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Vertiv和技術分析公司451Research共同發布了關于5G現狀的報告。該報告收集了對全球100多名電信決策者的深入調查結果,這些決策者對5G和邊緣計算戰略和計劃非常了解。該研究涵蓋了5G部署計劃、早期部署支持的服務以及5G成功的最重要技術支持因素。
調查參與者對5G業務前景極為樂觀,并正在積極推進部署計劃。12%的運營商預計將在2019年推出5G服務,另有86%的運營商預計到2021年將推出5G服務。
調查顯示,這些初始服務將側重于支持現有的數據服務(96%)和新的消費者服務(36%)。約三分之一(32%)的受訪者希望支持現有的企業服務,1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希望提供新的企業服務。
隨著網絡的不斷發展和覆蓋范圍的擴大,5G本身將成為需要高帶寬,低延遲數據傳輸的新興邊緣用例的關鍵推動因素,比如虛擬和增強現實、數字醫療、智能家居、建筑、工廠和城市。
然而,從挑戰的規模來看,大多數受訪者(68%)預計到2028年或之后才能實現5G的總覆蓋。28%的人預計到2027年將實現全覆蓋,而只有4%的人預計到2025年將實現全覆蓋。
“在亞洲,運營商很樂觀,他們準備在未來幾年部署5G。但隨著現實的日益嚴峻,一系列新的挑戰也隨之而來,包括能源消耗的增加、現有基礎設施的就緒程度、可視性以及網站的可管理性。”Vertiv亞洲電信高級主管DannyWong說,“對于電信運營商來說,識別和利用節能、創新的電力和熱力解決方案,使5G成為現實,是一種更加迫切的需求。”
為了支持5G服務,電信公司正在加快部署多接入邊緣計算(MEC)站點,這些站點將云的功能直接帶入無線接入網絡。37%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已經在5G部署之前部署了MEC基礎設施,另有47%的受訪者打算部署MEC。
隨著這些支持5G的新計算位置上線,遠程監控和管理日益密集的網絡的能力,對于維持盈利能力變得更加關鍵。在遠程管理領域,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管理(DCIM)被確定為最重要的推動者(55%),其次是能源管理(49%)。遠程管理將是至關重要的,報告指出,5G所需的網絡密度可能要求運營商在未來10至15年內將全球無線接入地點的數量增加一倍。
調查還要求受訪者確定他們目前和未來5年應對能源問題的計劃,屆時網絡的大部分將支持5G,94%的受訪者預計5G將增加網絡能源消耗。主要發現包括:
減少AC到DC的轉換將繼續成為一個重點領域,79%的受訪者表示,這是當前的一個重點,85%的受訪者表示,這將是5年后的一個重點。
未來5年,新型冷卻技術的應用將出現最大飛躍。目前,全球43%的電信公司使用這一數字,預計在5年內將增至73%。
從VRLA到鋰離子電池的升級也顯示出顯著增長。目前,66%的電信運營商正在升級電池。預計5年后,這一比例將躍升至81%。
“5G代表了電信行業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和最困難的網絡升級,”451Research研究副總裁BrianPartridge說。“總的來說,該行業認識到這一挑戰的規模以及對支持技術和服務的需求,通過更有效地管理日益分散的網絡并減輕更高能源成本的影響,幫助其保持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