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企業動態 > 資訊詳情

蘋果重燃自動駕駛野心 想靠激光雷達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時間:2019-04-19

來源:前瞻網

導語:?近日,有消息傳來說蘋果可能重燃自動駕駛野心,正將目光投向激光雷達方面。在自動駕駛上,“起了大早卻趕了晚集”說的就是蘋果。

近日,有消息傳來說蘋果可能重燃自動駕駛野心,正將目光投向激光雷達方面。在自動駕駛上,“起了大早卻趕了晚集”說的就是蘋果。

為了能夠占據先機,蘋果于2014年早早就開始了自動駕駛項目,并為這個項目取了一個很霸氣的名字叫“泰坦計劃”(ProjectTitan)。當時,它準備沿用自己一貫的殺手锏,用強如iPhone的車型領導新的交通革命,顛覆整個行業。

這樣的決策使得蘋果一開始就從硬件(而非駕駛軟件)的角度切入這個市場。為了打造高顏值,極具蘋果特性的自動駕駛汽車,蘋果還拿出了大量天馬行空的概念。

不過,蘋果顯然低估了造車的難度。時過境遷,這位硅谷巨頭在現實面前撞得頭破血流,蘋果最終決定收縮戰線,“由硬變軟”,集中力量研發自動駕駛軟件。

將重心轉移到軟件層面之后,蘋果便開始密集的測試。在項目推進期間,蘋果在人財物各方面都彰顯了財大氣粗的本色,尤其是人才方面。當時蘋果從特斯拉、福特、英偉達等公司挖來大量高管,其中包括已經跳槽去特斯拉擔任工程副總裁的道格·菲爾德(DougField)。

但是任憑你財大氣粗,也解救不了蘋果自動駕駛的窘境。

根據2019年2月,加州車輛管理局發布的“脫離報告”顯示:蘋果居然排名倒數第一!

脫離報告指的是自動駕駛汽車退出自動駕駛模式,把汽車交還給安全駕駛員控制的次數,或者說安全駕駛員干預汽車行駛的次數。

實際上,現階段幾乎所有在道路上測試的自動駕駛汽車都配備了人類安全駕駛員,目的是在自動駕駛系統出現意外時,人類能夠及時介入。

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自動駕駛汽車領軍企業Waymo的汽車每1000英里只脫離0.09次,每11,154.3英里才脫離一次。而蘋果自動駕駛汽車每1000英里要脫離871.65次,大約每1.1英里就脫離一次。

報告還顯示,蘋果自動駕駛汽車2018年測試總里程僅為8萬英里,還不及百度去年的8.7萬的測試里程(根據《北京首份自動駕駛路測報告》換算而得出),更不用說被行業老大Waymo甩了N條街。據悉Waymo在全球進行的測試里程已超過1000萬英里。

屋漏偏逢連夜雨。去年8月,蘋果自動駕駛汽車還遭遇了第一起車禍。當時,測試車輛在正常行駛中被后車追尾,兩輛車都受到了損壞,蘋果汽車被描述為“中等”,所幸并未有人員受傷。當然,“倒霉蛋”不止蘋果一家,去年3步優步的自動駕駛汽車撞上一名行人而致其死亡,成為全球首例無人車致死案而廣受關注。

2018年對于蘋果來說是坎坷的一年。無論是其核心業務iPone銷售還是自動駕駛項目都遭遇了史上之痛。

雖然,近來關于蘋果自動駕駛項目傳聞少之又少,但是好在蘋果還沒有“完全放棄”自動駕駛項目,甚至有可能是在偃旗息鼓慢慢等待自動駕駛的春天降臨!

果真!近日,又有消息傳來說蘋果可能重燃自動駕駛野心,正將目光投向激光雷達方面。

據《路透》報道,蘋果正在為其自動駕駛汽車的下一代激光雷達尋求供應商,并且正在和四家有意向的供應商進行洽談。除此之外,蘋果自己也在秘密的研發新一代激光雷達。

于是外界有人猜測:蘋果可能想借助通過打造一款體積更小、價格更便宜、功能更強大的激光雷達來重新領導自動駕駛領域,從而一展自己的雄心。

了解自動駕駛汽車的朋友都知道,激光雷達之于自動駕駛汽車的重要性不亞于眼睛至于人類的重要性。

激光雷達是使用激光脈沖來呈現汽車周圍環境的精確圖像,能讓自動駕駛汽車“看清”周圍的環境。并且按照規定,自動駕駛汽車要達到L4級(自動駕駛汽車分為五個等級,越往上等級越高)必須搭載激光雷達。

但是目前的激光雷達不僅體積大,不易批量生產,而且還價格昂貴,動輒幾千上萬美元,頂級的甚至賣到7.5萬美元。此外,一輛自動駕駛汽車要想獲得更精準、實時的環境情況,還需要搭載多個激光雷達,這樣算下來,單是激光雷達的費用就超過了一輛豪車的價格。

如此看來,蘋果想要通過激光雷達來再次贏得自動駕駛領域一席之地是完全有理由的。

雖然Waymo上月初宣布將對外出售激光雷達,頂級的激光雷達成本將降低90%,僅為7500美元,普通的甚至低于5000美元,但還是價格不菲。

據知情人士透露,蘋果欲通過規模化生產,將激光雷達的成本從幾千美元下降至幾百美元,并通過改造激光雷達的外形使其能夠融入汽車的整體線條,從而達到真正的革命性顛覆。

如果蘋果真能在激光雷達上取得一定的成功,它也就能在自動駕駛迎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不過前路漫漫,困難重重,蘋果必須要拿出披荊斬棘的勇氣,才有可能撥云見日,迎來光明。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