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光伏龍頭“互掐”:晶科、隆基緣何被韓企指控侵權?

時間:2019-03-11

來源: OFweek太陽能光伏網

導語:據報道,知名韓國光伏企業韓華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韓華新能源”)宣布,其美國子公司、德國子公司已分別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美國特拉華州地方法院,以及德國杜塞爾多夫地區法院提出訴訟,指控晶科能源、隆基股份以及歐洲的RecGroup對其存在專利侵權行為。

據報道,知名韓國光伏企業韓華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韓華新能源”)宣布,其美國子公司、德國子公司已分別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美國特拉華州地方法院,以及德國杜塞爾多夫地區法院提出訴訟,指控晶科能源、隆基股份以及歐洲的RecGroup對其存在專利侵權行為。

近日,我國兩大光伏組件巨頭晶科能源及隆基股份雙雙受到被韓國企業的專利侵權指控。據報道,知名韓國光伏企業韓華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韓華新能源”)宣布,其美國子公司、德國子公司已分別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美國特拉華州地方法院,以及德國杜塞爾多夫地區法院提出訴訟,指控晶科能源、隆基股份以及歐洲的RecGroup對其存在專利侵權行為。

晶科能源是全球最大的組件供應商,其出貨量已經連續多年保持全球第一,而隆基股份是全球最大的單晶組件供應商,專注于單晶產業,這兩家企業都是當前中國光伏產業的巨擎。而指控這兩家中國光伏巨頭的韓華新能源也來頭不小,曾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制造商,母公司是韓國著名財團韓華集團。截至2017年下半年,韓華新能源擁有8GW的電池產能和8GW的組件產能。

不得不說,晶科能源、隆基股份、韓華新能源都是業內極具實力的光伏企業,為何他們會突然上演“互掐”戲碼呢?

光伏龍頭的“互掐”

根據韓華新能源的聲明,晶科能源、隆基股份、RecGroup三家公司在各自的電池產品中非法使用了屬于韓華新能源的專利鈍化技術,侵犯了其德國專利“EP2220689”及美國專利第9893215號。這項技術對提高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和性能起到重要作用。

據了解,該鈍化技術主要應用在當下市場最為火熱的PERC電池上。自2015年嶄露頭角以來,PERC電池及以PERC電池為基礎而開發的各類高效組件成為了市場的寵兒。據統計,目前PERC電池全球的產能已經達到了70-80GW左右,這是什么概念?2018年全球電池總產量為87.2GW。對比之下可以一窺PERC電池的炙手可熱。

在這樣的產業大勢之下,作為全球巨頭的晶科能源、隆基股份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遇,這兩家企業都針對PERC電池開發了新產線,并研發了各類高效組件。近兩年,在晶科能源、隆基股份的努力之下,PERC電池及組件的轉換效率屢次打破世界紀錄。

資料顯示,隆基股份旗下子公司發布的單晶PERC電池轉化效率最高已達到23.6%。而晶科能源在2018年5月宣布將P型PERC單晶電池轉換效率的世界紀錄刷新為23.95%。

產能方面,晶科能源預計2018年底,其PERC電池產能將增至4.2GW;而隆基股份早就計劃在2018年將所有的電池產線改造為PERC電池,2018年隆基股份擁有3.5-4GW的PERC電池產能。

也就是說,在PERC已成潮流的當下,晶科能源、隆基股份無論是在產能還是技術上都做到了全球領先,說是在PERC電池方面最具競爭力的兩家企業也不為過。而就是這兩家企業,居然同時被指控在PERC的生產過程中存在專利侵權。

據了解,PERC電池的關鍵在于背面鈍化技術,其中背鈍化膜的制備是PERC電池最為核心的工藝步驟,產業化沉積薄膜的技術手段主要有以Solaytec、韓華新能源等廠商為代表的原子層沉積(ALD)方式,及以瑞士MeyerBurger為代表的板式(PECVD)沉積方式。

目前,晶科能源和隆基股份都采用PECVD來做氧化鋁鈍化薄膜。而韓華新能源則認為,PECVD屬于ALD的一種,所以晶科能源和隆基股份都存在專利侵權。

有專業人士分析認為,實際上在ALD和PECVD在市場上是兩個不同、區分開來的概念,韓華新能源的起訴有打“擦邊球”的嫌疑,很難站住腳。

晶科、隆基回應:反對指控!

面對韓華新能源的指控,晶科能源和隆基股份紛紛表示了反對。

光伏,新能源

晶科能源于3月6日在官網發文表示:根據對韓華的訴訟和所聲稱的專利的初步分析,公司認為這些訴訟缺乏技術或法律依據。因此,晶科能源反對韓華的指控。

晶科能源進一步表示,該事件不會對公司的正常運營造成任何干擾。晶科能源將努力保持美國和歐盟市場太陽能組件供應的領導地位,為客戶及時地提供高質量的產品。

光伏,新能源

隆基也針對此事發表聲明表示:一方面,韓華新能源所述的專利是通過其他研究機構多次轉移購買所得,韓華只擁有部分的、與其他公司共有的專利權,該專利權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另一方面。從技術上看,目前隆基產品與涉案專利采用的技術方法并不一致,韓華新能源專利采用的是ALD技術,而隆基采用的是PECVD技術。

隆基股份隨后也表示,目前相關訴訟不會對公司的生產、經驗造成實質性影響。

總體而言,晶科能源和隆基股份都否認存在專利侵權,而隆基股份甚至對韓華新能源的所謂“專利權”提出了質疑。

海外市場爭奪的陰謀論

從專業人士的分析以及晶科能源、隆基股份發表的聲明來看,韓華新能源此次的指控似乎不是很能站住腳,勝訴的希望似乎并不大。那他們為什么要做這樣的徒勞之功呢?如果放眼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全球光伏市場,我們或許能找到答案。

自2018年“531”政策出臺之后,中國市場萎縮嚴重,各大光伏企業開始將業務重心轉向海外市場。其中美國是目前全球第二大光伏市場,而歐盟在去年剛剛終止對中國光伏企業的雙反,這使得歐美市場成為了當下光伏企業角逐的主要市場。

2018年,隆基股份和晶科能源都加強了海外市場的布局,其中隆基股份的海外業務已經占到50%以上,其2019年公司海外組件出貨量預計將達50%-60%的占比。晶科能源早年間就深耕歐美市場,在“531”之前其海外業務就占到了70%,這也是晶科能源去年逆勢增長的關鍵。

而不巧的是,韓華新能源也對歐美市場志在必得,近期韓華新能源在美國新建了1.7GW的組件工廠,意在開拓美國市場。

在海外市場的爭奪或許是引發這場訴訟的關鍵點之一。據了解,如果韓華新能源在ITC、美國法院以及德國地區法院三項訴訟中取得成功,三家被指控公司的產品將禁止出口到美國;晶科能源和RECGroup的產品將禁止出口至德國。

而就算訴訟沒有成功,韓華新能源也能間接打擊兩大競爭對手。據了解,國際專利訴訟需要耗費長達數年的時間。而由于這項訴訟的存在,歐美客戶在購買晶科能源、隆基股份產品的時候便會存在疑慮,因為一旦訴訟結果不利,那購買產品的客戶也可能需要承擔連帶責任,面臨韓華新能源的索賠風險。

所以無論訴訟結果勝負,韓華新能源的市場策略都將勝利。

小結

近年來,中國光伏產業在全球市場越來越具有統治力。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光伏組件出貨量排行中,晶科能源、隆基股份、韓華新能源分列第一、第四、第六位。而在出貨量排行前十的組件廠家中,韓華新能源是為數不多的非中國企業之一。十年前,光伏巨頭俱為歐美企業,之后這些企業逐漸凋敝,取而代之的是中國的光伏企業。

現如今,如何面對中國光伏產業的競爭壓力,也許這是所有海外企業共同的煩惱。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光伏產業雖然在光伏制造領域、部分研發項目上全球領先,但是目前仍然有非常多的技術及概念是從國外引進。在研發、設備等環節,我國光伏產業仍然任重道遠。韓華新能源的訴訟也為國內光伏企業敲響警鐘,希望所有光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都恪守底線,不走捷徑,專注開發屬于自己的競爭優勢,只有這樣我國光伏產業才能昂首走出去!

而這一場國際訴訟結果究竟將如何?晶科、隆基是否會受影響?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