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慢”形容一個城市的節奏,你一定會想到成都。這座地處西南腹地的中心城市,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悠閑,仿佛曬太陽,打麻將,喝茶聊天才是人們每天的正經事。
如果用“快”代表一個城市的速度,你也一定會想到成都。特別是2000年以后,成都GDP占省份的比重一直維持在30%以上,經濟增長一路遙遙領先,并且在2018年全球城市分級排名中,與天津,深圳成功進入世界二線城市的行列。
既是千年古都,蘊藏著川劇、蜀錦的血脈,也是年輕人最愛打卡的網紅城市之一,既傳承著悠久的中華文明,又備受國際巨頭們的青睞,世界500強企業中超過280多家已經落戶于此。
成都就是有這樣的本領,能將各種看似矛盾的特質融合成自己獨特的氣質,它包容而開放的心態,可以給予新事物、新技術足夠的成長空間。
1995年,西門子在成都設立辦事處,并在1999年升級為分公司。
2011年,西門子在成都投資建立了工業自動化產品生產及研發基地,這是西門子在亞洲首家“數字化工廠”,在德國本土外的第二家數字化工廠,全球第三大工業自動化產品研發中心,也是“全球九家最先進工廠”之一。
對于很多制造業相關的行業人士來說,西門子成都數字化工廠和玉林路,春熙路一樣,是來到成都之后必須要打卡的地點之一。到2018年,該工廠已接待了超過3萬名國內外的參觀者。
2017年,西門子工業軟件全球研發(成都)中心和西門子智能制造成都創新中心在高新區落戶。前者是西門子在華首個專注于基于云的開放式物聯網操作系統及其相關應用的研發中心,加速推動成都向工業云、工業物聯網、工業大數據等智能制造領域邁進。
而剛落成的西門子智能制造成都創新中心將建成四川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開放式創新服務門戶,與本地高校、企業等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智能制造生態圈。
如果再往前移動一下時間的坐標,會驚奇地發現,近一個世紀前西門子就已經落戶蜀地。四川瀘州的小伙伴們可能都曉得當地那座傳奇的水電站,90多歲的“高齡”仍在運行,作為中國第一座自主設計建造的水電站,從建成至今已累計發電3億多度。你知道嗎,這座洞窩水電站1925年建成時,正是由一臺140千瓦德制西門子臥式機組點亮了瀘州城。
可以說,這次大膽的嘗試,讓當地人延續了幾千年的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上帝說要有光,技術創新照亮了現實。
當然技術創新的打開方式不一定都是顛覆性的,尤其是在今天這個不缺乏靈感的時代,從0到1的探索固然充滿了驚喜,而從1到100的路上更多的是積累、實踐、執著和從未間斷的小幅迭代,關注創新的價值,或許可以讓未來來的更快一點。
這也正是西門子創始人維爾納·馮·西門子所說的“空有靈感,毫無價值。”所以致力于實用型創新技術的研發與應用,通過深入影響各行業的生產方式、從而真正推動社會向前、變革人們的生活,是西門子公司170多年來一直堅持的理念。
今天,西門子在知乎發起了一場圍繞技術創新的品牌提問活動,邀請您一起暢談您所在領域里創新帶來的價值與改變。5-10年后,哪些科技會讓我們“遺忘”現在的生活?
▼
當西門子遇到成都,書寫出了一連串美好的故事,而5月15日,他們將會來一場硬核的碰撞。即將在成都開啟的第二屆西門子中國創新峰會(SiemensInnovationDayChina),將對于我們關心的那些能改變生活,影響未來的技術話題進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討,并尋找讓數字化創新的愿景和實踐落地的答案。和我們在成都走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