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社會歷史條件和產業發展基礎存在差異,世界各國在經濟、科技方面所頒布的政策和施行的措施也存在諸多不同之處。我國作為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歷年來對義務教育、鄉村醫療等事業的建設都十分重視。
多家企業持續發力3D打印 醫療行業市場前景在哪里?
邁入新時代后,云計算、3D打印、物聯網等前沿技被加快應用于數字病歷記錄、疾病遠程診療等多個細分醫療場景,這為我國醫療行業向著高效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注入了新的氣息。3D打印作為一項較有代表性的前沿技術,正加快融入建筑、教育、軍工等行業的發展過程之中。
近年來,我國各級政府部門源源不斷地推出了多項政策來支持3D打印產業的發展,至今已經形成了較為穩定的增材制造政策支撐體系。其中,《增材制造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就確定了3D打印的四大重點應用領域,這四大領域包括重點制造(航空、航天、船舶、核工業、汽車、電力裝備、軌道交通裝備、家電、模具、鑄造等)、醫療、文化及教育。
得益于政策的支持,近幾年我國3D打印市場應用程度不斷深化,在航空航天、汽車、船舶、核工業等領域,3D打印均得到了廣泛應用。在醫療行業,隨著3D打印商用價值的不斷釋放,醫療服務供應商布局3D打印的速度也不斷加快。
縱觀整個3D打印醫療市場,新創3D打印企業的數量正不斷增多,知名3D打印醫療企業數量也達到了數十家。其中,杭州先臨三維、北京愛康直誠、深圳艾科賽龍、上海光韻達醫療等企業已經與當地醫療機構積極進行合作,并推出了多款康復輔具、植入物等醫療產品,某些產品已經受到了廣大患者的好認可。
從3D打印企業所提供的服務類型來看,目前3D打印服務供應商正將布局重點放在3D打印醫療模型制作、3D打印醫療器材制造、3D打印活體組織和器官研制等方面。醫務工作者借助3D打印技術及設備,可以進行醫學教學、病歷討論等,這對于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優化手術方案來說大有助益。
截至目前,從區域分布來看,我國3D打印產業集聚態勢明顯,已基本形成以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為核心,以中西部部分地區為紐帶的產業空間發展格局。其中,北京、浙江、陜西、湖北、廣東等省份產業發展速度較快。一些企業立足于本地區的區位優勢,通過運用3D打印技術及設備等,不斷改進醫療產品的制造工藝,并進一步完善醫療產品的功能。
在企業加快技術革新和產品升級之際,許多醫學研究人員也對3D打印在醫療領域的應用現狀和發展前景進行了深入分析。從目前來看,3D打印在醫療行業的應用程度正不斷深入,3D打印手術導板、器官支架等也在患者恢復健康的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與此同時,到目前為止,我國3D打印產業化尚未形成完整的產業體系,企業整體規模普遍較小、原材料單一、行業標準不完善、3D打印技術自主研發實力較弱等,都對我國3D打印醫學產業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那么,面對這種情況,3D打印醫療企業到底該怎么做才能突出重圍,實現長遠發展呢?
有業內人士指出,3D打印醫療企業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加快專業人才培養和自主研發實力培養缺一不可。企業擁有一批技術骨干,有助于3D打印醫療器械等新產品的問世和前沿3D打印技術轉化為實際應用成果。除此之外,3D打印企業還應注重與醫療機構、業內同行等進行交流,吸取寶貴的經驗教訓,研制出醫療市場所真正需要的產品。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需要經歷一個過程,3D打印也一樣。展望未來,3D打印將給我國醫療行業發展注入更多能量,醫療行業發展將迎來生機勃勃的“春天”。屆時,更多患者將感受到3D打印所帶來的溫暖,并收獲更多希望與感動。
(原標題:多家企業持續發力3D打印 醫療行業市場前景在哪里?)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