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29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了2018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并透露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一攬子政策。2019年我國將建設一批高質量的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工業、通信業進一步開放措施有望加快落地。
2018年我國工業經濟增長基礎不斷鞏固。數據顯示,2018年工業增加值規模首次超過30萬億元,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比上年增長10.3%;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1.7%。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工業投資同比增長6.5%,比上年加快2.9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投資中技術改造投資占比近50%。
圍繞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將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企業與大學、研究所之間的產學研聯系。以行業內骨干企業為投資主體,建設一批高質量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創新中心將遵循企業化管理模式,面向行業提供共性技術。
5G網絡建設、應用推進、芯片和終端研發正在“火力全開”。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表示,從測試情況看,目前系統設備產品基本已經達到預商用水平,相關企業正在緊鑼密鼓地推動終端芯片和終端研發,有望在2019年年中推出成熟的商用終端。
值得關注的是,2019年將進一步擴大拓展國內市場。苗圩透露,車聯網、新能源汽車、4K等超高清視頻產業、郵輪建造、冰雪裝備等將成為新的市場消費增長點。將持續升級擴大信息消費,支持可穿戴設備、虛擬現實產品創新發展。針對國內汽車消費市場下滑,苗圩透露將加快研究出臺相關政策,加速老舊汽車報廢更新,促進農村汽車消費,優化二手車流通環境,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
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同時,還將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據介紹,2018年制造業實際利用外資達41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2.9%,取消了船舶建造、飛機制造外商準入限制,以及專用車和新能源汽車外商股比投資限制,一般制造業已經基本上實現對外資全部開放。
苗圩透露,下一步將全面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落實好飛機、船舶、汽車、電信等領域的開放政策。研究工業、通信業進一步開放措施,例如擴大鼓勵外商投資范圍,推動重大外資項目加快落地實施。進一步修訂產業政策,全面取消負面清單以外領域對外投資的各種準入限制,構建起內外一致、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