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5G與工業互聯網驅動工業數字化轉型,為實體產業創造新機遇

時間:2019-04-28

來源:企業觀察報記者 詹碧華

導語:近年來,“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新舊動能轉換”都是行業專家討論的熱點話題,在“2019年經貿熱點論壇”上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徐曉蘭、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曲維璽、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董希淼等智庫專家就國內外經貿熱點,一致認為,科技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如“工業互聯網”“5G”“數字科技“等新概念、新技術將作為平臺和工具發揮巨大作用,為實體產業創造新機遇。

近年來,“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新舊動能轉換”都是行業專家討論的熱點話題,在“2019年經貿熱點論壇”上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徐曉蘭、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曲維璽、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董希淼等智庫專家就國內外經貿熱點,一致認為,科技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如“工業互聯網”“5G”“數字科技“等新概念、新技術將作為平臺和工具發揮巨大作用,為實體產業創造新機遇。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工業互聯網與5G是基礎

對于提高效益,有效投資,增強工業供給能力等熱點問題,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表示,中央多次強調推進制造強國建設重大工程,制造業迫切需要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特別是綠色、智能改造、數字化轉型,要做強做大做優,從而提升工業經濟的供給能力。

智能改造、數字化轉型代表著我國實體經濟的升級發展方向,工業互聯網與5G同作為數字化“新型基礎設施”,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2018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和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又首提“工業互聯網”,強調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關于工業互聯網,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徐曉蘭表示,工業互聯網一方面可以優化存量,降低企業綜合成本,另一方面又可以做大增量,通過全面的互聯互通,帶動一系列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催生新動能,最終實現轉型升級的目標。

當前備受關注的5G商用落地,李毅中指出,發展5G第一要積極,但也不能太急,還得一步一步走扎實,5G并不是隔斷歷史,而是在4G基礎上發展,不斷改進改造。

李毅中特別指出,工業互聯網應當與5G結合起來,共同發展,“要把5G建立到工業互聯網里面去,提升工業互聯網的能力,充分賦能工業企業”。他認為,國家對5G技術應用高度重視,同時國內工業兩化融合基礎雄厚,5G在工業制造業運用的時間不會落后服務業和消費領域太多。

推動實體產業升級數字科技是手段

在數字經濟的大背景下,傳統產業如何借助科技實現轉型升級,以數字科技推動產業的互聯網化、數字化、智能化升級。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董希淼表示,數字科技正在成為一個經濟熱詞,也將是科技發展的新趨勢。數字科技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過程中,數字科技將進一步賦能實體經濟,最終成為經濟發展提質增效、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動能與新途徑。

工信部旗下賽迪研究院信軟所所長張洪國介紹,數字科技與實體經濟的融合,實際上不是要在短期內快速提升產業規模,而是快速提升全要素生產率。

李毅中也同樣表示,我國的數字化轉型首先起于電子商務、支付、物流等服務業與消費業,但是需要逐漸向工業和制造業轉移?!耙驗楣I和制造業體系更大、門類更全、技術相對更復雜,因此數字化的難度也就更大。”

李毅中指出,工業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命脈,所以要實現制造強國,希望互聯網企業、信息技術企業,在服務和消費方面取得成功,總結經驗后,要把注意力開始向工業制造業轉,下更大的工夫。

數字科技解決制造業金融服務問題

除了制造業本身的發展潛力,數字科技的應用還可以解決制造業配套的金融服務問題。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董希淼坦言,目前,中國的銀行對于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是非常不夠的。其背后的原因,并不完全是銀行嫌貧愛富,而是一些民營和小微企業抵押物相對不足,基礎信息比較缺乏,銀行想服務,但是信息不對稱他不敢服務,難以服務。董希淼指出,面對這一兩難困境,金融科技等手段可以解決一部分問題。目前,中國整個信用信息已初步和金融機構對接,在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的問題,充分發揮了作用,但是還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董希淼指出,面對這一兩難困境,金融科技等手段可以解決一部分問題。目前,中國整個信用信息已初步和金融機構對接,在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的問題,充分發揮了作用,但是還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

一個就是政府部門的公共數據沒有有效打通。第二跨領域的信用數據共享有待加強。第三金融機構之間、金融機構內部還存在著信息孤島的現象。第四是數據采集跟保護,法律法規有待完善。

董希淼強調,未來要更好的服務好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助力制造業提質升級,一個很重要的切入點,就是打造好信息服務平臺,基于這個統一的平臺,跟金融機構對接共享。

實現高質量發展技術創新是機遇

長期以來,我國對技術創新高度重視。黨的十九大報告便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要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強化戰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中國社科院工經所所長黃慧群說道,“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還是在于創新能力的培育”,中國要從建設創新網絡、鼓勵中小企業創新、健全培訓機制等方面,綜合考慮如何構建自己的創新生態,進一步融合到世界中。

放眼國際,世界經濟不確定性增加,加大了國內經濟下行壓力,為高質量發展帶來了一系列挑戰,然而現場嘉賓仍然對未來抱有較好的預期?!艾F在的條件要比過去的條件好多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室主任羅雨澤直言,新一輪技術革命、新一輪改革開放、新的競爭優勢涌現、“一帶一路”合作都將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抓手。

羅雨澤舉例介紹,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對經濟模式影響非常大,無論從生產還是生活的模式,都能夠為產業帶去翻天覆地的變化。比如,現代化的農業機械化水平非常高,生產率是普通農業的5-6倍卻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國際上,荷蘭的現代化農業生產率是國內的20倍。

“困難都可以從技術進步和創新里面找到答案”,羅雨澤相信,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以改革開放為抓手,統籌好內外兩個市場,綜合運用好兩種資源,及時抓住新一輪技術革命帶來的機遇,未來會更美好。

原標題《數字化轉向工業制造業  促高質量發展》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