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工業互聯網“火”了,究竟是姓“互”還是姓“工”?

時間:2019-04-25

來源:通信信息報 葉菁

導語:這幾天工業互聯網這幾個字在朋友圈刷屏,感覺“火”了。

這幾天工業互聯網這幾個字在朋友圈刷屏,感覺“火”了。

探究下原因,是工信部總經濟師王新哲在新聞發布會中表示,2019年圍繞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工業和信息化部將重點開展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圍繞平臺建設開展多場景、大范圍、規模化的測試驗證;二是開展跨行業跨領域的平臺遴選和示范;三是培育一批基礎性、行業通用的工業App;四是強化公共服務,支持建設公共服務體系。

在2019年全國電子信息行業工作座談會上,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徐曉蘭在專題報告中指出,我國以工業互聯網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有著重大機遇。當前,全球工業互聯網處于格局未定和面臨重大突破的戰略窗口期,我國工業互聯網呈現協同聯動的良好開局,應用場景豐富、市場空間廣闊且推進動力強勁。

工業互聯網——制造業的春天

工業互聯網及工業互聯網平臺,大概是目前中國最熱的名詞之一。火熱的背后,是一大堆統計數字顯示。

根據麥肯錫預測,工業互聯網在2025年之前每年可產生高達11.1萬億美元的收入。據測算,2019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有望達到4800億元,能為國民經濟帶來近2萬億元的增長。

另根據AII(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發布的統計結果:“初步統計,我國當前有269個平臺類產品,裝備、消費品、原材料、電子信息是主要應用方向。”

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講話中指出:“平臺培育方面,工業互聯網平臺數量快速增長。目前,有一定行業區域影響力的區域平臺超過50家。”

另根據AII(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發布的統計結果:“初步統計,我國當前有269個平臺類產品,裝備、消費品、原材料、電子信息是主要應用方向。”

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講話中指出:“平臺培育方面,工業互聯網平臺數量快速增長。目前,有一定行業區域影響力的區域平臺超過50家。”

這些數字都足以亮人眼球,震人耳道,動人心魄——因為全球誕生于完成了工業化的發達國家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總量也就是150多個,而中國,雨后春筍般涌現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數量已經近乎兩倍于這個數字。

移動互聯網拐點已至,工業互聯網時代接下這一棒,正披星戴月地光速奔向我們。如果說移動互聯網時代中的制造業是為他人做嫁衣的“灰姑娘”,那么工業互聯網席卷而來的風口則預示著她,終于等到了王子送來的玻璃鞋。

向上對接工業優化應用,向下連接海量設備,工業互聯網平臺憑借先進的計算架構和高性能的云計算基礎設施,能夠實現對海量異構數據的集成、存儲與計算。解決工業數據處理爆炸式增長與現有工業系統計算能力不相匹配的問題,加快制造業以數據為驅動的網絡化、智能化進程。

舉個最簡單易懂的例子:為了防止設備出故障,工廠要購買很多維修備件,不少工廠33%以上的庫存都是2年以上的呆滯品。隨著物聯網、云計算、工業大數據的技術成熟,通過技術手段分析和預測設備故障成為可能,我們可以提前一個月預測某臺設備的會出現故障,那么我們只需提前一個月購買備件即可。

工業互聯網發展路上,至少三座珠峰等著攀登

當一個工業企業被貼上一個“工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標簽之后,你知道意味著什么嗎?意味著等著它的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登山之旅。因為,在工行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的道路上,至少有三座珠穆朗瑪峰等著它去攀登。

第一座:網絡協議

不同工業設備之間的連接,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問題。

各種不同時期,不同品牌,不同協議的工業設備,如機床、熱處理設備、自動生產線、柔性生產線、專機設備、AGV、3D打印設備、注塑機、測量儀、反應釜、傳感器、儀表、機器人乃至可穿戴設備等,都有不同格式的數據通信協議。

每家生產設備的企業,都是按照自己設備的功能需求第一優先來開發設備接口協議的,是否需要與其他企業的設備兼容,并不在首先考慮之列。

根據從事設備聯網二十多年的亞控公司資深專家鄭炳權介紹,若要上述設備彼此之間無障礙的通信對話,至少需要5000種以上的各種通信協議。而且這是一個漫長的沉淀與積累過程。

第二座:知識壁壘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工業革命的最大成果之一是行業/專業細分。

不同行業/專業有不同的細分技術和獨門專業知識。即一個再成熟的電子產品工業互聯網平臺,也不太可能被航空企業采用;一個再好的醫療設備工業互聯網平臺,也不太可能被工程機械企業采用,因為在“別人家”的平臺上,沒有本行業/專業的應用場景和支持這些場景的工業APP。

第三座:平臺互聯

國內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有這么多,這些“平臺”之間能不能相互聯接?答案是“無法聯接”。那么工業互聯網平臺的諸侯割據就成了必然的結果,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戰國時代還不知道什么時候最后能夠結束。

和消費互聯網一樣,工業互聯網也會形成寡頭經濟,誰更快建成平臺、誰的平臺服務更好、誰的平臺為入駐企業創造的價值更高,誰就有可能是剩下的幾家‘寡頭’之一。工業互聯網領域一定會產生新的巨頭,會誕生中國的西門子、中國的GE,或者工業領域的華為。

禪定而后強,久久為功方能成

工業互聯網行業熱到冒泡,卻其成效卻十分慢。

在習慣了“互聯網快節奏”的時代下,大多數看客們總覺得霧里看花,甚至都開始質疑這個所謂上萬億市場、數倍于消費互聯網效益的工業互聯網到底是不是個“偽風口”,帶來的將是春藥般的速效還是春天的萬物復蘇?

且看消費互聯網世界,平臺型生態可謂在各行各業遍地開花,淘寶、京東、滴滴、愛彼迎、美團,借由中國龐大的2C市場,靠著復制生長,幾年間竄天猴似的問鼎國際知名企業行列。

而與消費互聯網不一樣,工業互聯網對工業沉淀的要求之高決定了它無法單純復制這樣的速食思維,在幾年間就成為現象級的爆款并實現效益的指數型賦能。

看看曾經的“天之驕子”GE(美國通氣),正是因為放下工業的線性規律,試圖將摩爾定律般的神奇,搬到制造業之中,一路高歌猛進,卻摔了一身泥。此外,有行業分析師指出Predix失敗的另外一個原因在于其應用在內部應用尚且不夠廣泛,無法與外部應用形成閉環。

不管如何,工業互聯網發展之路道阻且長,只有秉承“腳踏實地,仰望星空”的理念和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才能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則制造業升級之路雖然前路漫漫,終究未來可期。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