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美國政府出臺了關于大力推進人工智能的國家政策,舉國之力以期望在下一個拐點之時繼續保持世界領先地位。而在機器人及自動化行業,經過這么多年發展,主要的產銷大國都有自己明確的發展方針。
在工業機器人方面,美國重點關注于仿人靈巧操作、基于模型的集成、非結構化環境感知、教育訓練、人機協作等關鍵技術。在特種機器人方面,作為世界軍事強國,美國對國防、軍事領域高度重視,大力推進特種機器人等國防軍工類機器人的發展。除此之外,醫療、太空機器人領域也是美國主要研究方向。
2011年:《國家機器人計劃》
目標是建立美國在下一代機器人技術及應用發那面的領先地位,助力美國制造業回歸。
2013年:《美國機器人技術路線圖:從互聯網到機器人》
強調機器人技術在美國制造業和衛生保健領域的重要作用,描繪了機器人技術在創造新市場、新就業崗位和改善人們生活方面的潛力。
2017年:《國家機器人計劃2.0》
該計劃的目標是支持基礎研究,加快美國在協作型機器人開發和實際應用方面的進程。
歐盟的工業機器人發展水平,從工業革命開始,就一直居于全球領先地位。從早期的流水線作業為主導的,如汽車制造及零部件制造加工等領域,向靈活和個性化定制方向發展。2014年,歐盟啟動了全球最大民用機器人項目,到2020年將投入28億歐元,推進工業機器人關鍵技術開發,利于增強歐洲工業智能化競爭力。2016年,歐盟“2020地平線”項目公布在機器人領域將資助21個新項目,主要涉及醫療、交通、物流、建筑等領域,增強機器人技術的競爭力和領先地位。
2014年:《民用機器人項目》
該計劃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民用機器人研發計劃,到2020年將投入28億歐元,并為增強歐洲工業競爭力插上新的翅膀。
2016年:《“2020地平線”機器人項目》
在機器人領域將資助21個新項目,主要面向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業機器人的開發和應用,投資總額近1億歐元,執行期2到5年。
被稱為機器人王國,無論是從工業,還是民間角度來講,日本都對機器人,有一種狂熱甚至盲目的崇拜,其工業機器人產業可與歐美工業機器人并駕齊驅。日本電子產業極其發達的國家,機器人技術同樣不賴,例如傳感器、數控系統等關鍵零部件領域。但是日系機器人仍存在應用領域不廣、企業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因此,日本出臺了《機器人白皮書》、《機器人新戰略》等政策,將機器人與IT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進行深度融合,推進機器人在制造業、服務業、醫療護理、公共建設等領域的融合創新。
2014年:《機器人白皮書》
總結了機器人開發的前言科學技術,探討了今后機器人的利用、普及。為解決老齡化社會等重大課題,政府將大力推廣機器人技術的運用。
2015年:《機器人新戰略》
三大核心目標,即:創造世界機器人創新基地、成為世界第一的機器人應用國家、邁向世界領先的機器人新時代,及五年戰略目標。
整體而言,韓國機器人技術與美國、日本等領先國家存在較大差距。因初期發育太晚,韓國政府如今大力推動,希望稍補遺憾。目前韓國機器人產業主要集中在3C行業,尤其是電子零部件領域。
2014年:《第二次智能機器人行動計劃》
明確要求2018年韓國機器人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0萬億韓元,出口70億美元,占據全球20%的市場份額,挺進“世界機器人三大強國行列”。
2017年:《機器人基本法案》
旨在確定機器人相關倫理和責任的原則,應對機器人和機器人技術發展帶來的社會變化,建立機器人和機器人技術的推進體系。
機器人產業已受到我國政府的高度重視,中國頒布多項國家政策支持該領域發展。我國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升級需求旺盛,工業機器人的市場發展空間巨大,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應用市場,但我國在該領域水平遠低于美歐國家,因此保持工業機器人快速增長是我國機器人產業的重要發展目標之一。
2013年:《關于推進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突破一批關鍵零部件制造技術和核心技術,提升主流產品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指標,在重要工業制造領域推進工業機器人的規模化示范應用,到2020年,形成較為完善的工業機器人產業體系。
2016年:《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
力爭五年內,形成較為完善的機器人產業體系,技術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能力明顯增強,產品性能和質量達到國際同類水平,關鍵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基本滿足市場需求。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 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