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2018已過去,這一年發現眾多物聯網和AI大事件,從智能音箱被亞馬遜壟斷到小米收割智能家居紅利企業解讀,也有物聯網連接規模成倍增長到5G風口開啟行業洞察文章,透過這一年來對行業洞察,梳理十大文章會發現一個萬物智能的時代即將來臨,也預示著物聯網迎來黃金發展時代。
智能音箱:被亞馬遜壟斷,其他玩家還能分得一杯羹嗎?
智能音箱承載了各科技巨頭對智能家居的夢想,因亞馬遜在2014年推出一款智能音箱,以及開放的語音態度,使得亞馬遜Echo意外走紅,并搶占了美國大多數家庭入口,從生活助理到控制家庭其他智能設備。如今,AmazonAlexa技能超過4.5萬個,且無處不在,國內外智能硬件廠商紛紛搭載或兼容亞馬遜語音助手,引領進入語音技術時代。
受益美國家庭場景和DIY動手能力強等緣故,智能攝像頭和智能音箱等設備增長迅猛,由此,智能音箱進入了眾多美國家庭,普及率達到了32%,而亞馬遜占領了絕大數市場,那么,在被亞馬遜壟斷智能音箱的局面,其他玩家還能分得一杯羹嗎?
物聯網連接規模成倍增長,推動云服務迅猛發展
以Sigfox、LoRa和NB-IoT為等主的LPWAN低功耗廣域網無線技術,承載了萬物互聯愿景,解決物聯網大規模部署低功耗、遠程連接等需求,伴隨物聯網在能源、農業、工業、零售、物流和公用事業等部署規模日益擴大,推動低功耗廣域網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在2017-2023年期間,LPWAN連接的復合年增長率為109%,其中NB-IoT和LoRa則主導當前IoT連接方式,占據全球70%連接市場,預計在未來五年,這一比例會增加到85%。
AT&T占美國蜂窩物聯網連接50%份額,而中國在蜂窩連接規模和應用領跑全球,截至2017年底,全球蜂窩物聯網連接數為4.07億個,國內三大運營商更是占到全球一半以上。在今年上半年,國內三大運營商占全球的60%,截至今年6月31日,中移動物聯網智能連接數高達3.84億個,位列全球運營商榜首。
透視阿里物聯網大戰略,展現一個即將到來的萬物智能世界
阿里是國內物聯網產業發展核心推動者之一,在2018年杭州云棲大會上,不僅成為科技行業盛會,與此同時,展現了一個萬物智能的世界,告訴普通百姓,物聯網就在我們身邊,零售、金融、工業和城市等諸多領域實現了廣泛應用,為此,在全世界掀起新一輪科技革命,并能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其潛在經濟價值高達10萬億美元。
一場由物聯網技術引發的萬物智聯革命正在加速到來,在IoT+AI驅動下,越來越多應用案例落地,來到云棲小鎮,筆者親身感受到一場數字驅動中國的盛筵,馬云大談制造業,新零售之后是新制造,并成立平頭哥公司,承載了阿里巴巴的芯片夢,與此同時,推出了天空物聯網,啟動“達爾文計劃”,旨在通過一系列的包括平臺、芯片和微基站在內的全鏈路生態服務,希望為企業客戶打造一張屬于自己可控的物聯網絡。
以假亂真美女機器人引發倫理思考,你能接受嗎?
人工智能是當下最熱門的科技領域,也讓科幻式機器人逐漸進入我們視野,不過,在機器人應用方向,備受爭議的就是仿真美女機器人,此前被沙特授予公民身份的美女機器人索菲亞爭議頗大,眾說紛紜。而一些企業(個人)打造的女友和伴侶角色來推廣機器人爭議更大,因仿真智能機器人以妙齡女子為模樣,在全球吸晴無數。
但在現實世界,如果與機器發現關系,不僅爭議大,且有違倫理。對此,你怎么看?
BAT變革:百度成AI巨頭,阿里技術驅動創新,騰訊迷戀網游
移動互聯網紅利已經褪去,用戶和流量陷入增長瓶頸,伴隨萬物互聯來臨,引發信息科技變革,在人工智能技術驅動下,向智能物聯網演變,在物聯網大爆炸之前,科技巨頭紛紛把戰略向物聯網、云和AI傾斜,站在信息科技新時代的起點,國內BAT三大巨頭紛紛調整戰略,其中百度早已向人工智能轉型,在語音、圖像和翻譯等眾多互聯網服務利用人工智能得到了改進,無人駕駛技術領先國內其它對手,且搭建了國內最具規模的AI大腦-百度大腦,讓百度一躍成為全球AI巨頭。
而阿里巴巴已經不再是電商企業,而是一家以技術創新的科技巨頭,因押注云計算進入收割期,成為國內領頭羊,全球排名第三。阿里在大數據、云服務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優勢,開始把這個能力分享整個產業,驅動數字中國發展。但社交和游戲造就了騰訊萬億帝國,今年因用戶紅利見頂和游戲監管等因素,讓騰訊受到較多爭議,其中對網絡游戲依然給予厚望。
小米收獲智能家居紅利,來自物聯網業務增長迅猛
11月19日小米大漲,原因在于盤后將發布第三季度財報,市場看好小米在互聯網和IoT生活服務,導致季報發布前反彈,漲幅高達5.1%,市值再次突破3000億港元。小米財報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9.1%至508億元,凈利29億元,財報超預期,來自互聯網服務和IoT及生活消費增長迅猛是推動小米整體業績增長核心。
IoT和AI將支撐小米未來核心所在,今年第三季度來自IoT及生活消費產品貢獻108億元收入,同比增長89.8%至,新興業務增長是小米整體業績最為亮眼的業務,小米憑借硬件+新零售+互聯網鐵人三項商業模式創新,借助在硬件產品、大數據和生態鏈布局方面的強大優勢,打造了智能生活無處不在的新生態。
人工智能時代到來:中國這些AI獨角獸估值超3500億
信息科技在中美兩國得到迅猛發展,在互聯網時代,全球十大科技企業來自中美企業,如今信息科技向人工智能時代轉變,繼全球中美互聯網格局后,將有望形成中美人工智能局面,國內以BAT等為核心企業的AI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也涌現出眾多明星AI獨角獸。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中國以下10家AI獨角獸總估值高達507億美元,超過3500億人民幣,這些中國AI獨角獸分別是大疆創新240億美元,商湯科技60億美元,優必選50億美元,云從科技33億美元,深蘭科技33億美元,曠視科技25億美元,寒武紀25億美元,依圖科技21億美元,碳云科技10億美元和出門問問10億美元,其中,大疆創新作為超級獨角獸享譽全球。
高通危機:巨虧49億美元,下一站是5G和物聯網
在過去十年中,智能手機帶來的移動互聯網紅利,也讓半導體芯片廠商迎來最好發展時代,不過,智能手機增長在2015年開始放緩,其中2017年開始出現下滑,作為收入來源主要來自智能手機芯片的高通,2017年業績同樣遭受下滑,相比2016年下滑下滑5%至223億美元,利潤則同比下滑57%至25億美元。2018年營收略有增長,2018財年,高通營收為227億美元,同比微增2%,但凈利潤開始大幅虧損,2017財年凈利25億美元,2018財年則凈虧損49億美元,讓高通陷入困境。
需要指出的是這個虧損主受美國政策稅法案導致計提60億美元的巨額稅收,此外收購NXP失敗,支付了20億美元的分手費。但全球智能手機放緩大趨勢下,除手機芯片以外需要拓展新方向,包括所有智能手機廠商紛紛選擇向消費物聯網延伸,2017財年,高通物聯網業務營收超10億美元,同時,高通積極推進5G技術發展,聯合產業鏈優勢資源來共同推動應用落地,將世界帶向5G,促使萬物互聯的時代更快的到來。
跌出3個茅臺、1個阿里,交惡高通后,蘋果未來在哪里?
高通申請禁售令使得和蘋果專利大戰再次站在風口浪尖上,對于蘋果市值處在下跌的道路上,因高通禁令得到支持,讓蘋果雪上加霜,如今市值僅為7485億美元,相比10月3日高峰1.12萬億美元縮水3715億美元,約2.5萬億人民幣,相當于跌掉了一個阿里巴巴(市值3553億美元)、3個茅臺。
智能手機市場趨于飽和,蘋果不得不以提高iPhone售價來提升營收和利潤,以此來收割果粉的口袋。而移動互聯網紅利也開始褪去,核心依賴iPhone創收的蘋果,需要調整戰略,促使這頭大象轉型,尋求新的增長點。在面向消費物聯網方向,蘋果是最早進入智能家居領域的手機廠商,2014年率先推出HomeKit智能家居生態平臺,借此希望iPhone等智能終端可以嵌入到更多場景,并加入ThreadGroup開放組織,這樣能讓更多設備廠商更容易加入HomeKit生態,推進蘋果智能家居戰略落地,并提高和亞馬遜與谷歌的競爭力。
5G風口開啟!芯片廠商開啟沖刺模式,萬物互聯將成現實
5G和物聯網是信息科技最大亮點,特別在華為宣布獲得25份5G商業合同后,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熱度,讓人驚嘆通信技術的迅猛發展,此前十年中,以3G和4G為核心的通信技術讓移動互聯網蓬勃發展,只是移動互聯面臨瓶頸,用戶紅利逐漸褪去,伴隨而來的是一個萬物互聯時代,這將預示著4G時代即將過去,而5G則讓萬物互聯成為現實。
由于5G產業涉及到芯片、IT設備、網絡設備等產業鏈,能為整個經濟帶來增長動力,此前,IHSMarkit預計到2035年,5G全球經濟產出將達到12.3萬億美元。如今,處在5G商用沖刺階段,而半導體廠商則是5G技術幕后推動者,我們來看看英特爾、高通和聯發科三大芯片廠商5G芯片的進展,英特爾推出了5G調制解調器XMM8160,高通驍龍855配合5G調制解調器驍龍X50系列,已為2019年的5G商用做好準備,聯發科5G多模整合基帶芯片HelioM70也完成了首秀。
最后
在過去的2018年,眾多科技巨頭紛紛爭相布局物聯網,物聯網高級顧問楊劍勇指出,特別BAT相繼調整戰略,對內部組織機構進行調整,提升云地位,以此搶占產業互聯網市場,推動物聯網在產業落地,包括微軟也將投入50億美元支持物聯網創新,中國物聯網連接數成全球領頭羊,僅中國移動物聯網連接數就增長至5億,同時,為了消除除物聯網擴展障礙,英特爾和ARM走在了一起,通過打造多元化的合作伙伴,使得物聯網能夠實現安全擴展。因2018年幾乎所有一線巨頭相繼加入物聯網,在人工智能技術的推動下,2019年將更值得期待,也預示著物聯網進入黃金發展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