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呈現出政策體系日益完善、產業協調縱深發展、融合應用創新活躍的良好局面。展望2019年,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和應用推廣向深層次拓展,邁向從中央頂層部署到部省聯動推進、從試驗驗證到規模化應用、從垂直深耕到橫向拓展、從企業局部上云到全方位上云、從產業鏈單點突破到產業鏈圖譜加速完善的新階段。
形勢判斷
(一)國家和地方政策引導效應快速顯現,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和應用推廣從中央頂層部署走向部省聯動推進。展望2019年,伴隨著工業互聯網政策的落地實施,國家和地方的行業政策和財政支持有望加速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對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進一步強化,政策的引導效應將進一步顯現,中央部署、地方推進、企業響應的工業互聯網全方位發展的良好格局將基本形成。
(二)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示范帶動作用明顯,工業互聯網平臺從試驗驗證走向規模化應用推廣。展望2019年,伴隨著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示范帶動,工業互聯網平臺設備管理能力、工業機理模型封裝能力、應用服務開發能力以及跨平臺服務調用能力將會大大提高,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性能優化、兼容適配和規模應用,加速技術產業成熟、打造協同創新生態。
(三)制造企業和信息技術企業雙輪驅動,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從垂直深耕走向橫向拓展階段。展望2019年,領先制造企業和信息技術企業將進一步加大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力度,從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向跨行業跨領域拓展,同時領先制造企業和信息技術企業將加速跨界聯合,合力建設和推廣工業互聯網平臺。
(四)地方工業企業上云政策更加細化和落地,上云重點從核心業務系統向工業設備延伸。展望2019年,隨著各地方企業上云政策的實施,企業上云的廣度和深度將邁向更深層次,一方面上云企業數量將大幅提升,另一方面上云內容將從研發設計工具、核心業務系統上云向工業設備上云不斷演進。
(五)工業互聯網平臺解決方案企業蓬勃發展,覆蓋邊緣層、工業PaaS和應用服務的產業鏈圖譜加速完善。展望2019年,伴隨著邊緣層、工業PaaS和應用服務領域不斷涌現更多的解決方案企業,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產業鏈圖譜將加速完善,連接工業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加快構建。
(六)工業互聯網平臺融資規模和融資活動快速增長,產業、科技、金融良性互動的生態加快建立。現階段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仍然是以建設主體的企業自有資金和政府補助資金為主。
展望2019年,資本市場對以工業互聯網平臺為代表的先進制造業企業的投資活動和投資力度將會逐漸加大,平臺融資規模和融資活動將同步增長,打通產業發展、科技創新、金融服務生態鏈,形成產融結合、良性互促的發展格局。
需要關注問題
(一)工業互聯網平臺產業空心化問題亟待突破。當前,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產業空心化問題比較突出,國內領先工業互聯網平臺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國外基礎產業體系之上,工業互聯網平臺所依賴的智能裝備、自動控制、工業協議、通用PaaS、高端工業軟件等產業鏈命門掌握在別人手里。
(二)跨行業跨領域生態體系構建能力薄弱。國內缺乏產業巨頭,國內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業務仍主要局限于垂直細分領域,工業PaaS搭建、開發者社區建設、商業模式創新能力仍嚴重不足。
(三)開源社區和工業APP開發隊伍建設滯后。國外領先平臺企業均已建立為開發者提供開源代碼、開發工具、微服務組件的開發者社區,平臺擁有上萬名開發者,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開發者社區建設處于空白,嚴重制約了工業APP的培育。
(四)工業互聯網平臺行業監管體系亟待完善。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建設和運營對行業監管提出了新的要求,亟待研究制定工業數據產權確認、交易、保護、治理及跨境流動的相關政策法規,完善工業互聯網平臺許可準入、新型網間互聯設備入網許可等監管政策。工業互聯網平臺的體系化信息安全設計、防護工具、監測手段缺失,亟須制定工業互聯網平臺信息安全防護指南等政策規范和信息安全測試、驗證、審查等關鍵標準。加快制定工業互聯網平臺領域互聯互通互操作、安全可信服務、質量保障評價等方面的通用標準和規范。
對策建議
(一)提升政策合力,協同推進工業互聯網和制造業“雙創”發展。一是持續推進工業互聯網與制造業“雙創”、智能制造、電子商務等有機結合、互促共進,加快研發、制造、管理、商務、物流、孵化等創業創新資源數字化改造、在線化匯聚和平臺化共享,培育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制造業“雙創”新模式,發展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等新業態,推動制造業“雙創”加速升級。二是組織實施百萬企業上云,鼓勵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帶動中小企業業務系統向云端遷移,推動研發、生產、經營管理各環節信息集成和業務協同,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二)強化公共服務支撐,加快工業互聯網平臺監測分析服務平臺建設。一是制定一批規范,重點制定工業互聯網平臺數據接入、運行監測、評估評價等規范。二是加強監測分析服務平臺與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數據對接,為監測分析服務提供平臺運行、工業APP、上云設備、上云企業、相關產業運行等方面的基礎數據。三是構建工業運行數字地圖,實時動態展示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情況,分行業、分區域展示工業企業上云進展和百萬工業APP培育進展,形成全國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指數和重點行業運行指數。
(三)聚焦產業集聚區和龍頭制造企業,加快工業互聯網平臺落地。一是建議地方部門圍繞“塊狀經濟”產業集聚區發展的共性需求,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在地方落地,開展基于平臺的異構設備接入、軟件工具共享、業務在線協同等服務,帶動重點行業和集聚產業整體提升。二是建議地方政府圍繞重點行業主機廠等行業龍頭企業供應鏈提升需求,鼓勵行業龍頭企業聯合工業互聯網平臺開發定制化、易部署的工業APP,推動中小企業業務流程的規范化、標準化,與主機廠實現計劃、技術、采購和質量的協同,促進大中小企業融合融通發展。
(四)聚焦開源社區和工業APP開發隊伍培育,加快工業互聯網平臺生態體系建設。一是培育兩類開源社區,引導有關企業建設設備協議兼容的開源社區,確保設備“聯得上”,培育行業共性知識開放的開源社區,構建開放共享、創新活躍的工業APP開發生態,確保行業機理模型“跟得上”。二是加快工業APP開發者人才隊伍建設,推動工業APP“上數量”。
(五)堅持超前部署,加快邊緣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在工業互聯網平臺中的應用推廣。一是推動邊云協同。加快邊緣側智能傳感、實時操作系統、智能網關、邊緣智能模塊等軟硬件開發部署,實現基于工業現場數據實時智能分析和基于云端數據的批量大數據分析協同。二是深化大數據技術應用。圍繞工業大數據建模分析,突破多元異構數據處理、時序數據分析、海量數據挖掘等基礎技術和機理建模、流程建模、業務建模、可視化建模等核心應用。三是推進人工智能應用。推進人工智能算法在工業微服務模塊和工業APP的融合應用,發揮機器學習強大的特征表征和非線性映射能力,增強模型的可靠性、解釋性和自我成長性。四是加快區塊鏈應用探索。引導平臺企業布局區塊鏈技術,促進分布式合約在平臺中的應用,支持數字化模型和工業APP的流轉,基于區塊鏈技術建設跨行業、跨領域平臺聯盟鏈,推動平臺間互聯互通。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 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