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人力成本逐年上漲,智能制造和“機器換人”成為制造業發展的新方向。協作機器人高性價比、輕量化、易部署、高效率的特點,使得用戶可以在不改變原有產線部署的情況下,快速導入協作機器人工作站,分擔工人重復性高、單調性的工作,節省工人們的時間,并且讓工人們能夠從事更有挑戰性的、能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崗位。
在5月9日開展的第六屆中國機器人峰會(浙江·余姚)以及2019中國中部(合肥)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上,多可協作機器人針對制造業、服務業展示相關的解決方案,讓行業用戶看到人機協作的前景。
自動擰緊
SCR5協作機器人螺釘自動擰緊的目的是把隨意擺放螺釘通過螺絲自動供料機把螺釘有序的供給擰緊模組,機器人末端搭載擰緊模組,通過擰緊模組中電動數控螺絲刀可將螺釘在指定位置擰緊。
同時配備有螺絲自動供料機,供料機通過控制單元控制出釘速度以及供料機缺料提醒,擰緊模組通過螺釘到位傳感器檢測螺釘到位狀態,電動數控螺絲刀通過深度傳感器檢測及扭矩監測反饋確認螺釘擰緊,機器人攜帶擰緊模組即可實現多位置快速擰緊工作。該應用體現了多可協作機器人超高的重復定位精度(±0.02mm)。
在實際生產場景中,擰緊是一項非常單調、枯燥的工作,當前仍然有工廠采用工人手持擰緊槍的方式擰螺絲,使用協作機器人就能將工人解放出來,去從事更有挑戰的工作。
新松協作機器人采用輕量化設計,占地面積小,可以在有限的空間進行工作,擰緊時只需要搭配法蘭和擰緊系統即可使用,不僅保證擰緊符合操作規范,也能跟上生產節拍,24小時不間斷作業。
機器人擰緊節省人工,扭力精確,效率高。在我們之前的一個實際應用案例中,多可協作機器人GCR20-1100的扭矩值已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3D視覺分揀
很多時候,我們需要機器人能夠具備識別、分析、處理等更高級的功能,視覺系統相當于為機器人裝上了“眼睛”,主流的視覺系統包括2D視覺和3D視覺,2D視覺價格更具優勢,但其相比3D視覺具有一定局限性,例如,不能夠測量諸如物體平面度,表面角度,部分體積,或者區分相同顏色的物體之類的特征;另一方面,照明變化也會導致測量誤差。
協作機器人3D視覺分揀是通過機器人配備的3D相機,將平面物體立體化,再通過機器視覺算法精準測量出物體的體積大小和中心位置,引導機器人準確抓取。
在實際應用中,搭載3D視覺系統的機器人能準確辨別被抓取物料的大小、顏色、距離等,將雜亂的物料按照預設的規則進行分揀。
目前該應用主要用于上下料、分揀、碼垛等各個環節,分揀合格率達99%以上,在電商/物流領域,可實現貨物取放環節的無人化操作,節省人力成本。
服務業應用
服務業引入機器人是一件很吸引眼球的事情,在展會中,多可協作機器人無論是做咖啡或者倒啤酒總是會吸引很多人圍觀。
對于服務業來說,引入機器人就相當于更高的收益以及更低的成本,根據我們的計算,一臺多可協作機器人的ROI一般不超過1年,其使用壽命為35000個小時,按照每天工作12小時計算,也就是可以工作將近8年,在收回成本的之后7年,它就相當于在免費打工;同時協作機器人能耗低,SCR5的能耗僅400W,每天的電費成本基本上可忽略不計。
按照抓取的物體特性不同,協作機器人可選擇性地搭配電爪、氣爪、真空吸盤、硅膠柔性手爪等。我們在倒啤酒應用中使用到的柔性手爪,可抓取規格、尺寸不同的啤酒杯和啤酒瓶,而不需要更換夾具。
中科新松不斷創新,在技術上持續探索,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為客戶提供最合適的解決方案,創造價值。
同時,我們也希望解放勞動力,讓工人走出流水線,去從事更具有挑戰性的工作,機器人不會讓人失業,而是創造更有價值的工作崗位,讓人和機器一同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