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物流配送這樣的一份單調而費時間的工作交由機器人,不僅有效緩解了行業勞動成本壓力,提升了客戶服務的體驗,還進一步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
在人口紅利快速消退,用工成本急劇攀升的情況下,近年來“機器換人”逐漸成為了新時代發展的關鍵詞。在制造業領域,工業機器人的規模化應用,首先取得了落地發展的顯著成果,不僅自動化生產需求獲得了有效滿足,產業結構和模式也迎來了深度調整與優化。
致力于解決“最后一公里”配送機器人加速興起
與此同時,工業機器人的快速發展也促進了機器人技術的革新與進步,由此催生出的一批專用機器人加速了應用場景的擴張和深化。例如應用于工廠搬運、分揀等環節的移動機器人,便憑借著技術的發展開拓出了全新市場,一躍成為物流配送行業的重要生力軍。
目前,以京東、菜鳥、亞馬遜等為代表的電商企業都已經推出了各自的配送機器人解決方案,一些初創公司也在積極研發先進的配送機器人產品。他們嘗試著借助搭載無人駕駛技術的無人機或機器人,將網店的貨物直接送到購買者的手上,利用“機器換人”解決配送行業“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快遞“最后一公里”問題,近年來一直是物流業的一個痛點。因為這一公里可能要穿街過巷、翻階上樓,過去一直是采用人力來執行,但現在一方面人力成本開始急劇提升,另一方面電商發展帶動物流訂單增多,配送壓力開始顯著增加,傳統的人力配送方式已經逐漸無法滿足行業發展的需要。
在這樣的情況下,具備無人駕駛功能的移動機器人、滿足多地型和敲門的機器狗,以及其他配送機器人的出現,為物流行業解決“最后一公里”難題帶來了利好方案。將物流配送這樣一份單調而費時間的工作交由機器人,不僅能有效緩解行業勞動成本壓力,提升客戶服務的體驗,還能進一步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因此,借助配送機器人送貨、送餐無疑將成為新的發展趨勢。而隨著未來智能社會的加速發展,配送機器人也有望為零售企業創造更大的利潤。目前據已有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配送機器人的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19億美元,預計到2024年將增長到340億美元,在年復合增長率近20%的速度下,未來發展空間和潛力十分巨大。
不過當前,要想將龐大潛力轉換為實際發展并不容易,配送機器人的應用還面臨著諸多問題。首先,配送機器人要在人群中移動,安全技術是一個巨大挑戰,如何在法律規范不夠完善的情況下,保障配送機器人的上路安全、運行安全和人機安全,是所有企業需要思考的一大難題。目前,有的移動機器人廠商已經開始利用大數據分析平臺,通過自主導航、動態路徑規劃和障礙物識別等軟件來幫助配送機器人執行任務,這不失為一種積極的探索。
此外,面對不同的配送地形,機器人的行動能力和適應能力也遭受到了嚴重考驗。地型的適應是一個關鍵,四輪的移動機器人在復雜地面上行走明顯不足,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推出六輪配送機器人,這種機器人以平衡的方式在不同類型的地形上運行,為順利完成配送任務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不過高昂的價格后續卻也需要進一步進行調節。
那么,在破除了配送機器人的技術和安全難題之后,面對廣闊的發展市場,未來誰又將成為行業的主導者呢?
按照當前的早期發展情況來看,亞馬遜推出了六輪送貨機器人Scout,京東在長沙市科技新城布置了一個配送站,硅谷機器人技術公司Nuro推出了Level4全自動無人配送車,百事可樂也與美國Robby機器人聯手推出了自動駕駛機器人......這些老牌知名企業的提早行動,無疑為他們爭取到了主導市場的重要先機。
除此之外,一大批初創公司和中小企業也在積極涉足該領域,配送機器人企業在不斷增加。未來究竟是老牌企業利用優勢率先完成市場攻占,還是新小企業借助爆發后來居上仍未可知,不過唯一能夠肯定的卻是,未來行業競爭勢必日趨激烈,無論誰登頂都需要擁有過硬的實力和良好機遇。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