米。目前,南華產業園整體搬遷、新維電機搬遷已完成,國家電機檢驗檢測中心、威能電機整體搬遷、皖南電氣、同華新能源二期均正在建設中。獲得國家工信部2400萬資金支持的皖南電機工業強基項目,完成3種規格的產品研發,并實現產業化。
涇縣高效節能電機重大新興產業工程入選省“三重一創”第三批重大新興產業工程。該工程由皖南電機、威能電機、新維電機等企業承擔,3年內預計投資20億元左右,通過該重大工程的實施,預計到2020年可實現產值不低于100億元,高效節能電機產量2000萬kw,稅收3.5億元。
節能環保聚力發展新引擎。投入技改資金1.2億元。加快伺服電機、超超高效電機、新能源車用電機研發力度,YFB2系列粉塵防爆型三相異步電機等產品被認定為省級新產品。皖南電機企業技術中心獲得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YE4系列低壓三相異步電動機入選國家工業節能技術裝備推薦目錄(2018),這也是自2017年工信部開始發布工業節能技術裝備推薦目錄以來,公司連續兩年有3種不同的節能電機產品入選推薦目錄,入選省“五個一百”生產企業和裝備產品推介目錄。
目前,涇縣電機產業在全國中小型電機市場占有率已達8%以上,其中格力、美的等大型企業中央空調用電機采購皖南電機品牌份額已達到90%。該縣被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籌建國家電動機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安徽),成為全國唯一一家獲批在縣級籌建的國家電動機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中國電機及系統發展高峰論壇在該縣舉行,電機電控新技術、新產品成為發展新潮流,推動該縣電機產業向高質量方向發展。
產業集聚聚力發展新高地?!巴钅想姍C”現有員工1300余人、工程技術人員200余人,占地面積35萬平方米。48家產業集群企業中擁有規模以上企業有27家。2018年,全年共生產電動機1203萬kW;完成工業總產值19.71億元,其中股份公司13.95億元;實現利稅1.58億元;實現利潤1.28億元。
目前,已形成以縣經濟開發區超高效電機設備集聚基地、城西工業集中區精密鑄造基地為重點,以涇川鎮電機產業集群專業鎮為核心的電機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