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直擊國內直驅產業規范化發展的痛點與難點

時間:2019-05-13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近幾年,直驅技術市場正保持高速成長的階段,市場應用空間逐步拓展。然而根據中國直驅產業聯盟調研,目前,其所接觸到的直驅企業已經有150多家,預計全國范圍內大約有200家。直驅產業新入局者眾多,行業正處于高速、無序發展階段。

近幾年,直驅技術市場正保持高速成長的階段,市場應用空間逐步拓展。然而根據中國直驅產業聯盟調研,目前,其所接觸到的直驅企業已經有150多家,預計全國范圍內大約有200家。直驅產業新入局者眾多,行業正處于高速、無序發展階段。并且,國外直驅技術在國內市場上占據著高端應用領域的大量份額,與國外相比,國內直驅技術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同時,作為高技術含量行業,直驅行業還缺乏相應的行業標準及規范,技術標準建立是目前直驅產業亟待解決的難題之一。

業內聲音

中國直驅產業聯盟成立助力行業規范化

2019年1月10日,為順應產業技術發展的最新趨勢,由中國傳動網聯合哈爾濱工業大學、美的運動控制、正隆偉業等直驅相關企業共同發起的中國直驅產業聯盟成立正式成立。針對目前行業發展缺乏規范的市場境況,中國直驅產業聯盟的宗旨是以國家產業政策為指導,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搭建產、學、研平臺;完善我國直驅產業鏈;提升中國直驅產業的競爭力,促進我國直驅產業的規范健康發展。中國直驅產業聯盟的成立,標志著中國直驅技術應用開始步入行業規范化、標準化的發展階段。

直驅行業專家徐曾祥博士:行業標準的缺失成發展阻力

在2019年1月10日直驅產業聯盟成立的大會上,直驅行業專家徐曾祥博士指出,當前直驅技術取代旋轉電機的趨勢日益明顯,但行業標準的缺失已經成為了行業發展的明顯阻力,因此需要更多的行內企業與哈爾濱工業大學等研究單位進行合作,共同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產業聯盟勢在必行 共促行業規范發展

深圳市正隆偉業科技有限公司在直驅這一塊市場的規劃布局比較早,擁有豐富的開發經驗。2019年3月,在中國直驅產業聯盟走訪正隆偉業時,其總經理彭聲亮就表示,目前,直驅領域的產品線非常復雜,企業要做到產品線全覆蓋,要求的開發周期很長。

因此,目前國內直驅廠商,甚至是一些國外品牌,都無法做到產品線的全方位覆蓋,特別是在國內直驅技術開發水平還較低的情況下,成立行業內部的聯盟合作關系就顯得十分必要了。行業聯盟在一定程度上能相互配合交流,提高直驅行業產品線的技術含量;并且在業內,對于呼吁規范行業發展標準,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

董明珠:加快推進光伏直驅技術政策標準制定

直驅技術近幾年已廣泛應用于新能源領域,規范直驅行業標準,不僅需要業內的共同認知,還需要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有一項關于光伏直流發電的建議。即加快推進光伏直驅技術的相關政策、標準制定,優先支持國產設備、原創技術的應用,財政投資項目應優先采購、使用光伏直驅技術及產品,支持新能源技術應用和發展。

直驅產業標準規范化的痛點與難點

市場發展不成熟,標準建立意識薄弱

如今的直驅產業市場,可用“過熱”來形容,行業亂象叢生,形成惡性競爭局面,市場發展不成熟是無法規范直驅行業標準的原因之一。2018年中國直驅市場規模達到20億,行業從業企業數量超過150家,達到35%的年增長速率。2018下半年,直驅行業火爆,價格競爭趨于”白熱化“。由于市場環境,一方面大部分直驅企業主要集中于價格戰,疲于生存,無暇顧及技術標準建立,推動市場的規范化;另一方面小部分企業對于新興的直驅行業,更加著重于核心技術研發上,在建立行業標準的意識上比較薄弱。

目前,直驅行業僅有的一個產品測試標準就是:基于數控機床應用的直線電機、力矩電機等產品測試標準,該標準已于2017年通過中國機械出版社出版。隨著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對直驅產品的需求量增大,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2019年,直驅行業雖然挑戰重重,但是受益于半導體、激光及5G技術的成熟帶來的3C電子產業空間,未來3年直驅行業將保持高速增長趨勢。與此同時,直驅產業更不能忽視市場的規范化發展,仍走在價格廝殺的“彎路”上。

定制化要求高,種類復雜難統一

直驅領域非常廣泛包括的種類眾多,其中主要包括直線電機、力矩電機、音圈、直線模組。目前典型的直接驅動技術的應用包括,以直線電機為核心驅動元件的直線運動部件和以力矩電機為核心驅動元件的回轉運動元件。以直線電機為例,其種類主要包括平板式、U型槽式,和管式,一套基本的直線電機模組就由電機+反饋系統+傳動單元+本體組件等多個部件共同組成。

而且,直驅終端應用場景相當復雜,對產品定制化要求很高。直驅電機能夠滿足更快速度、更高精度的應用需求,如今廣泛應用于半導體、太陽能、硬盤、LED、印刷線路板、機床、新能源、光學及生物醫藥等領域。以半導體制造行業為例,對直驅系統的重點要求包括:嚴格控制溫升、提高效率;優化熱傳導;能夠適應真空環境應用等;在5G技術領域,對直驅系統的要求在于:由于光纖信號直接在IC上解碼,光纖對位對精度等級的要求更高。

其次,各個直驅廠家生產的產品,其功能相同,產品的型號、外觀尺寸、電機推力各色各異,對制造成本,及客戶的選型帶來不少困擾。因此,直驅領域包括的種類眾多復雜;企業對直驅產品終端場景需求各異,應用定制化要求高;品牌間產品相互轉化難度大,無法做到產品線的全方位覆蓋;這就在直驅技術標準的建立上增加極大難度,無法制定統一的技術標準。

產業規模較小,缺乏業內”標桿“

工業科技高速發展中,直驅產業作為新型的產業就會顯得格外“鮮艷”,新入局者眾多,但目前國產品牌在國內市場占比卻不足40%,產業規模較小。

從市場來看,國外的直驅品牌仍占據國內高端市場的重要制高點,品牌主要集中在新加坡、臺灣、日本和歐美。其中,新加坡品牌以19%的市場份額雄踞首位。作為雅科貝思主要競爭對手的臺灣上銀,也不可小覷,2017年直線電機業績占整體市場的13.8%。在歐美品牌中,科爾摩根、Parker、siemens總的市場占有率約8.5%。中國國內的品牌主要有大族電機、鄭州微納科技、嘉興華嶺、青島同日等,沿海地區一年將近20家小品牌加入到直線電機的生產中,總市場占有率較低。

從營業額來看,目前直驅領域比較優秀的企業,新加坡的雅克貝思、美國的科爾摩根、臺灣上銀等,其直驅領域的營業額都僅在1至2億。而國內工控領域領軍企業匯川技術,2018財報營業收入達58.74億元。直驅企業與傳統伺服控制領域企業的市場占有率相比仍有極大差距,一定程度上無法在業內形成良好的引導作用。

從技術應用上來看,雖然國內也有不少公司從事直線導軌,但大部分都是做直線本體,位移傳感器和伺服控制器依然需要依賴進口,技術含金量較低。由此可見,目前國內直驅市場發展尚不成熟,規模較小,缺乏業內公認的領軍企業引導,作為一種對標參考,來規范自己的企業發展。

結語

市場的發展需要時間的積累,技術的沉淀,任何新興行業的發展都會經歷一個形成問題、意識問題、再到解決問題的過程。顯然,直驅產業的發展已到一個意識問題并尋求解決問題的階段,即建立一定的技術標準,規范行業發展。業內如何形成并建立共同準則,避免市場惡性競爭,是目前直驅企業共同要面對的事情。

在這方面,未來,中國直驅產業聯盟,將著重從直驅行業的標準規范化入手,其中包括產品規格的標準化、測試數據規范化,來引導產業規范發展;同時,擴大聯盟企業的覆蓋范圍,直驅應用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個產品線企業加強合作與交流,共同建立一個規范化的行業。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