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網報道,近日,娃哈哈成立了一家智能機器人公司,名為“浙江娃哈哈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注冊資本4000萬元。公司第一大股東為娃哈哈商業,持股65%;法定代表人為宗慶后。“飲料巨頭”娃哈哈向智能機器人領域又邁出堅實的一步。
“飲料巨頭”開了個機器人公司
官網顯示,1987年4月,宗慶后承包了上城區校辦企業經銷部,靠代銷汽水、棒冰及文具紙張賺一分一厘錢起家;同年7月,宗慶后以花粉銷貨款和5萬元銀行貸款作為原始資金,籌建了杭州保靈兒童營養食品廠,為杭州保靈公司代加工花粉,開始了娃哈哈的創業歷程。
據企查查信息顯示,成立于2019年3月27日的浙江娃哈哈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簡稱“娃哈哈機器人”)的董事長為宗慶后,第一大股東為娃哈哈商業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65%。
企查查數據顯示,娃哈哈機器人的第二大股東為浙江數脈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25%。另外,還有一名個人股東鮑成樂持有娃哈哈機器人10%的股份。
企查查數據還顯示,娃哈哈商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東為杭州娃哈哈宏振投資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57.47%,宗慶后持有杭州娃哈哈宏振投資有限公司100%股權。
宗慶后還是國內飲料巨頭娃哈哈集團的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9.4%。資料顯示,娃哈哈集團是國內最大的食品飲料生產企業,目前已在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建有80個生產基地、180多家子公司,擁有員工3萬名。
作為國內飲料巨頭娃哈哈的掌舵人,宗慶后此前曾聲稱“不愿意上市”,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一是娃哈哈流動性充裕,不差錢;二是前幾年資本市場給人的印象是企業上市圈錢的地方,宗慶后不想圈股民的錢;三是上市后公司的一切事情都會暴露在聚光燈下,做什么事情都會受到約束。
不過,最近幾年宗慶后對上市一事已有多次“松口”現象。
做機器人順應趨勢,體力勞動無人愿做
近年來,智能技術與產業結合成為發展大勢,娃哈哈也大力推進轉型升級,打造企業發展的新引擎。娃哈哈官網顯示,公司先后成立精密機械公司、機電研究院等科研機構,致力于智能化飲料生產線和智能裝備產業化研究,擁有了一支具備較強專業技術能力的科研隊伍,承接了工信部重大科技專項、國家863計劃等多項國家、省、市重大科研項目。
“娃哈哈做機器人,主要基于兩大判斷:一是體力勞動已經無人愿意做;二是危險、危害健康的工作不應該由人力來做。”宗慶后在2017年年初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我們開發了裝炸彈的機器人,裝鉛鋅電視的機器人,因為鉛鋅損害肺功能。”
據《浙商》報道,娃哈哈在2011年承擔了工信部“十二五”重大科技專項課題“高速搬運機器人及其物流生產線關鍵技術與示范應用”的研究。
2012年,娃哈哈參與了兩項國家863項目“高精度高效率工業機器人減速器開發”,都是圍繞機器人的應用和研究,為日后正式踏上機器人之路奠定了基礎。
在2013年前后,娃哈哈開始有計劃地踏上機器人之路,“利用在飲料機械裝備開發、系統集成應用方面積累的經驗,進入智能裝備研發制造領域。”
2015年,娃哈哈完成串聯機器人、并聯機器人、平面機器人的研發,并應用于集團飲料生產線上產品裝箱、碼垛、生產物料投放、裝箱等領域。同年,娃哈哈的“食品飲料流程制造智能化工廠項目”入選全國首批工信部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在打造食品飲料全數字化管控的智能工廠上進行了實踐探索。
目前,娃哈哈開展了工業機器人、高端直驅電機等工業自動化核心部件和裝備的研制工作,并已成功自主開發串聯機器人、并聯機器人、高速裝箱機、自動物流分揀系統等智能設備,成為食品飲料行業中具備自行研發、自行設計、自行安裝調試設備能力的企業。
娃哈哈布局智能機器人路線圖
2011年承擔工信部“高速搬運機器人及其物流生產線關鍵技術與示范應用”的課題研究;
2012年參與兩項國家863項目“高精度高效率工業機器人減速器開發”;
2013年利用在飲料機械裝備開發、系統集成應用方面積累的經驗,進入智能裝備研發制造領域;
2015年娃哈哈完成串聯機器人、并聯機器人、平面機器人的研發;
2019年3月27日成立浙江娃哈哈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