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這五家上市公司,去年誰最掙錢?

時間:2019-03-21

來源: 彭強界面

導語:近日,國內幾大機器人上市企業相繼發布了2018年業績預告或年度報告,包括新松機器人(300024.SZ)、埃斯頓(002747.SZ)、新時達(002527.SZ)、拓斯達(300607.SZ)、華中數控(300161.SZ)等

近日,國內幾大機器人上市企業相繼發布了2018年業績預告或年度報告,包括新松機器人(300024.SZ)、埃斯頓(002747.SZ)、新時達(002527.SZ)、拓斯達(300607.SZ)、華中數控(300161.SZ)等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近日,國內幾大機器人上市企業相繼發布了2018年業績預告或年度報告,包括新松機器人(300024.SZ)、埃斯頓(002747.SZ)、新時達(002527.SZ)、拓斯達(300607.SZ)、華中數控(300161.SZ)等。

根據已經公布的數據顯示,上述五家機器人上市公司中,四家實現盈利,一家虧損。其中,新時達以35.3億元的營收和2.27億元的虧損,成為營收最高、也是虧損最多的公司;新松機器人則憑借30.95億元的營收和4.49億元的凈利潤,成為去年機器人行業的“吸金王”。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8年,國產工業機器人產量達到14.77萬臺,相較于2017年的13.1萬臺,同比增加4.6%。

機器人行業在2018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經歷了完全不同的境況。2018年8月以前,機器人月度產量保持穩定增長,3月、4月和5月同比增長均超過了三成。但從9月開始,機器人月度產量開始減少。其中,9月和12月的產量同比分別下降16.4%和12.1%。

機器人與智能制造行業服務范圍廣泛,不存在明顯的周期性。但由于宏觀經濟和中美貿易戰直接影響到下游客戶的經營狀況,國內汽車、電子等行業的機器人需求縮減,這也直接影響到了國內企業的產品產量。

加之國際廠商加速在中國的產業布局,以騰訊、阿里為首的互聯網公司也早早開始了在AI與機器人行業的戰略布局,行業競爭有進一步加劇的趨勢。

對于機器人行業,2018年是市場趨于冷靜的一年,但隨著各地多項政策的出臺,加之科創板帶來的利好,業內多預計,機器人行業仍是今年的投資熱點。

機器人

五大公司總營收與凈利潤統計圖

埃斯頓營收增近四成,凈利增超一成

2018年,埃斯頓實現營業收入14.8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8.0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99%。

埃斯頓在業績快報中表示,報告期內,其在工業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統業務方面的收入,較去年同期實現了50%以上的增長;運動控制及交流伺服系統業務同比增長超過40%。

埃斯頓表示,由于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支出,進行核心技術及產品的創新,研發投入的比例超過了營業收入的10%,從而導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速低于收入增速。

埃斯頓成立于1993年,于2015年在深交所上市,主營核心業務分為兩大板塊:自動化核心部件及運動控制系統、工業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統。

新時達凈利虧損2.5億元,同比減少283.5%

2018年,新時達實現營業收入35.3億元,同比增長3.8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52億元,同比減少283.51%。

新時達表示,去年營業收入的增長,為其機器人及運動控制業務增長所致;營業利潤的大幅度減少,則主要受兩家子公司經營狀況不佳的影響。

新時達子公司深圳眾為興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業務集中在3C行業,受行業狀況影響,經營業績未能達到預期。

另一家子公司上海曉奧享榮汽車工業裝備有限公司,主要產品為汽車智能化柔性焊接生產線,主要客戶為汽車整車或零部件生產廠商。2018年,其大客戶之一的北汽銀翔汽車有限公司及其相關方出現資金鏈緊張,受此影響公司業績下降。

新時達創建于1995年,于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主要從事工業自動化控制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業務聚焦于智能制造裝備領域。

拓斯達凈利1.71億元,同比增長超兩成

2018年,拓斯達實現營業總收入11.98億元,同比增長56.73%;歸屬于上市股東的凈利潤1.71億元,同比增長23.92%。

拓斯達表示,報告期內公司財務狀況良好,由于公司圍繞年初制定的經營計劃和長遠發展戰略,有序地推進了各項工作的開展。

拓斯達成立于2007年,主營業務是工業機器人的研發、制造和銷售,核心業務包括以工業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裝備,以控制系統及MES為代表的工業物聯網軟件。

華中數控營收與凈利雙雙減少

2018年,華中數控實現營業收入8.19億元,同比減少16.8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635.56萬元,同比減少50.24%。

華中數控表示,公司營業收入的減少,主要由于市場環境變化及3C市場需求變化的影響,數控系統領域收入出現下滑。同時,由于相關債務人進入合并重整流程的影響,報告期內,該公司資產減值損失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

華中數控成立于1994年,公司主要產品有數控系統、伺服驅動和紅外熱像儀。

新松機器人成2018年度“吸金王”

2018年,新松機器人實現營收30.9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6.05%;凈利潤4.4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93%。

去年,新松機器人的物流與倉儲自動化成套裝備營收最多,達到9.7億元,占總營收的31.35%;工業機器人則以9.4億元的營收、30.22%的占比緊隨其后。

自動化裝配與檢測生產線及系統集成業務創造了8.2億元的營收,占總營收的26.59%;交通自動化系統營收為3.62億元,占總營收的11.71%。

新松機器人在財報中表示,機器人與智能制造將保持長期增長態勢,機器人應用將從汽車、電子、食品等傳統領域,向新能源、環保設備和倉儲物流等新興領域加快轉變。但它也面臨著宏觀經濟波動、科技成果產業化、和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

新松機器人隸屬于中國科學院,成立于2000年,于2009年在深圳上市,是國內首家上市的機器人公司。

新松機器人主營智能裝備制造,業務涵蓋工業機器人、物流與倉儲自動化成套裝備、自動化裝配與檢測生產線及系統集成和交通自動化系統五個板塊。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