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5G元年,今年下半年5G手機將大量上市,明年5G應用將大規模進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昨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聯通研究院院長張云勇在委員通道上稱。張云勇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他帶來的3個提案都與5G相關,包括推進5G網絡共建共享及終端快速普及、推動5G應用生態發展的建議以及加快5G商用步伐的建議。在張云勇看來,5G與工業互聯網的結合最值得關注,“5G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是推動社會數字化轉型的強大動力,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要素。”
避免網絡基礎設施重復建設
在《關于推進5G網絡共建共享及終端快速普及》的書面建議中,張云勇指出,5G網絡部署方面,由于使用較高的頻率,預計5G站點密度至少為4G的1.5倍,室外基站總數超過600萬,網絡投資約為4G的4倍、將超過2萬億元。5G除了滿足個人移動通信需求外,還要滿足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實時性、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更高的行業應用需求,因此5G網絡的服務質量要求更高,需要更高的投入。
據了解,目前各大手機廠商的5G終端產品已經陸續面世,5G網絡也開始試點商用。“我國25個省市區正在進行網絡試點,央視今年的春晚和今年的兩會都采用了5G進行傳送”,張云勇稱。
對于推動5G網絡和終端的快速普及,張云勇提出兩點建議。一是可考慮加大網絡共建共享力度,盡量避免網絡基礎設施的重復建設,節約網絡整體投資,緩解5G網絡建設將面臨的巨額資金壓力,加快推動5G的商用步伐。二是可考慮推動運營商制定國內統一的5G手機標準,引導終端廠商按照統一通行的手機標準研制5G手機產品,集中研發資源,加快研發進度,節約研發投入,在市場普及推廣過程中既給消費者提供了手機全網通行的便利,又能產生規模效應以降低手機生產成本、增加銷售利潤。對于5G模組生產企業,可考慮通過資金補貼方式,分擔生產企業的部分成本。
5G與工業互聯網相輔相成
對于5G的應用,張云勇認為可以分為兩個階段,“5G一階段部署將以增強型移動寬帶為主,典型業務是4K/8K超高清視頻、增強現實及虛擬現實AR/VR業務;5G二階段將支持低延時高可靠、大連接,具有較強的行業屬性,將與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垂直行業深度融合。”
對于5G在產業層面的應用,張云勇表示最看好5G與工業互聯網的結合,“第一,5G和工業互聯網相輔相成,兩者都分別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第二,中國工業門類也特別齊全,一些典型的垂直行業,都在向智能裝備轉型,所以我覺得這兩個一結合是‘強強聯合’,最具有現實的意義。”
對于推動5G與各行業的深度融合,張云勇建議“政策上引導通信行業與先進制造、智慧醫療、自動駕駛等的跨界融合;技術上可針對不同行業,制定相應的應用標準,破除跨界融合的技術障礙。對于涉及多部門監管的領域,建議加強部門間的協同合作,例如對于自動駕駛,建議政府部門加強合作,推動交通基礎設施生產企業、汽車廠商、人工智能應用服務商、通信企業聯合建設與協同攻關。”
此外,張云勇認為5G網絡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資金。“相對4G網絡,5G無線基站設備單價高,5G頻率高使得站址更密集、新增站址難度大,5G大帶寬對傳輸網絡的需求大,因此5G網絡的投資成本將巨增。據相關研究報告預計,累計投資將達2.3萬億元,投資規模約是4G的4倍。另外,同等基站規模下,5G網絡運營成本較4G也將數倍提升,其中電費支出將增長2倍以上。”
對話
南都:從5G試商用到正式商用,正在做哪些準備?
張云勇:準備工作無非3方面。一開始正式發放牌照之后,可能要去緊鑼密鼓地把網絡做好了,做到一個覆蓋。人口覆蓋率,面積覆蓋率都要有一定的指標。第二個就是終端進一步成熟,大概下半年可以零星上市,還有一年可以規模上市,到時候價格就可以下降到跟現在4G差不多。就是4G有1000元到5000元的中低高檔,5G也會差不多。第三個準備工作就是產業鏈要去同步孵化,不能光有個網絡,沒有業務。
南都:5G號碼和5G網絡什么時候可以大規模使用?
張云勇:5G的號碼可能跟現在的號碼一樣的,這個不用太關心。5G網絡預計還有一年就能夠正常使用。實際上2019年就是5G商用元年,但是規模會比較小一點,大規模還要等一年。
南都:5G時代流量資費與4G相比會有什么變化?
張云勇:我只能說不會比4G高。如果是流量單價比的話,肯定比4G以前低。但是因為套餐都沒定,國外也沒完全定下來。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 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