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科創板對中國半導體意味著什么?

時間:2019-03-14

來源:作者: 張健 半導體行業觀察

導語:半導體,典型的資金和技術密集型產業,作為高科技產業的代表,其技術含量之高自不必多說,而要想持久地發展半導體,大量的資金投入是必不可少的,這方面,我們常說的那句話最為適用,即錢不是萬能的,但半導體缺了錢是萬萬不能的。

半導體,典型的資金和技術密集型產業,作為高科技產業的代表,其技術含量之高自不必多說,而要想持久地發展半導體,大量的資金投入是必不可少的,這方面,我們常說的那句話最為適用,即錢不是萬能的,但半導體缺了錢是萬萬不能的。

中國正在快速發展半導體產業,其對資金的渴求程度十分迫切。與此同時,我國半導體業也存在著較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國內半導體企業融資瓶頸突出,融資成本高,社會資本也因半導體產業投入資金量巨大,回報周期較長而缺乏投入意愿;另外,創新能力不強,人才匱乏,企業規模小,實力較弱;再有,適應產業特點的政策環境仍不完善。

依照我國的國情,要發展產業,政府的政策和資金支持是首要決定因素,半導體這樣的高精尖產業更是如此。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自上而下的政策和資金支持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2014年推出的推進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大基金”,另外一個就是剛剛落地的科創板。

總體來看,“大基金”為先導,更側重于國字號或準國字號的大項目,“政府主導”的意味更濃。而隨著“大基金”的推進,以及產業的發展,成績和問題逐步呈現了出來。此外,雖然“大基金”所有權為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制的經營模式,與以往的補貼模式有著本質的不同,但市場化程度依然不夠,對于廣大的民營半導體企業融資難問題,還是無法完全覆蓋和滿足。這就需要市場化程度更高的政策和資金對半導體產業進行支持,因此,科創板應運而生。

重點支持半導體

當然,科創板并不是為半導體產業專門推出的,但其支持實體高科技產業,去除創業板當中的泡沫化意味非常明顯,而且,創業板明確指出,以半導體集成電路為代表的信息產業是其重點支持的對象。

正值“兩會”期間,3月7日,證監會副主席在列席政協經濟界別聯組會時指出,截至3月4日晚,有關科創板試點注冊制相關政策都已完成發布,科創板已經開始“迎客”。國家推出科創板的目的,是支持符合國家戰略、掌握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創新企業發展,瞄準半導體、人工智能等關鍵重點領域,期望讓那些具有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的“獨角獸”“隱形冠軍”企業真正脫穎而出,從而在全球競爭中搶占核心技術話語權。《科創板企業上市推薦指引》明確,保薦機構應當重點推薦七大領域的科技創新企業,其中半導體集成電路企業排位第一。

目前,A股上市的半導體企業數量較少,且估值比較高。正因如此,科創板瞄準集成電路等領域,為半導體企業提供了相對寬松的上市環境和便捷的融資渠道,有利于促進國內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也有望將具有核心技術的半導體企業的估值水平提升到一個新高度。

鼓勵研發投入

目前來看,摩爾定律效應越來越弱,與此同時,研發投入和和資本支出的增長幅度并沒有減少。而隨著硅片上線路密度的增加,其復雜性和差錯率也將呈指數增長。從資金投入角度來看,傳統上,投資20~30億美元就可以建一座芯片廠,而集成電路的線寬尺寸不斷微縮,在縮小到0.1μm的時候,芯片廠投資就猛增到了100億美元,而當今先進的量產制程工藝已經發展到了7nm,其產線的資金需求量更是驚人。這樣,投資先進制程產業的性價比就顯得越來越低。

在這種情況下,有人認為摩爾定律已經結束,而有人認為其仍然有效。無論如何,現實的情況,使得產業界人士大都不再單純追求工藝線寬的微縮,而是更加重視未來的新原理、新材料、新結構、多功能集成等,比如新型的化合物半導體、功率半導體、MEMS傳感器、生物芯片、石墨烯等。半導體產業驅動力從追求先進制造工藝,正在向設計體系架構和封裝異質集成等方向轉移。在這些方面,國際半導體巨頭都有巨資投入,如高通、英特爾、臺積電等,研發資金投入遠超我國大陸企業。

另外,從資本支出角度看,半導體作為戰略產業,在逆周期依然可以加大投資,以三星為例,2018年,三星半導體支出280億美元布局前沿技術,而我國的中芯國際資本支出20億元左右,相比國際巨頭,差距明顯。所以,國產半導體企業要想跟上全球產業發展的腳步,研發和資本投入一定要跟上,特別是大量的民營半導體企業,更是需要長期、穩定的資本支持,而這正是科創板要做的。

可能的IPO公司

根據已接受上市輔導的半導體公司名單,以及科創板上市規則中的估值標準,目前來看,有望登陸科創板的公司,包括IC設計企業中的瀾起科技、樂鑫信息、晶晨半導體、寒武紀、地平線、蘇州國芯、安路科技等,還有半導體設備企業當中的中微半導體,上海微電子,以及半導體材料企業上海新晟和安集微電子等。

科創板與“大基金”如何呼應?

目前來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一期(2014.09~2018.05)已經投資完畢,總投資額為1387億元人民幣,累計有效投資項目達到70個左右,投資范圍涵蓋集成電路產業上、下游各個環節,包括設計、制造、封測、設備和材料等。另外,大基金二期正在籌備過程當中,資金總量預計為1500億~2000億元。

而從投資細分來看,大基金一期以集成電路制造業為主要投資對象,其次是設計。大概比例為:集成電路制造業為67%,IC設計為17%,封測為10%,設備和材料為6%。

在中央政府“大基金”的引領下,我國各地方政府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也風起云涌,總規模達4000億元。然而,相對于中央政府的“大基金”而言,地方IC產業基金的泡沫化程度比較高,盲目上馬,或者只說未做的情況時有發生,這些不確定因素對于諸多中小型半導體企業來說,存在著隱患。如果科創板順利推出,可以用市場的杠桿去平衡掉部分風險,使得地方政府和市場這兩只手能均衡地作用于廣大中小半導體企業,保證有持久、穩定的資金供應。

市場對早期在科創板IPO的半導體企業的預估是:IC設計企業15家,占比69.5%,設備和材料企業各3家,占比為13%,晶圓代工企業1家,占比為4.3%,沒有封測企業。

很顯然,這與“大基金”形成了互補的關系。因為“大基金”一期重點支持的是半導體制造企業,而這方面需要的資金投入量最大,特別是我國要發展本土的IDM,必須有扎實的制造能力作為基礎,而“大基金”資金雄厚,也更集中,更適合重資產的半導體制造。

而科創板資金來源更加分散、多元,雖說集中度不如“大基金”,但其市場化程度更高,持久力更強,其“單位體積小,但單位數量多”的特點,似乎更適合在初期扶持我國遍地開花的IC設計企業,這似乎也是初期準備在科創板IPO的半導體企業當中,IC設計占多數的重要原因,因為它們與科創板的體量和分布特點更為相似。

在當下以及可預見的未來,“大基金”重點扶持制造業,包括晶圓代工和封測,科創板重點關注IC設計業會是常態,這樣也使兩者形成了有效的互補局面。

當然,“大基金”也投資了不少IC設計企業,但其總占比較小。另外,我們可以看出,很可能在科創板IPO的IC設計企業當中,大都是中小型公司,而“大基金”投資的IC設計企業當中,以產業帶頭企業為主,二者的重疊企業很少,只有蘇州國芯等極少數幾家。從這個角度來看,科創板與“大基金”仍然具有很好的互補關系。

除了互補領域外,科創板與“大基金”也有很強的共性,那就是都要重點支持產業鏈上游的設備和材料企業,如即將登陸科創板的半導體設備商中微半導體、上海微電子,以及半導體材料企業上海新晟、安集微電子,它們也都是“大基金”重點扶持的對象。這充分說明產業基礎的重要性,越是產業鏈上游,越是基礎性的生產資料,我國的研發和產業化成果就越弱,亟待加大投入,需要全方位的支持。

結語

在我國發展半導體產業,政策與資金支持是關鍵,無論是“大基金”,還是科創板,都是自上而下的政策和資金規劃,而前者的政策味道更濃,后者的市場意味更深。經過多年的摸索與發展,隨著科創板的開啟,我國半導體產業向市場化方向發展又邁進了一步,期待后續成果!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