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被譽為是“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為了摘取這顆明珠,優必選已經努力了7年多。作為全球為數不多的實現人形機器人量產的企業,優必選很早就建立了自己的工廠,從零開始,通過一步步摸索生產工藝,持續創新和改進,如今,優必選部分生產線已經率先實現了智能制造。在優必選的規劃中,未來深圳將是公司機器人最核心部件和最高端產品的生產基地。“用機器人造機器人”的時代即將到來。
1.舵機產量三年翻十倍
位于深圳石巖的工廠是優必選最早的制造基地,2015年投產。這里主要生產機器人最核心的部件舵機,以及Alpha和JimuRobot等系列的機器人產品。
舵機是機器人的關節,關節精度越高,機器人越靈活。此前為實現人形機器人商業化,優必選創始人兼CEO周劍及團隊曾花近5年時間攻克研發難關,造出了穩定性不輸日韓,性價比更有優勢的專業伺服舵機。
記者到訪的當天,生產線上正在生產一款供JimuRobot使用的舵機,小小的黑色外殼,里面卻藏著十幾個零部件,其中的齒輪還沒有指甲蓋大,“像這么小的齒輪,和手表里的差不多”,優必選制造中心副總裁李貝說,2016年前優必選舵機的生產大多數依靠手工,齒輪之間要精確咬合,人手裝配不難,但想要提高效率和品質還得靠機器。從2016年起,優必選開始對舵機生產線進行自動化改造,最初用機械臂“盲裝”,但裝配中不時會造成齒輪損傷。經過改造的第二代生產線,給機器加上了視覺功能,定位精度更高,從而實現了舵機內齒輪的自動化裝配。
記者在舵機生產線上看到,目前生產線上的員工較自動化改造前減少了70%。完成一個舵機的生產總共需要約30分鐘,每隔幾秒就有一個產品下線。據悉,2016年,深圳工廠一年舵機產量不過100萬個,去年已超過600萬個,預計今年將提升至千萬個。
2.持續改進追求“零缺陷”
李貝認為,機器人要做好,一靠設計,二靠制造,三要持續迭代。“有的國產產品與國外有差距,不是技術達不到,而是細節上沒有精益求精”。
Alpha機器人是優必選的拳頭產品之一,每一臺Alpha機器人裝配完成后不會馬上下線,還要經過整整兩個小時的質檢。其中一個環節,機器人要被“懸掛”在車間天花板上,手腳并用不停“運動”幾十分鐘。此外,還要在專業質檢箱中完成音頻等項目的檢測,前后共兩小時才能出廠。李貝告訴我們,質檢還有一個環節叫姿態調整,即檢測機器人的各種動作是否符合規范,以前這個環節完全靠人工,人眼看加上尺子量,而現在引入光學測量,可以實現自動姿態糾正。
JimuRobot是一款STEM教育智能編程機器人。一袋JimuRobot的配料包里有上百個小零件,分裝時不能錯漏。目前生產線上采用傳統震動盤進行分裝,錯誤率控制在千分之一以內,但不適應未來定制化生產的需求。為此,生產線引入了優必選研究院的技術,為機械臂加上了視覺功能,讓它能“看見”并分辨不同的零部件,這一新型生產設備已做出樣機,預計今年量產,有望進一步降低分裝錯誤率和提高生產的柔性。
3.用最高自動化標準打造未來工廠
通過持續創新和工藝改進,優必選成為全球為數不多實現了人形機器人量產的公司。2018年,優必選以50億美元的估值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AI創業公司。
據介紹,目前優必選在全國共有三家工廠。昆明工廠主要生產面向B端市場的產品。珠海工廠預計今年投產,將主要生產JimuRobot。深圳工廠也有待進一步擴充。對于深圳工廠,李貝表示未來這里會是優必選最核心和最高端產品的生產基地,比如舵機,以及今年登上春晚、尚未量產的大型仿人服務機器人Walker。“Walker對工廠的生產而言是一個高難度的挑戰,我們還在規劃”。李貝說,未來工廠一定會按最高自動化標準去打造,即“用機器人造機器人”。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 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