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智能制造,顛覆多少傳統

時間:2019-03-15

來源:中國科學報

導語:“柔性生產”“黑燈工廠”“智醫助理”,近年來,全國兩會上時常出現這些名詞,今年也不例外。而與這些詞匯一同出現的,是我國正在轉型升級中的制造業。

“柔性生產”“黑燈工廠”“智醫助理”,近年來,全國兩會上時常出現這些名詞,今年也不例外。而與這些詞匯一同出現的,是我國正在轉型升級中的制造業。

2015年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中國制造2025”計劃。此后,制造業與科技創新的融合,成為每年兩會必然關注的方向。

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又一次提到了制造業——“圍繞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強化工業基礎和技術創新能力”“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智能+’,為制造業轉型升級賦能”。

技術創新、智能制造,已經成為中國制造業現在和未來發展的關鍵詞。

“今天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當前,中國制造業正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推動產業技術變革和優化產業升級,推動制造業產業模式和企業形象發生根本性轉變。

“過去的制造業依賴別人的技術,核心部件都是依靠購買來進行組裝,成為中國的產品,但是今天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月8日下午,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代表通道”上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2018年兩會,也是在這條通道上,董明珠談到她對中國制造發展的憧憬:“希望在短時間內,用我們的產品服務于全球,真正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p>

如今,格力電器從一個簡單的“黑燈工廠”(即無人工廠,形容無人在車間即可進行生產),轉變為創造、設計“黑燈工廠”。在董明珠看來,這得益于企業的創新能力。

這種創新能力,也保證了企業的穩定成長。“2018年,大家都認為經濟下行壓力特別大,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格力電器增長率達到了33%,實際上支撐這個增長的關鍵就來源于格力電器走了一條自主創新、自力更生的道路?!倍髦檎f。

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介紹,近年來,聯想以賦能方式,幫助其他企業實現“智能+”,給企業各價值鏈帶來的提質增效作用顯著。

比如,聯想的大數據團隊幫助石化企業對煉油過程進行智能化改造?!罢麄€煉油催化煉化環節有1200多個信息采集點,原本主要依靠人工經驗,對溫度、壓力進行調節,現在通過智能物聯網、傳感器,可以自動收集數據,再用大數據工具進行分析,就可以得到優化的結果,實現了機器對溫度、壓力的自動管理?!睏钤獞c說。

“我國制造業仍處于深度調整期”

技術創新與制造業的融合,讓我國的一些制造業企業擺脫了原先的低端、勞動密集型模式。不過,這樣的轉型還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今年,全國政協委員、藍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群飛遞交了一份提案,呼吁“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增強制造業技術創新能力”。在這份提案中,他判斷“我國制造業仍處于深度調整期”。

在他看來,目前我國制造業的技術創新能力不足,存在的問題較多。其中,轉化效率低是目前制造業技術創新水平不高的突出表現之一,“多年來,我國的創新研發成果轉化率只有10%左右,遠低于發達國家的30%至40%”。

不僅如此,他認為,制造企業技術創新驅動力不足,再加上企業缺乏關鍵核心技術,且技術創新受到體制環境制約,不少制造業企業正面臨轉型困境。

作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設施”,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也引起了代表委員們的關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徐曉蘭專門遞交提案,呼吁以工業互聯網為突破口,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徐曉蘭認為,工業互聯網有力地支撐著制造業乃至實體經濟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連接互通,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關鍵驅動力。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我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在近兩年多時間獲得顯著成效,形成良好開局。但是,目前我國工業互聯網的產業基礎并不牢固。

“尤其是在核心技術開發方面,我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相當明顯。同時,我國工業互聯網的規模化應用和新業態、新模式探索也才剛剛起步,‘星星之火’遠未形成‘燎原之勢’,建立并鞏固核心競爭力的任務非常艱巨?!毙鞎蕴m說。

走向高質量發展

針對未來制造業發展路上的“絆腳石”,代表委員們提出了多角度的解決思路。

“通過技術創新驅動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對于中國制造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周群飛建議,從“建立產學研一體化高效創新機制”“加快培養先進制造業技術創新專業性人才”“搭建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動制造業與大數據、互聯網等深度融合”“引導加快創新服務體系建設,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四個方面發力,加快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把發展智能制造作為主攻方向,是制造業走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痹谌珖f委員、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陳志列看來,應當將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數字化這一“新四化”作為制造業走向高質量發展之路的核心路徑。

陳志列建議,一是優勢制造企業在運用大數據和云計算構建的平臺上,用“新四化”將客戶端、采購端、制造端和銷售端一條鏈全部連通形成閉環,打造既有大規模又有定制化的能力;二是建立中國制造采購系統,對國產化的關鍵替代產品,由國家相關部門給予適當的引導和推廣,按照國際慣例,由熟悉行業應用的領軍企業擔綱牽頭,批量推廣應用;三是對傳統行業向“新四化”升級所需關鍵技術和設備的公司、科研單位和行業平臺,國家要出臺系列優惠政策,給予傾斜性的專門扶持。

對于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徐曉蘭建議,著力打造工業互聯網國家級創新體系,加強軟硬件核心技術攻關,加快推動關鍵網絡設備和智能網聯裝備的研發及產業化;統籌建設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著重建設工業數據管理服務平臺、評估服務平臺、產業監測服務平臺、檢測認證服務平臺;圍繞“一帶一路”加強工業互聯網國際交流合作;有效開展工業互聯網專業及復合型人才培養培訓。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 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