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視覺是利用機器來代替人眼做測量和判斷,可以提高工業生產靈活性和自動化程度,是智能制造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可以在大批量重復性工業生產過程中提高生產效率外,機器視覺還可以應用在危險工作環境或人工視覺難以滿足要求的場景。在“中國制造2025”的戰略背景下,我國機器視覺市場規模將迅速擴張。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19-2023年中國機器視覺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產銷數據分析報告》顯示,機器視覺下游應用領域主要包括電子產業、汽車產業、醫藥行業、食品與包裝、印刷行業等。其中,電子和汽車是機器視覺應用占比最大的兩個行業,其份額占比分別為46.6%和15.3%。在我國電子產業和汽車產業蓬勃發展的帶動下,我國機器視覺市場需求持續增長。
在國際機器視覺市場中,電子產業應用較早,是現階段機器視覺最大的下游應用市場,機器視覺產業化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電子產業的發展推動。我國電子產業產能約占全球總產能的70%左右,是最大的電子產品生產國,也是我國機器視覺下游的最大應用市場。但相較于發達國家,我國電子產業自動化程度仍較低,機器視覺行業未來還有巨大的提升空間。汽車制造標準化程度要求更高,因此我國汽車產業自動化程度相對較好,機器視覺普及率相對較高,市場規模增速更快。
機器視覺是技術密集型產業,現階段,我國共擁有機器視覺品牌企業100余家,擁有專業機器視覺系統集成商100余家,以民營企業為主,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長三角以及環渤海地區。這些企業中,大部分企業規模較小,少量企業實力較強,競爭力不斷提升。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行業競爭不斷加劇,并購整合趨勢日益加快,市場集中度不斷提升。
除本土企業外,隨著全球制造中心向中國大陸轉移,中國機器視覺市場受到越來越多國際企業的關注。現階段,已進入我國市場的國際機器視覺企業有200余家,這些企業規模較大,技術較為先進,競爭能力更強,國內企業與之相比差距較大,未來發展還面臨較大挑戰。
新思界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我國機器視覺市場仍處于推廣普及階段,滲透率較低,隨著我國工業轉型升級、自動化要求不斷提高,在制藥和醫療器械、食品飲料、印刷以及其他可規模化生產的工業領域,機器視覺行業還有巨大發展空間。但我國機器視覺行業較多企業難以與國際企業形成競爭力,未來唯有加大研發創新能力、掌握核心技術,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 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