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泛人工智能簡報:2019年關鍵趨勢

時間:2019-02-20

來源:OFweek人工智能網 作者:泛人工智能

導語: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近日簽署一項行政命令,要求優先發展人工智能。特朗普在國情咨文中簡要提到了“未來的產業”,相關政府官員表示,總統正在準備一系列行政命令,旨在提高美國在人工智能、5G和量子計算等關鍵技術領域的競爭力。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近日簽署一項行政命令,要求優先發展人工智能。特朗普在國情咨文中簡要提到了“未來的產業”,相關政府官員表示,總統正在準備一系列行政命令,旨在提高美國在人工智能、5G和量子計算等關鍵技術領域的競爭力。

一、泛人工智能領域國內投融資動態1.1國內投融資動態

表1.1泛人工智能領域國內投融資動態(2019年2月第2周摘選)

人工智能

1.2投融資熱點小結

圖1.1泛人工智能領域創投熱點城市2017年至今南京趨勢變化

人工智能

二、泛人工智能領域發展趨勢和政策地方動態2.1國外動態精選

2.1.1美國總統簽署行政命令,要求優先發展人工智能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近日簽署一項行政命令,要求優先發展人工智能。特朗普在國情咨文中簡要提到了“未來的產業”,相關政府官員表示,總統正在準備一系列行政命令,旨在提高美國在人工智能、5G和量子計算等關鍵技術領域的競爭力。

2.1.2報告:16%美國成年人擁有智能手表

市場研究公司NPD最新數據報道稱,美國市場可穿戴設備的整體情況不佳,但智能手表一直是其中亮點。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美國成年人擁有智能手表的比例達到16%,高于一年前的12%。年輕人群推動了這一增長,尤其是18至34歲人群,在這一人群中,擁有智能手表的人占到約23%。由于智能手表的價格一直在下降,因此這類設備的銷售額同期增長了51%,達到大約50億美元。

2.1.3IDC發布2019年VR/AR市場十大預測:VR游戲市場將增長75%

IDC發布2019年VR/AR市場十大預測稱,未來,觀影一體機VR市場將繼續增長、5G網絡將帶動VR/AR安全巡檢市場發展、AI將附能虛擬/增強現實設備、手機AR內容生態更加豐富、2019年VR游戲市場將增長75%、未來用戶將頻繁使用VR設備、交互功能逐漸增強、商用市場權重進一步增長、VR推動跨區域協作、用AR硬件提升工作效率。

2.1.4StrategyAnalytics發布2019年關鍵趨勢

StrategyAnalytics發布的2019年的關鍵趨勢包括:1)5G、AI和可折疊屏幕的出現將推動未來商業移動設備的采用;2)AI語音控制助手將會顛覆企業的工作模式;3)2019年,設備將增加其整體知識和智能,并增加更多價值作為增強型智能工具;4)聊天機器人正在崛起并將主導客戶服務領域等。

2.1.5JuniperResearch:搭載語音助手的設備5年內將達80億部

英國市場調研公司JuniperResearch的分析師最新預測,智能語音助手的使用在未來幾年將增加三倍。該公司估計,到2023年,搭載智能語音助手的設備將從2018年底的25億部增加到80億部。分析師預測,未來幾年發展最快的語音類別設備將不會是智能音箱,而是智能電視。

2.1.62018年融資額突破千億美元,全球金融科技投資飆升

2018年全球金融科技融資為1118億美元,較2017年的508億美元激增120%,特大并購和收購交易是推動全球金融科技的主要因素。分析認為,隨著監管科技和保險科技不斷完善,金融科技投資仍將不斷成長,人工智能和自動化將繼續受到投資者熱捧。

2.2國內動態精選

2.2.1上海將在人工智能等重點領域和區域大力引進高端和關鍵人才

上海市政府表示,2019年上海全年新增就業崗位50萬個,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不低于15萬個。上海提出,將聚焦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重點領域和張江、自貿試驗區及其新片區、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臨港、虹橋商務區等重點區域,大力引進高端人才和關鍵人才。在社會保障方面,將制定實施2019年各類養老人員養老金調整辦法。

2.2.2深圳出臺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行動計劃和芯片產業發展政策

日前,深圳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舉行,推進華星光電T7、亞太衛星、大族激光智能制造等重大項目建設。同時深圳出臺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行動計劃和芯片產業發展政策,加快突破芯片、算法、感知等關鍵技術,大規模拓展人工智能在先進制造業、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領域的應用場景。

2.2.3成都:到2022年人工智能產業規模力爭突破500億元

成都市經信局方面表示,日前印發的《成都市加快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推進方案(2019-2022年)》提出,到2022年成都將建成3-5個成熟的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打造最具行業融合特色的“中國智谷”、國際知名的工業智聯網典范城市、世界一流智能無人機和車聯網基地,人工智能(行業融合應用)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帶動關聯產業規模突破5000億元。

2.2.4工信部指導海南、天津首次實施車聯網無線電頻率使用許可工作

近日,在工信部無線電管理局指導下,海南省無線電監督管理局、天津市工信局分別向中國鐵塔海南省分公司和天津市馬可尼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頒發5905-5925MHz頻段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試驗頻率使用許可。相關企業將分別在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部分區域、天津濱海新區建設車聯網直連通信路側單元,并圍繞車聯網設備之間互聯互通、兼容共存等方面開展組網試驗。

三、泛人工智能領域行業應用和公司熱點動態

3.1國外動態精選

3.1.1傳谷歌母公司將開發智能鞋,能檢測體重、預防跌倒

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生命科學部門正在研發一款智能健康鞋。按照谷歌的設想,這是一款帶有傳感器的鞋子,它能夠實時監測用戶的體重變化,第一時間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征兆——體重的迅速增加,此外,如果用戶穿著鞋子時摔倒,它也能向急救部門或者用戶的家人發出營救警報。這對于獨自外出的老年人顯然很有價值。蘋果最近為最新款AppleWatch引入了摔倒監測功能——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數據,跌倒是美國老年人受傷和死亡的首要原因。

3.1.2微軟提交專利申請,將柔性織物觸控傳感器放在Surface設備上

此前有報道稱微軟正在研究一款更薄更輕的SurfacePro設備。而現在有一項新專利顯示微軟將為Surface平板電腦、二合一設備、可穿戴設備、手持設備等帶來智能織物。在專利申請中,微軟解釋了使用傳感器創建智能織物的各種方法,這些方法可以在Surface硬件,可穿戴設備和其他手持設備上實現。

3.1.3谷歌小范圍推基于實景增強的AR地圖

谷歌在小范圍內推出了增強現實(AR)實景導航,其會在路面實拍圖上增加增強現實輔助,但可能仍要等待一段時間才能面向所有用戶推出。谷歌表示,這項針對步行用戶提供的功能很快就會推出,但起初只有LocalGuides社區測評員可以使用。無論如何,這表明谷歌地圖的AR實景導航距離全面推出已越來越近。

3.1.4人工智能或許在不久的將來能夠直接解讀人腦電波

在《科學》雜志的論文中,3個研究團隊各自展示了他們如何將神經活動記錄解碼成語音。在這3個研究中,研究人員在進行腦外科手術的患者大腦上直接放置了電極,當他們聽取語音或者大聲朗讀文字時,這些電極就記錄神經元的活動。接著,研究人員嘗試解讀患者聽到或說出的內容,患者大腦的電活動都轉化成了某種程度上能夠理解的聲音文件。

3.1.5特斯拉推出“停車保鏢”功能

特斯拉為電動車推出了一個“停車保鏢”功能,能夠加強停車時對車輛的保護。這一功能的官方名稱為“哨兵模式”。特斯拉表示,這一功能適用于已經放量銷售的Model3車型,另外也兼容在2017年8月之后生產的ModelX和ModelS車型。啟用后,“哨兵模式”可以監控無人看管的電動車周圍的環境,并使用汽車的外部攝像頭來探測潛在的威脅。

3.2國內動態精選

3.2.1華為智能眼鏡新專利曝光,可嵌入智能手表

近日,荷蘭網站LetsGoDigital曝光了華為的一項增強現實眼鏡專利,最大的特色是能夠在上面嵌入智能手表,以便隨時調用屏幕和相機。2018年11月,華為CEO余承東在接受CNBC采訪時稱,該公司正在開發與智能手機配合使用的AR眼鏡,其有望在今年年底亮相。

3.2.2大疆將推出三維地理圍欄,阻止無人機太靠近機場

大疆很快會推出一個三維的“領結”狀地理圍欄,將阻止大疆無人機太靠近歐洲主要機場。大疆新系統被稱為GEO2.0,根據機場的大小,使用三種不同大小的禁區。除了限制無人機在跑道周圍橢圓形區域的飛行外,地理圍欄還包括機場兩端的高度區。

3.2.3蘇寧首家24小時營業小店面世,首批將開20家

蘇寧小店Biu×24h在南京玄武諾富特酒店一樓正式開始營業,目前第一批規劃的20家無人店將在北京、上海、廣州、南京等一二線城市陸續上線。區別于常規的無人便利店,在更換為電子自動門之后,蘇寧小店Biu×24h白天安排店員正常經營,夜間10點到清晨7點則改為無店員值班,化身無人便利店。消費者需掃描電子會員碼進店,使用自動收銀機即可進行自助掃碼結賬。

3.2.4中國首個5G智慧高速公路項目落地湖北

中國移動湖北公司方面表示,隨著中國首個5G智慧高速公路項目落地湖北,目前正在規劃選擇該省境內高速路段進行前期的5G基站選址建設,同步進行智能收費測試。同時,5G智慧高速無人駕駛也進入申請測試階段。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 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