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自動駕駛進入技術、數據、業務開放時代,創業步入黃金期?

時間:2019-04-11

來源:OFweek機器人網

導語:?下面看看全球范圍內的自動駕駛公司,是如何把自動駕駛推入全面開放的時代,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公司開放自己的技術、數據和業務,站在自動駕駛創業門外的技術精英,是否迎來創業的黃金時期?

下面看看全球范圍內的自動駕駛公司,是如何把自動駕駛推入全面開放的時代,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公司開放自己的技術、數據和業務,站在自動駕駛創業門外的技術精英,是否迎來創業的黃金時期?

全球網約車巨頭Uber宣布,歡迎所有自動駕駛汽車進駐到UberAPP提供服務,此前百度推Apollo開放平臺、比亞迪推D++開放平臺、Uber和GMCruise開放可視化軟件、安波福開源數據集nuScenes等等。

上述各公司一系列的開放策略,意味著全球自動駕駛領域,從技術到數據再到業務整個行業閉環,進入了全面開放的時代。這對正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玩家,或者是即將投身自動駕駛領域的玩家,有著什么樣的影響呢?

下面看看全球范圍內的自動駕駛公司,是如何把自動駕駛推入全面開放的時代,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公司開放自己的技術、數據和業務,站在自動駕駛創業門外的技術精英,是否迎來創業的黃金時期?

自動駕駛全面開放的時代

自動駕駛進入全面開放的時代,其中技術和數據是基礎,業務開放是終極殺招,解決了商業化的問題。首先從中國公司說起:

百度Apollo一直標榜自己是自動駕駛領域首個開放的平臺,國內也確實有很多的創業者通過百度Apollo進入到了自動駕駛領域,這是這個開放平臺給中國自動駕駛領域帶來的促進作用。

在今年3月份,百度開放了自動駕駛數據集ApolloScape,幫助自動駕駛公司和開發者使用并補充數據集,可以提高自動駕駛的感知能力,尤其是現在中國自動駕駛公司缺乏路測的情況下,這點很重要。

除此以外,百度從Apollo的官方網站可以看到,目前開放的范疇涵蓋了數據、感知、安全、仿真、硬件、L4解決方案、車輛認證和車隊管理等。百度認為這些內容,可以幫助其去進行商業化變現,因此在CES2019期間,宣布推出企業版,試圖去賺錢自動駕駛領域的賣水錢。

在2018年9月,比亞迪舉辦了D++全球開發者大會,并且發布了車輛硬件開放平臺,推出搭載全新開放平臺的“秦Pro”車型,當時比亞迪宣布開放66個控制系統和341個傳感器,這個策略比亞迪最大的商業邏輯就是希望多賣搭載全新開放平臺的秦Pro車型。

下面將國外自動駕駛公司的開放策略,最新并且最具影響力的,就是Uber的業務開放策略,歡迎包括Waymo、Cruise在內的所有自動駕駛公司的自動駕駛車輛進駐到Uber的服務網絡,通過UberAPP為用戶提供自動駕駛服務。

Uber的開放策略,直接為志在RoboTaxi服務的公司,提供了大量的用戶。Uber的員工表示,當第一次聽到Dara在內部會議pitch這個策略的時候,認為這是一個win-win的戰略級方向,可以解決自動駕駛非常難的普及性問題。

除了開放業務,Uber此前和Cruise在今年2月份的時候,曾經宣布對外開放可視化軟件,Uber的可視化軟件“AutonomousVisualizationSystem”,更適合運營商使用,而Cruise的可視化軟件Worldview則更像一個開發者工具。

隨后,安波福宣布開放其自動駕駛汽車開源數據集nuScenes,目前這個數據集主要是收集了來自波士頓和新加坡各地覆蓋1000個場景,包括140萬張圖像、39萬個LiDAR掃描和140萬個人工標注的3D物體邊界框,據稱是迄今為止發布的最大的多模3D自動駕駛汽車數據集。

雖然目前nuScenes覆蓋的區域有限,但也是可以讓開發者節約不少的金錢和時間。自動駕駛行業是一個新興的行業,行業的玩家都還處于積累的初期,除了Waymo有著更長的發展時間和更深厚的積累,其他各家可能需要通過類似開源、開放合作的方式,才有可能追趕行業的領先者。

自動駕駛創業新機遇?

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開放了自己的自動駕駛技術、數據,甚至是業務,這是否意味著自動駕駛創業,又出現了一個新的機遇呢?

此前,自動駕駛領域的創業機會,是因為創業者和投資人看到了自動駕駛,這種極具破壞性的創新技術,可以提供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強的出行方式,并且最核心的邏輯就是必須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

這也是各自動駕駛初創公司,可以相繼在一級市場融了巨額資金的原因。在美國,Cruise累計融資50億美元,Zoox累計融資超過8億美元、Aurora累計融資超過6億美元、Nuro累計融資10億美元。

在中國,自動駕駛初創公司Pony累計融資約2.3億美元、WeRide(前身景馳科技)融資估計接近2億美元、Momenta累計融資2億美元,還有已經確定進行清算的自動駕駛初創公司Roadstar累計融資1.38億美元。

上述這些自動駕駛初創公司,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開放數據、技術和業務,特別是Uber表示歡迎所有自動駕駛公司進駐,這對志在RoboTaxi服務的自動駕駛初創公司,有著莫大的吸引力,但是,已經拿了巨額資金的自動駕駛公司也要考慮是否需要投奔Uber這類網約車平臺的陣營,從而失去自我發展的空間。

但是,對于正在進入這個領域的初創團隊而言,面對這個技術、數據和業務全面開放的時代,可能專注于提升自己的整合能力,車隊管理能力,就可以通過依靠Uber這類的巨頭形成自己的發展優勢,做一個小而美的公司。

Uber的業務開放策略,對RoboTaxi服務的玩家影響深遠,加入則失去了獨立發展的空間,不加入則可能死掉,即便是Waymo,也面臨著抉擇的問題,Uber如此龐大的用戶量,是耗費了百億級美元的資金才能獲取,更重要的是用戶的使用習慣。

對于Uber來說,挑戰也是存在的,包括制定可靠的自動駕駛能力鑒定標準、搭建標準的用戶體驗流程,以及健全的安全保護體系,這些都是作為平臺型公司需要做的。

面對這個技術、數據、業務都開放的時代,自動駕駛創業的黃金期真的出現了嗎?當然了,除了RoboTaxi服務,自動駕駛技術的商業化還有很多路徑,如物流、礦區、園區等等,但是,萬一這些領域有著客戶資源的玩家,也采用類似的業務開放策略呢?我們拭目以待。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