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10系列變頻器是針對小型化、高可靠性、高性價比等市場需求而開發的一款產品,它具有體積小、溫升低、性能優越、安裝便捷、造型美觀等諸多優點。
依托PLM研發管理系統,AC10開發過程中,各部門緊密配合,研發過程立體化、系統化、可追溯,保證了產品的嚴謹性、科學性。
接下來,小編將從一個ID工程師的角度來講述AC10的研發歷程。
大家好,我是偉創的一名ID工程師。
把產品比做人的話,軟件是靈魂、硬件是臟器、結構是骨骼、外觀則是皮囊。
那么大家可以將我的工作簡單粗暴地理解為:皮囊設計工程師。(雖然工業設計的深度遠不止于此。)
都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我的工作內容就是給偉創產品有趣的靈魂安上一個既美貌又獨特的皮囊。
2018年3月下旬,項目負責人唐工找到我,談及公司有意向開發一款全新的產品:AC10。
了解到這款產品要滿足的核心需求是:小型化、高性價比、高可靠性。
接下來需要明確產品核心需求以及市場定位,經過大量的市場調研、同項目組成員多次分析討論之后,大家一致確定了AC10這款產品的ID需求關鍵詞為:纖薄、小巧、新穎、美觀、易用。
在滿足以上需求的同時,我在設計的過程中,既要保證新產品的品牌性、家族性與延續性,還要考慮兼顧成本等因素。
在設計的概念階段,我繪制了大量的草圖,這些草圖有的完成度比較高、有些只是一個輪廓梗概。
在此階段,我需要用這種方式來發散思維,不斷地探索產品的各種可能性,不斷地與項目組其他成員溝通,探討各種方案的可行性。
在設計的概要階段,依據在概念階段得出的成果,我需要均衡軟件、硬件、結構各方面的需求,逐漸縮小嘗試的范圍。方案表達的方式也從概念草圖轉換為模型渲染圖,對于產品的展示也、會更加直觀、清晰。
概要階段的后期,AC10的雛形已經基本形成:產品的CMF(色彩、材質、表面處理工藝)已經大致確定;與此同時,產品的主要外觀要素諸如顯示屏、按鍵、端子等也已經基本明確,可以展開較為細膩的設計,對產品的細節進行調整。
而到了細節設計階段,每一個改動都變得更加有針對性,因此每一個設計變動也就更加慎重而富有深意。
敲定產品細節之后,就要對產品進行手辦制作、打樣。拿到實物之后,能夠對設計結果有更加直觀的了解,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發現一些3D模型及渲染圖展示不到的問題,通過對設計方案的不斷修正調整,最終得到可以試產、量產的產品。
以上過程只是從ID工程師的視角來講述了AC10誕生的大致過程,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工業設計是與其他設計工作緊密相連的。
讀書時,有句話讓我一直銘記于心:工業設計,是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產品研發過程中,各部門都要在項目負責人的主導下,不斷地互相溝通、討論、修改,如此往復循環,最終在各主導因素中尋求到平衡點和最優解,從而產生最后的產品設計方案。
未來之路,偉創也會堅持驅動無止境的研發態度:精益求精,努力把產品做到更優秀,給客戶更好的使用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