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映射基本面向好:近期部分頭部企業公布2018年業績預告,新宙邦預告營業收入21.63億元/yoy+19.14%;實現歸母凈利潤約3.23億元/yoy+15.49%。贏合科技預告2018年公司歸母凈利潤3.1-3.5億元/yoy+40.32%至+58.43%。
當升科技預計凈利潤為3-3.3億元/yoy+(19.92%-31.91%),頭部企業的業績的高速增長,印證了之前我們樂觀預期中游頭部企業2018年度業績。同時,中汽協數據顯示,中國2018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7萬輛和125.6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9.9%和61.7%。同時,中汽協此前作出預測,預計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60萬輛/yoy+33%。
未來新能源汽車將繼續保持強勁動力,其投資價值凸顯。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總量為56.89GWh,同比增長56.88%。展望未來,隨著技術提升以及政策驅動,單車帶電量將繼續提升,推及至動力電池的需求增速將會大幅超越整車產銷增速,我們著重強調的中游電池、材料、設備的長期投資機會。
燃料電池長期存主題機會,但產業化升級道阻且長:萬鋼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2019)論壇中提出“應及時把產業重點向燃料電池汽車拓展,我國已形成的電-電混動技術優勢,適合燃料電池技術特點,也適應我國技術和產業發展的特點”,受高層應加快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的消息影響,近期燃料電池成為新能源汽車板塊中的熱點。我們判斷,燃料電池作為產業方向之一,將是全球新能源車的重點投研方向,也會是受資本市場長期追逐的主題投資領域。但從產業層面而言,對比鋰電池,目前全球日韓歐美尤其日本的極少數車企有相對成熟的燃料電池技術及產業鏈,而國內技術大多處于研究與示范狀態,未來推廣應用道阻且長。
短期重視政策邊際影響,電動車長期配置價值臨近。1)中游基本面持續向好,配置時點臨近:中上游企業的出貨量以及下游整車產銷量處于較高增速水平,呈現持續向好的發展趨勢,我們樂觀預期中游頭部企業2018年度業績。同時,從往年來看一季度為傳統淡季,主要受春節假期以及3C電子產品周期性以及政策的邊際影響,業績存在一定不確定性。我們判斷2019Q1將會是年內的業績低點,同時從投資角度來看,也會是板塊配置的較好時點。2)補貼政策仍存邊際影響:補貼政策仍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公布時點、退坡幅度、是否含有過渡期等等都會對行業產生邊際影響。
2019年政策公布時點漸行漸近,如果政策低于預期(整體退坡幅度不小于60%),行業整體盈利能力將會降低,同時也會加速行業低端產能出清。因此,部分頭部企業通過下游需求與市占率提升,其業績有望同比仍有不錯的增長,將具備阿爾法投資屬性。如果銷量能穩步增長(超160萬銷量),判斷市場仍能行業高估值溢價。總體來說,政策對行業影響有短期陣痛,板塊指數或隨之回調,但調整空間有限,因為基本面仍有支撐,疊加投資者倉位較低且籌碼較分散。綜上,當下建議投資者靜待政策正式落地后頭部企業的布局機會。
投資建議:
1)當下優選有業績支撐,且未來產品價格相對企穩的細分行業,如正極材料、電解液、電池設備等細分行業,標的建議關注當升科技、新宙邦、星云股份。值得指出的是,寧德時代與比亞迪是引領行業發展的標桿企業,我們堅定看好其長期配置價值,但短期需衡量政策波動對兩者的影響。
2)目前行業處于換擋加速期,頭部企業價值凸顯,中長期建議關注四條主線:一是格局及產業優勢相對明顯,具有全球化產品供給且海外產品價格與盈利水平相對較好的細分龍頭寧德時代、比亞迪、當升科技;二是除新能源外的業務比較堅挺的龍頭企業,方能形成有效的業績打底具有相對防御性,新能源汽車業務將助推估值的防守型標的新宙邦、億緯鋰能、欣旺達。
3)受益于電動乘用車-動力鋰電池-核心原材料趨勢性投資標的:星源材質、天賜材料、杉杉股份、恩捷股份、璞泰來、新綸科技。
4)關注市值較小的彈性標的:星云股份、科恒股份。其他建議重點關注:先導智能、贏合科技、匯川技術、宏發股份、三花智控、道氏技術、華友鈷業、寒銳鈷業、天齊鋰業、贛峰鋰業等行業龍頭。
海上風電提速。近期江蘇、廣東、福建三地海上風電核準加速,其中廣東已核準海上風電超過30GW,江蘇在2018年底一次性核準24個海上風電項目,總裝機規模6.7GW,累計新核準海上風電項目超過8.3GW,海上風電項目有望迎來裝機規模較大增長,具備彈性。目前6.0-7.99MW級海上機型是全球范圍內吊裝容量最多的機組類型,更大單機容量如10MW+機組將在未來逐步占據市場份額,西門子歌美颯近期首次推出10MW級海上風電機組,2019年夏季GE將在荷蘭安裝首臺12MW級海上風電機組,目前我國最大單機量的海上機組為明陽智能7.25MW級,海上風電機組研發進入激烈競爭階段,具備較強技術研發實力、低成本規模效應的龍頭公司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建議關注金風科技、天順風能。同時樁基、海底電纜、變電站是海上風電項目的技術和建設關鍵,建議關注相關環節上市公司。
靜待新能源補貼政策落地后的投資機會。1月18日,發改委價格司就2019年光伏發電上網電價召開了座談會,十幾家企業代表參加了討論。電價草案重點為各類項目補貼強度退坡超過40%,三類資源區集中式電站招標電價分別為0.4、0.45、0.55元/千萬時,分別退坡0.1、0.15、0.15元/kwh,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工商業分布式電價為0.1-0.12元/kwh,全額上網分布式按照當地資源區集中式電站招標電價上限執行,居民端分布式補貼0.15-0.18元/kwh,同時電價按照季度小幅退坡。參會企業一致觀點為多降補貼,同時多給規模,分歧點在于戶用和分布式電價,每季度降補貼實際操作起來有難度,我們認為以上草案電價基本合理,在組件成本下降,效率提升背景下,業主依然能保持合理收益率。目前2019年補貼方案尚未最終定稿,具體電價以及補貼規模尚未敲定,建議靜待補貼落地后的投資機會。結合近期的平價(低價)項目政策來看,光伏已經逐漸接近平價,預計將在“十四五”初期實現全面平價,未來能源革命前景廣闊,板塊長期投資價值凸顯,推薦【隆基股份】【通威股份】【正泰電器】【東方電熱】,建議關注【林洋能源】【陽光電源】。
新基建背景下特高壓具有跨時代意義。特高壓在新基建背景下具有跨時代意義。預計2019年經濟存在下行壓力,基建將為中長期經濟托底,基建不再是過去傳統的“鐵公基”,而是以5G、特高壓、充電樁為代表的新基建。去年9月7日,能源局印發通知,將加快建設一批輸配電重點項目,其中包括12條特高壓線路,以及2條高壓直流工程(12+2項目),其中兩交兩直均已經在2018Q4核準,近期開標在即,近期陜北-湖北特直項目獲得發改委核準,我們認為特高壓開啟新一輪投資,契合時代背景,將加速進行,重點項目超預期或成為板塊催化劑。
特高壓建設高峰即將來臨,直接利好主設備商。預計“12+2”輸配電項目將直接拉動主設備投資約580億元。特高壓對于GIS、變壓器、換流閥等核心設備有極高的技術要求,目前國內只有少數企業能夠達到供貨要求,參與招標的主設備廠商享受較好的行業格局以及較好毛利率。特高壓集中建設將為核心設備廠商帶來高業績彈性,2019-2020年業績將集中釋放。我國配電網建設投入長期不足,配網環節相對薄弱。我們認為借“12+2”輸電項目加快建設和基建補短板的契機,配網端投資有望補足之前的“欠賬”。特高壓建設提速將拉動整個電網投資,后端的中低壓輸配網和配網自動化龍頭企業將會持續受益,從業績彈性來看推薦平高電氣、許繼電氣,從業績持續性的角度推薦許繼電氣和國電南瑞。
扶持民營企業、發展基建均利好工控板塊。12月制造業PMI為49.4%,較上月環比下降0.6個pct,相比于去年同期下降2.2個pct,為2016年8月以來新低。受制造業景氣度和上游元器件供貨影響,工控企業階段性承壓,但是其長期競爭力不但沒有減弱反而在增強,國產品牌進口替代依然在持續推進之中,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能力進一步提升。工控行業景氣度與制造業的自動化資本開支直接相關,近期高層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對民營企業扶持的決心明顯,預計中小制造業企業的融資環境將會有實質性改變,直接帶動其資本開支。國務院發布保持基建補短板力度的指導意見,國家對于基建的推動將拉動大型項目型市場投資,預計明年項目型市場將會好于預期。政策端刺激傳導到產業層面尚需時日,預計2019年Q2工控需求將有實質性好轉。細分領域中看好1)低壓電器本土龍頭,與渠道商深度綁定的正泰電器,在高端低壓電器有品牌優勢的良信電器,本土工業電氣分銷龍頭眾業達;平臺類公司看好,電力電子技術專家匯川技術、麥格米特。其他建議關注:鳴志電器、信捷電氣。
維持行業“推薦”評級。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