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光伏退場 儲能崛起,電源與磁件企業重獲市場轉機

時間:2019-03-04

來源: 大比特商務網作者:陳思瑩

導語:自531光伏新政發布以來,整個光伏行業“苦不堪言”。雖然經歷下半年調整,光伏市場有所回暖,但是光伏企業仿佛陷入泥沼,無所動彈。

自531光伏新政發布以來,整個光伏行業“苦不堪言”。雖然經歷下半年調整,光伏市場有所回暖,但是光伏企業仿佛陷入泥沼,無所動彈。

如今,旺盛的用電需求、廣闊的國外市場對儲能技術的渴望增加,都為光伏市場開辟新的發展空間,為光伏、甚至是與光伏相關的光伏逆變電源、部分磁件企業也帶來了轉機。

電源

超過六成光伏企業下滑

2018年,對于中國的光伏行業來說是艱難的一年。

在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全球光伏市場疲軟情況下,推動全球光伏產業發展的兩大市場中國和美國都遭遇了波折,甚至是后退。全球光伏產業滑鐵盧,光伏訂單暴跌企業陷入困境。

1月30日,陽光電源發布2018年業績預告,公司預計1-12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億至8.5億,同比下降17%至22%。關于業績變動原因,陽光電源表示,2018年海外光伏市場保持增長,國內光伏市場受政策變化影響,裝機規模下降,行業盈利水平下降,公司逆變器、電站系統集成業務雖然整體保持增長,但毛利率受到影響,凈利潤較去年同比下降。

同期,茂碩電源也發布業績預告,由于光伏資產減值、光伏逆變器業務資產減值、公司控股子公司光伏逆變器業務受宏觀經濟及光伏行業環境影響,客戶訂單銳減,欠款逾期,退貨聚增,導致庫存積壓等多種因素,公司預計2018年1-12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60億至-3.00億,同比變動-2855.45%至-2396.21%。

通威股份發布的2018年度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18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0.12億元至21.13億元,同比增加0%至5%;預計扣非凈利潤為18.64億~20.6億元,同比變動在負5%~5%。

隆基股份2018業績預告顯示,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在26.61億~27.61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同比減少25.36%到22.55%。

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透露,去年有超六成的光伏企業出現業績下滑。

由于國內光伏行業政策發生較大變化,國內光伏新增裝機規模明顯下滑,光伏產品價格大幅下跌,對整個行業盈利水平和開工率產生較大影響,這些是造成光伏企業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

不僅如此,《磁性元件與電源》雜志記者通過多方電聯了解到,除了光伏企業外,相關的磁件與電源企業也廣受影響,不少行業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紛紛嘆氣,向記者坦露2018年的業績大幅下滑,不盡人意。

近日,橫店東磁發布公告,由于磁性材料產業收入有所增長,以及太陽能光伏行業受國內“531”新政影響價格大幅下跌,使得公司太陽能產業出現銷量增長、但收入下降的情況。

深圳市銘昱達電子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高頻變壓器、電感、磁環線圈等,產品多為運用在光伏領域。在談及光伏行業現狀時,該公司技術經理馬永真直言:“有苦難訴!”

而深圳市雅瑪西電子有限公司銷售經理成偉顯得更為激動,據他了解“目前很多光伏企業經營不善陷入困難。”不過,他指出政策和環境影響因素較大。

據了解,5月31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能源局正式聯合印發《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暫停普通光伏項目、控制分布式規模并再降補貼,著實給狂奔中的光伏行業澆了一盆冷水。市場需求緊縮之下,光伏企業除了爭食僅剩的細分市場,尋找下一個“蛋糕”迫在眉睫。

光伏市場的低落推動了儲能市場崛起,廈門科華恒盛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經理李習東在接受《磁性元件與電源》雜志記者采訪時表示,儲能作為光伏行業的補充與延伸,未來發展不可預期。

儲能高速發展

據《2013-2017年中國儲能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過度增長的能源消費使得人類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面臨嚴峻威脅。據預測,如按現有開采不可再生能源的技術和連續不斷地日夜消耗這些化石燃料的速率來推算,煤、天然氣和石油的可使用有效年限分別為100-120年、30-50年和18-30年。顯然,21世紀所面臨的最大難題及困境是能源。

光伏作為新能源產業的邁出的第一步,卻走得不順暢。政策從嚴、市場收緊,深陷產品與價格博弈的光伏逆變器企業早已踏入“紅海”之爭;順勢產業走向、依賴技術互通,搶食儲能紅利成為眾多企業的積極愿景。

2019年,隨著更多儲能項目的落地,儲能產業將從示范應用步入商業化初期的重要階段。與此同時,新模式、新市場將有望被深入挖掘。儲能的春天已經到來!

科士達技術總監王善良認為,今后的儲能市場是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儲能可與光伏實現相互融合,取長補短。

深圳市首航新能源有限公司副總裁仲其正表示:“在未來3年內,光伏儲能將迎來窗口期。”

對于儲能被業內看作是能源最后一公里的看法,安登利電子(深圳)有限公司工程主管仇海源則認為未免過于夸張。不過,他認為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開發,尋求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先進方法,已成為全球共同關注的首要問題。

成偉指出,對中國這樣一個能源生產和消費大國來說,既有節能減排的需求,也有能源增長以支撐經濟發展的需要,這就需要大力發展儲能產業。據他介紹,雅瑪西在去年德國慕尼黑展會上展現了最新的應用在新能源汽車、光伏以及儲能上的磁性產品,現在雅瑪西抓緊研發,力爭為儲能市場提供更多的新動力。

對于我國儲能產業的發展,馬永真從兩方面去分析,第一點是總體發展非常迅速。第二點是還存在儲能市場環境和政策機制的完善、儲能技術的提升、工程示范和商業模式創新的加強、標準和認證體系的建立等諸多挑戰。這對于磁性元件產品而已,并不友好。

2019年伊始,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發布《關于新時代改革“再出發”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能源互聯網企業的意見》,指出要研究探索利用變電站資源建設運營充換電(儲能)站和數據中心站的新模式,拓展服務客戶新空間,以及大力開拓電動汽車、儲能、綜合能源服務等新興業務,促進新興業務和電網業務互利共生、協同發展。這兩條措施的背后,都透露出電網將在儲能領域持續布局。

2月18日,國家電網公司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電化學儲能健康有序發展的指導意見》。該份文件立意與指向均非常清晰,厘定了國家電網各級公司發展儲能的邊界與重點,同時也首度公開明確了國網公司追求的儲能政策機制方向。

近兩年,國家對儲能產業的扶持政策密集出臺,能源革命和電力體制改革帶來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2019年儲能行業將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已經成為共識,大部分光伏以及與光伏相關的電源、磁件企業也紛紛將2019年的目標重點放在了儲能項目上。

作為新能源行業的老大哥,陽光電源2018年在德國、山西AGC調頻和黃河上游風電配套儲能等領域取得標志性突破。2019年正在加大歐美市場開拓的同時,也回歸亞洲市場。

儲能作為中天科技的新興增長點,在2018年后半程遽然發力,成功入圍江蘇、河南、湖南等大電網場景。在2月25日晚間,發布公告宣布公司將發行39.65億元可轉債,其中15.77億元將用于投資950MWh分布式儲能電站項目。

目前,科陸正加速剝離光伏等資產,聚焦智能電網主業及儲能等新興業務。知名企業易事特2018年也迎來了國資巨頭珠海華發的入主,目前產品廣布全國多地。

而記者通過早前的走訪,發現中研、創四方、大有在內等大部分的磁件企業都將光伏儲能列為公司的一個發展重點,由于光伏市場遭遇斷奶,有些磁件企業也減少訂單的接收。但隨著政策的回暖,目前磁件企業的接單數已經慢慢增加。除了訂單數的不斷增加,磁件企業更多在設備更新上砸了重金。據深圳福特電子某銷售經理透露,該公司已投入大量資金更換更先進的設備,以應對儲能行業對磁件極度嚴格的要求。

雖然市場逐漸好轉,但是,樂清市瑞德線圈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林金樂依舊表示擔心,他認為目前光伏市場尚未明朗,雖然只是作為光伏產業的上游磁件供應商,但仍不敢有過大的動作,當前保存實力較好。

對于林金樂相對保守的看法,廣州德瓏磁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事業部副總翁亮指出,因為國家政策也說不準,再加上現在儲能這方面的電源轉化率并不是很高。目前來講的話,儲能市場并不是非常好,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市場,其實大家的訂單并非很穩定。即便如此,他還是肯定地告訴記者,走出去確是在德瓏磁電的未來發展范圍之中。

光伏出海潮

自“531”政策之后,對中國光伏企業而言,海外市場的地位越來越值得重視。海外市場已成為拉動國內光伏產業規模持續增長的關鍵,據統計,我國大部分一線光伏企業2018年全年海外市場組件的出貨量已超過了其總出貨量的70%。

據了解,目前我國已有超過20家光伏企業通過合資、并購、投資等方式在海外布局產能。這些產能主要集中在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

事實上,2019年全球光伏市場前景樂觀。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預測,2019年-2020年期間,全球年度新增裝機同比增長平均速度約20%。在新興市場方面,越南等超14個國家2019年的新增光伏裝機超過1GW。

從傳統海外市場來看,2018年9月,歐盟正式結束了對我國長達5年的“雙反”,意味著中歐光伏市場合作迎來新的曙光,將真正實現雙方產業的互利共贏。

一方面,國內補貼政策逐步退出,市場需求下降。另一方面,海外需求旺盛,而且市場環境好轉。據數據顯示,2018年歐洲市場復蘇,中國對荷蘭、德國、英國等歐洲主要國家的組件出口同比增長,對烏克蘭、西班牙的組件出口大幅增長。

另外,2019年澳大利亞與歐洲的光伏市場需求預估分別為4.65GW、17.5GW,由于當地光伏產能不足且無貿易壁壘,將成為我國光伏儲能企業的藍海。

近年來,隨著我國光伏產品的全球市場占有率越來越高,美國光伏企業相繼破產或外移,我國光伏企業由初露頭角逐漸成長為國際光伏市場的中堅力量。

截至2018年6月,陽光電源在全球市場參與重大儲能項目已超650個,廣泛應用于中國、美國、德國、英國、日本、印度、柬埔寨等國家。截至2018年9月底,古瑞瓦特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出貨120多萬套。在德國、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泰國、印度、荷蘭等地設立分公司服務全球客戶。

光伏企業艾伏創立伊始主要以開拓深耕海外市場為主,艾伏逆變器先后通過中國CQC、CQC領跑者、英國、澳大利亞、泰國、荷蘭等多項國際權威認證與測試,其產品成功銷往歐洲、美洲、澳洲、亞洲等國家和地區。

由此看來,拓展海外光伏市場將是國內光伏企業發展的方向。

如今,多數光伏企業已加速出海,未來會有很多的光伏、電源、磁件企業加入出海行列。中研作為光伏磁件企業的先行者,對于海外的布局,早已了然。該公司高管表示,2019年的國內光伏新增裝機與2018年相當。政府對2019年的實際下發額度計劃,2019年在印度、日本、美國傳統光伏裝機大國的穩定發展外,歐盟取消MIP政策,以及各新興市場“開花”的帶動下,2019年海外新增裝機將繼續有望創新高,因此海外市場將具有一定的開發潛力。

在眾多光伏企業把希望寄托于海外市場時,翁亮卻提出,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都在出海,集中開發國外市場。他擔憂的是過于多的企業只是借此風潮一哄而上,把國外市場做爛,留下一地雞毛,這反而造成和跟國內市場一樣的現狀。同時,出海還將面對更大的競爭,所以出海對于磁件企業而言,并非是一個絕對的選擇。

不過,光伏出海已成為行業發展必然。李習東重點強調,在順應市場的發展的同時,企業也要回歸自身,兼顧一下國內市場。

對于李習東的觀點,仇海源表示贊同,他說:“但器件企業并不同于整機企業,面對抉擇時,磁件企業應當思慮清楚,并做好了兩手準備。”在提及未來布局之時,他表示,對于磁性元件而言,電感、變壓器等磁性元件發展至今,基礎穩定,具備出海條件。但國內市場較為穩定,沒有貿易戰的影響,所以未來還是以堅守國內市場為主,卻也不排除進擊國外市場的想法。如今國內磁件產品也趨于飽和,若再過于集中,也容易形成跑馬圈地。但是優勝劣汰仍是市場經濟的生存法則,他呼吁企業要看清自己的實力而非滿目跟風。

儲能商業化正在逐步形成

在出海潮流下,行業人士呼聲高低不平,眾多磁件與電源企業面臨選擇,這個選擇與儲能商業化息息相關。

不同于風電、光伏發展初期國家的補貼政策支持,國家對于儲能產業似乎并不打算進行直接的補貼,而是交由市場去決定。

在《關于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指導意見》中,提出要在“十三五”要使儲能產業達到商業化初期。但是,在未來十年或者更長的時間,儲能的商業化將成為現實。

事實上,在目前的階段,儲能的項目已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商業模式集中于發電側、用戶側以及輔助服務市場。

發電側方面,儲能可以與可再生能源的結合,平抑可再生能源的波動性。未來隨著可再生能源規模的不斷擴大,幾乎難以避免會面臨棄電的挑戰,因此儲能的加入只是時間的問題。

此外,電儲能參與電力輔助服務的商業模式也逐漸成型。盡管我國還處于電力市場的初級階段,輔助服務補償的價格機制仍不明朗,但在輔助服務提供者、提供方式、調節和評估指標、結算方式等方面已基本形成有章可循的交易機制,因此部分區域的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已逐步打開。

近年來各區域電網及省網陸續發布了并網發電廠輔助服務的管理細則,對電力輔助服務的交易方法仍效果補償機制做了充分說明,為儲能參與調峰調頻輔助服務逐漸完善激勵機制。

2018年,電網側儲能項目也越來越多的出現,江蘇省已投運101MW/202MWh、河南省已投運100MW/200MWh以及湖南省即將投運的60MW/120MWh,三者均為磷酸鐵鋰電池儲能電站。

用戶側方面,由于能夠利用峰谷價差進行套利和電費管理,是儲能項目最為活躍的市場。但是也專家指出,峰谷差價是計劃產物,只能用于目前儲能裝備定價參考;且峰谷差價套利不具有無限放大性和長期可持續性。

2017年10月,業界翹首期待的儲能行業指導性文件——《關于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出臺。雖然該文件并未明確眾人期待的補貼政策,但卻指明了“十三五”、“十四五”期間儲能的發展目標:第一階段實現儲能由研發示范向商業化初期過渡,第二階段實現商業化初期向規模化發展轉變。此外,緊隨國家政策,江蘇等地紛紛跟進落實細則,吹響儲能商業化號角。

事實上,在政策之前,部分市場也具備了儲能的商業模式,如峰谷價差較多的城市。據不完全統計,已有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廣東、江蘇、浙江、山西等16個省份發布了峰谷電價表。據業內人士測算,若峰谷價差超過0.8元,儲能光伏電站的盈利模式可觀,特別是用電量大的工商業企業。

調研機構NavigantResearch公司表示,亞太地區儲能逆變器(PCS)累計占整個全球市場的43.2%。作為光伏行業的上游供應商,磁件企業為光伏企業提供了PFC電感、三相高頻變壓器等產品。儲能項目使用的儲能逆變器(PCS)市場競爭將會越來越激烈,而各種各樣的參與者將有助于其快速的技術創新并降低價格。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