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萬象更新!
過去的一年,在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下,制造業唱衰,企業裁員、關廠,工控自動化企業下調預估業績,調整業務模式,資本也在觀望、減投……當然,也不是不無機會,新概念、新產品,新政策,新合作……都在慢慢推進與落實中。
1月,西門子在中國隆重發布風機泵專用新款變頻器G120X/XA系列,其中,G120XA在中國南京和天津工廠生產,面向中國和印度等亞洲市場。而G120X在德國和英國工廠生產,更多元化,面向全球;施耐德再出手,收易驅電氣正式為施耐德電氣旗下合資企業;2018年,圖爾克再度實現兩位數增長;GE全球副總裁表示,獨立后的Predix平臺業務將更集中3月或公布中國戰略;為加快布局工業機器人哈工智能連設三家子公司;山龍智控與創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霍尼韋爾深入參與中國最大石化項目-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山龍智控與創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聯想發布聯想數字化轉型咨詢服務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ABB舉辦貝加萊ACOPOStrak創新日,柔性電驅與數字孿生引領智能制造新時代;年終年會來臨,各家企業大獎也是拿不停……
行業方向多方面值得關注。世界經濟論壇宣布,“制造業燈塔工廠”網絡又迎來7名新成員。加上之前的9家,目前全球已經有16家“燈塔工廠”;MIR預測,自動化市場增長持續走低,伺服增長率2019年將首次跌破零;投資工業4.0,你需要避開這些陷阱;PLC、伺服電機等6大產品列入我國工業強基計劃;工業機器人這么火:為什么系統集成商不賺錢?專家分析,具備編程、安裝、操作、維護等應用設備技術的工程師,是未來智能制造業的熱門崗位。外企在拆分,國企在合并,為什么?聽說,美國流程工業領跑德國工業4.0;我國低壓電器行業呈三大梯隊結構,競爭格局分化;中小型制造業企業如何借力工業互聯網,抵抗死亡潮……
本月27篇文章已準備好,更多詳細內容,請各位自行往下一一查閱:
『企業看點』
西門子隆重發布新款變頻器G120X深化中國戰略
1月16日,西門子在中國重磅發布了SinamicsG120X系列變頻器,定位中高端,面向風機泵應用,強勢深入基礎設施領域。其中,G120XA的生產,由南京工廠負責市場較大的小功率變頻器,而大功率變頻器則在天津生產。
易驅電氣正式成為施耐德電氣旗下合資企業
新年伊始,深圳易驅電氣有限公司即發布公告拋出重大消息!從即日起,深圳市易驅電氣有限公司正式成為施耐德電氣旗下合資企業。公司名稱與商標沿用不變。合資公司將著力應對工控市場的需求,致力于面向工控市場及開發有價值的品牌、有效的管理流程及創新的產品,同時也將借助與施耐德電氣的獨有平臺,將其特定的業務模式拓展到其他目標市場中。
圖爾克再度實現兩位數增長
2018年,圖爾克集團有望再度實現營收兩位數增長。根據圖爾克董事長在魯爾河畔米爾海姆公司總部的年度新聞發布會上所述,圖爾克2018年合并總營收有望破紀錄地超過6.6億歐元。這將是公司自去年營收突破6億歐元后再度獲得兩位數增長。在本報告期,圖爾克的總員工人數由4500人增長為4800人。?
GE全球副總裁:Predix平臺業務將更集中3月或公布中國戰略
去年12月通用電氣(GE)宣布將Predix在內的GEDigital部門獨立出來運營,GE全球副總裁ColinParris最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新公司初始投入12億美元,業務將更加集中,以現有工業客戶群為基礎,為資產密集型行業提供軟件服務。當被問到在中國的布局時,ColinParris稱,“目前還不清楚,今年3月份可能會宣布相關戰略。”?
霍尼韋爾深入參與中國最大石化項目建設
霍尼韋爾旗下全球領先的煉油與石化工藝技術專利商霍尼韋爾UOP將為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舟山的煉化一體化二期項目提供一系列工藝技術。除工藝技術外,霍尼韋爾Experion?過程知識系統(PKS)也將為該一體化項目提供過程控制和自動化系統。
加快布局工業機器人哈工智能連設三家子公司
1月7日上午哈工智能公布,擬以自有資金2億元出資設立全資子公司“海寧哈工我耀機器人有限公司”(暫定名),公司持有100%股權。最近一段時間,哈工智能不斷加碼工業機器人領域布局。公司還準備與現代重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合資經營協議。去年哈工智能董事會還宣布擬出資5000萬元,在東臺市設立全資子公司“東臺哈工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暫定名)。
山龍智控與創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1月21日,山龍智控與創維智能裝備在山龍科技正式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根據戰略合作協議,創維將獲得山龍智控先進的自動化技術支持,加速推進其自動化生產線、智能工廠的建設;山龍智控則以合作為契機深入挖掘家電行業的市場需求,增強其在家電行業自動化領域的品牌影響力。?
MIR與佛吉亞展開戰略合作,助其優化全球內部物流
1月16日,MiR宣布與全球汽車技術公司佛吉亞(Faurecia)展開全球戰略合作,通過與MiR建立合作伙伴關系,佛吉亞將借助靈活的自主移動機器人提高物流流程效率。對方認為,在物料搬運方面實施自動化存在巨大潛力。經常需要調整工廠的設施布局以滿足眾多的小批量生產需求。這種調整需要高度靈活的內部物流系統提供相應支持。而MiR正好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
聯想發布聯想數字化轉型咨詢服務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
1月21日,聯想集團正式公布聯想數字化轉型咨詢服務。同時還發布了數字化轉型咨詢體系和“START”數字化轉型方法論,希望為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全價值鏈的咨詢服務。目前,聯想數字化轉型咨詢已經形成“1+5+10”的體系,包括1個混合云,5個技術智能平臺、10個業務智能平臺和N個智能應用。
ABB貝加萊ACOPOStrak創新日:柔性電驅與數字孿生引領智能制造新時代
1月10日,ABB貝加萊在上海舉辦ACOPOStrak創新日,在貝加萊(中國)辦公室大樓,三組SuperTrak和ACOPOStrak配合ABBSCARA和關節機器人所搭建的演示系統,真實的演示了數字孿生、快速匯流、抑制波動、平穩過彎、協同工作等工作場景。
羅克韋爾自動化榮獲2019年度“年度物聯網公司”大獎
IoTBreakthrough是一家致力于表彰全球物聯網(IoT)市場頂尖企業、技術和產品的獨立組織,該組織今日宣布,全球最大的致力于工業自動化和信息解決方案的公司之一羅克韋爾自動化榮獲2019年度全球IoTBreakthroughAwards計劃中的“年度物聯網公司”大獎。
臺達獲“CMCD2018年度運動控制最具影響力企業”獎項
1月11日,從于廣東順德舉行的"2019智能制造&中國運動控制行業發展高峰論壇暨頒獎盛典"上傳來喜訊,憑藉2018年良好的市場表現,臺達收獲“CMCD2018年度運動控制最具影響力企業”獎項,展現了臺達工業自動化在運動控制領域的深厚實力和品牌影響力。?
英威騰榮獲2018年度運動控制領域最具影響力企業
近日,英威騰憑借深厚的技術沉淀及出色的創新成效等方面做出的不懈努力,榮獲“CMCD2018年度運動控制領域最具影響力企業”。自2002年成立以來,英威騰專注于工業自動化和能源電力兩大領域,以"竭盡全力提供物超所值的產品和服務,讓客戶更有競爭力"為使命,向用戶提供最有價值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行業聚焦』
全球制造業“燈塔工廠”新增七家,兩家在中國
1月10日,世界經濟論壇宣布,“制造業燈塔工廠”網絡迎來7名新成員,加上2018年公布的9家“燈塔工廠”,目前全球已經有16家“燈塔工廠”,其中5家位于中國,分別是天津的丹佛斯商用壓縮機、深圳的富士康、無錫的博世汽車、青島的海爾和成都的西門子工業自動化產品。
伺服增長率2019年將首次跌破零|自動化市場增長持續走低
新年伊始,MIR睿工業回顧了2018年自動化及智能制造市場的變化及熱點話題。根據預測,2019年將會是最難的一年。2018年自動化市場“高開低走”,整體增長明顯放緩,2019年下行壓力較大。MIRDATABANK預估2018至2019年各自動化產品增長率持續降低,其中伺服增長率2019年首次跌破零,PC-Based產品市場表現較好,小型PLC市場下滑幅度快于中大型PLC。
投資工業4.0,你需要避開這些陷阱
波士頓咨詢公司發現,企業投身工業4.0還存在不少誤區和陷阱。企業在采用新技術時尤其需要警惕4個隱患:追求小利卻忽略蘊含巨大利潤的潛力目標、將流程數字化卻不解決根本的低效問題、漠視流程問題的行為根源、盲目追求高新技術方案卻不評估實施成本,也不考慮是否能用更簡單的方法、以更低的成本達到同樣的效果。?
PLC、伺服電機等6大產品列入我國工業強基計劃
2019年新年伊始,工信部正式公布了《2018年工業強基工程重點產品、工藝“一條龍”應用計劃示范企業和示范項目名單》,從6大產品及項目開展相關工作,包括“控制器”、“高精密減速器”、“伺服電機”、“發動機電噴系統”、“高速動車組軸承及地鐵車輛軸承”、“存儲器”,多家工控自動化企業選入名單。
工業機器人這么火:為什么系統集成商不賺錢?
國內機器人系統集成企業普遍規模較小,絕大多數廠商的年產值并不高,企業中營收規模超過1億元的不超過100家,絕大部分企業系統集成業務營收不超過3000萬元。其中,營收規模超過3億元的“大企業”也主要集中于汽車四大工藝領域。整個行業其實只有這部分龍頭集成商企業才能真正賺到錢。集成商數量近年雖正在增長,但成氣候的少之又少,可預見在不久的將來,很多小規模的集成商將被市場無情的淘汰或被“大魚”吞并。
“機器換人”工程師成未來智能制造熱門崗位
1月19日,中國勞動關系學院發布《研究報告》,對6家制造企業進行了深入調研。調研發現:一方面企業中普通勞動力不斷被智能化、數字化、自動化的設備與機器人所替代,另一方面高級創新性技能人才青黃不接。專家分析,具備編程、安裝、操作、維護等應用設備技術的工程師,是未來智能制造業的熱門崗位。
外企在拆分,國企在合并,為什么?
外企的拆分,是多元化公司將其業務拆分為獨立業務板塊或公司,同時簡化總部規模和業務結構,減少管理成本。也因此,外企的拆分背后,往往有激進投資者的身影,通用電氣、蒂森克虜伯、ABB的拆分均是如此。而國企的合并多是同類業務公司規模擴張的合并,力求減少無序競爭,在所在領域做大做強,加強國際競爭力。前述典型的南北車、寶鋼武鋼等合并,都是開展同類業務的大型國企的橫向聯合。事實上,外企的拆分潮和國企的合并潮,背后邏輯其實一致:多元化公司或正在走下坡路,圍繞主營業務做專業化擴張,才能適應當今的競爭環境。
彭瑜:美國流程工業領跑德國工業4.0
當下,美國自動化行業的圈子中有下面一種說法:“在實現工業4.0的進程中,流程工業已經在飛行,而離散制造業還在辦登機手續。”不由得讓人想起在2013年漢諾威博覽會上關于工業4.0的報告中,很難找到對流程工業的未來的描述。為什么?因為離散的招數,流程早就見過了。
我國低壓電器行業呈三大梯隊結構,競爭格局分化
我國低壓電器行業競爭充分,市場化程度較高。市場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以國外廠商Schneider、ABB和Siemens為代表,掌握了高端產品技術;第二梯隊主要是國內的良信電器、常熟開關等公司,以中端產品為主;第三梯隊主要是德力西、正泰等,大多數產品面向批發零售市場。在低壓電器的總體市場中,第一梯隊占比30%,第二梯隊占比20%,第三梯隊占比50%。?
中小型制造業企業必讀:如何借力工業互聯網,抵抗死亡潮
王權的工廠生產飛機上所用的一次性耳機,以出口訂單為主,他表示,今年在9月份以后出貨的訂單,所多被征收的10%關稅就已經讓企業的周轉產生較大的困難,但也不得不完成;而如果政策上沒有很大改變,明年工廠就將不再開工生產。這樣的故事不是個例,目前國內中小型制造業企業可能正面臨著有史以來最為艱難的時刻。能否借力工業互聯網實現轉型,找到一條出路,這或許是接下來一年中小型制造業企業主們應該,也必須關心的問題。?
IT與OT的思維差異帶來的工業互聯網難題
近來,工業互聯網的江湖聲音好像比IT的人大一些,而真正在制造業的論起工業互聯似乎都不那么樂觀,保持質疑的比較多,因何出現這種局面,我思量許久覺得其實跟這兩個陣營“隔行如隔山”的思維、模式差異有很大的關系,想清楚這些問題,也就會知道該怎么去相互理解和融合。
從GE數字化業務大調整看工業互聯網未來
觀點繁多的討論,頗有些把一切工業領域的數字化技術都裝進工業互聯網籃子的態勢。而針對工業互聯網本身的討論,有時候又讓人在繁復的概念面前忘了工業互聯網只是工具,并非目的,創造價值才是目的。目前,工業互聯網仍然在初期,GE并沒有出局,阿里也還沒有完全入局。業界對概念討論已經厭倦,打造出真正創造價值的平臺,實現肉眼可見的落地效應,才是未來的重點。?
德法力促西門子與阿爾斯通合并對抗中國中車
知情人士稱,預計歐盟委員會將否決西門子和阿爾斯通兩家公司合并鐵路部門的計劃,原因是擔心這起合并將扼殺歐盟地區火車設備市場的競爭。而法德兩國政府則舉雙手支持這項合并,認為這樣可以創造一個能與中國中車競爭的歐洲市場龍頭。他們的合并也提醒觀察者們,歐洲正在進入一個“強強合并”的高潮,未來歐洲將出現一系列超大型公司。
柴天佑:人工智能與自動化結合將使工業環節產生變革
柴天佑指出,人工智能分為弱人工智能和強人工智能兩種類型。此前,運用較廣的是人工智能是指圖像識別、語音識別等窄面運用的弱人工智能。未來人工智能將朝著與人一樣智慧全面的AI發展。而基于統計的、無模型的機器學習方法存在嚴重的理論局限,難以用于推理和回溯,難以作為強人工智能的基礎。實現類人智能和強人工智能需要在機器學習系統中加入“實際模型的導引”。?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 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