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從研發投入看中國產業未來: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

時間:2019-02-26

來源:寧南山

導語:中國在電氣器械與制造業上的研發投入情況在2017年達到1242.4億人民幣,三年來的增速為22.68%,在中國于各產業的研發投入中排名第二,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穩定器。

中國在電氣器械與制造業上的研發投入情況在2017年達到1242.4億人民幣,三年來的增速為22.68%,在中國于各產業的研發投入中排名第二,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穩定器。

中國在電氣器械與制造業上的研發投入情況在2017年達到1242.4億人民幣,三年來的增速為22.68%,在中國于各產業的研發投入中排名第二,僅次于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

雖然國際間的競爭仍然以IT領域為主軸,但這個領域的發展,也在動蕩的經濟情勢下成為了中國經濟增長的穩定器。

本文選自“從研發投入看各產業的未來”,作者是寧南山,由億歐智庫分析師整理。以下帶來精選閱讀:

下圖為2015-2017年中國在各產業研發投入情況:注意單位都是人民幣和三年累計的名義增速。

電氣機械

我們可以注意到,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的研發投入居然排在了第二位,超過了汽車制造業。

這個產業包括與電力的產生、輸送、使用等相關的產業。比如:發電設備機組、各種變壓器、整流器、配電開關、太陽能面板、光纖、電纜,還有我們手機和電動汽車使用的鋰離子電池、家里的空調、洗衣機、以及電燈、電磁爐、家用電氣廚具炊具等等。

當然,從這個產業里面,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知名的公司在從事這個行業。比如國外的ABB,西門子,施耐德,松下,三菱等等。

在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這個領域,國內總體已經比較強了,比如和電網建設相關的各種發電機組,各種輸配電設備,太陽能面板,光纖,電纜等等,國產化進度都非常快,而且實現了大量出口。

像光纖光纜領域,2017年中國已經形成了多家百億人民幣級別的大企業。從2017年企業總體營業收入為例,中天科技達到271.01億元;亨通光電營收254億元,烽火通信總體營收211億元;長飛光纖營業收入103.66億元。

當然了,如果單看光纖光纜的收入的話,長飛在2017年排名中國第一,亨通中國第二,烽火通信中國第三,但是從全球范圍來看,中國企業還達不到最強的地步。

2017年的全球十大光纖光纜公司,雖然中國占了五家,但是全球老大仍然是美國康寧公司,另外日本的古河電工也排在世界第四,住友電工世界第八,藤倉世界第十,另外還有意大利普睿司曼世界第七,而且技術含量很高的海底光纜,我國企業的份額不高。

另外在技術上,根據中國發布的《中國光電子器件產業技術發展路線圖(2018-2022年)》提出,到2022年,中國光纖光纜的發展方向是“超低衰減”,同時要實現超低衰減光纖光纜的全產業鏈條,但是目前幾個主要產品:硅鍺料,光纖預制棒,光纖涂料,光纖光纜。

除了光纖光纜,以及難度很高的光纖預制棒技術被中國公司陸續攻克并且實現較高份額以外,高純度的硅鍺料,高性能的幫助實現超低衰減的光纖涂料等,我國還同樣大量依賴進口。

不過這也是中國公司的發展方向。

其他很多方面都是類似的,比如電力的發電,輸電,配電設備等,中國也形成了一大批世界知名的公司,例如上海電氣、哈爾濱電氣、東方電氣等,但是技術水平上總是還是差了一截。

其他如發電設備(火力,水力,核電)早在2013年中國就占據了全球60%的產量。尤其是火力發電設備和水力發電設備,到現在已經不只是市場份額全球領先,在技術上也趕上了世界先進水平。在核電領域也在奮力追趕。

多說一句,中國“系統強,部件弱”的態勢目前幾乎是貫穿于各個產業,但是實際上,隨著這些年的技術和管理進步,雖然慢于系統的發展,但是國產元器件也在逐漸趕上來,只是很多人,包括我們自己也還有疑慮:究竟國產器件行不行?

總體而言,在技術上和國外知名品牌仍然有差距。

除了“系統強,部件弱”之外,還存在“份額高,技術一般”的情況,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幾乎所有的子行業都是類似的情形,比如電動汽車使用的鋰離子電池,2017年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已經到全球前三了,寧德時代出貨量還是世界第一,比亞迪世界第三。

全球前十有七家是中國公司,但是在技術上,仍然和日本的松下,韓國的三星SDI和LG化學存在差距。空調,洗衣機等等都是類似,中國公司在份額上已經很高,但是在高端化,品牌化方面還有欠缺。也就是說,中國公司的份額高,是因為占據了最大頭的中端領域,高端的份額還是很小。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一些以前曾經很高端的產業,現在因為中國的進入,已經被完全白菜化。

最為典型的就是太陽能產業,從上游的硅料、硅片、到電池片、電池面板全部國產化,各個環節全球份額都超過了50%,并且在技術上和國外的差距已經抹平。

發達國家的光伏產業公司紛紛倒閉,2000年在中國創立的尚德太陽能,一度還使創始人成為了中國首富,可見當年光伏產業帶給中國的沖擊力。

2010年全球光伏產業紅火的時候,中國各個光伏大廠全部供不應求,歐洲客戶搶著到中國拿產能,中國的光伏企業銷售員們可以說無比的幸福,躺著拿訂單。

不過后來補貼逐漸退坡,另外產能暴增,好日子就逐漸過去了。而到現在,本土的太陽能廠家都已經破產了,歐洲尤其是德國的主流光伏廠家也基本倒閉。

總體而言,中國在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已經實現了普遍性的技術突破,同時大量出口世界,全球份額已經很高,例如家用空調格力就是全球老大。

有的技術上也已經全球領先,比如全球最高發電效率的火力發電廠,還有我們的特高壓電網,全球標準都是我們主導的。但是總體而言欠缺的是高端化,品牌化。

這個領域技術盲點并不太多,國外也沒有辦法在該領域卡中國脖子,因為中國基本上都有可用的國產產品可以替代。

該領域從2015-2017年,三年的研發投入累計增長達到了22.68%,保持了很高的增速。在前十大研發投入產業中,增速排名到了第四位,可以說是中國制造的穩定器之一。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 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