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GE戰略轉向,給中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帶來哪些啟示?

時間:2019-01-2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工業互聯網的江湖,目前還沒有約定俗成的發展模式,競爭格局也尚未成型。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市場已誕生了數百家工業互聯網企業,它們都渴望成為平臺型公司,期望借助平臺效應獲得巨大經濟效益。

工業互聯網的江湖,目前還沒有約定俗成的發展模式,競爭格局也尚未成型。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市場已誕生了數百家工業互聯網企業,它們都渴望成為平臺型公司,期望借助平臺效應獲得巨大經濟效益。

當幾百家工業互聯網平臺一起角逐時,試金石是它們能否給企業帶來真正的價值,大浪淘沙之后,究竟怎樣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適合中國企業?

從GE戰略轉向看工業互聯網發展

提及工業互聯網,不得不說起美國通用電氣(GE)。相當長一段時間里,業界都認為:看懂了GEPredix,就看懂了工業互聯網。

對GE而言,其數字化業務的愿景是:從‘GEforGE’到‘GEforcustomer’再到‘GEforworld’,GE期望將Predix打造成為全球企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但在現階段,這一目標實現的難度太大,因此導致其市場表現低于預期,出現負面傳聞在所難免。

11月初筆者走進GEDigital位于美國加州圣拉蒙的全球總部,一探GE對其數字化業務特別是對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真實態度,事實是:GEDigital(通用數字)仍在堅持推進數字化轉型的步伐,只是資本市場的低迷使得GE對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態度收緊,不再向從前一樣高調。

作為推進GE數字化戰略的部門,GEDigital在全球約有26000名員工,年營業額超過50億美金。盡管當前遭遇了一定的挫折和陣痛,它仍然是工業數字化領域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在推進工業互聯網戰略的進程中,應該說,GE的戰略有所調整,但大的方向并未改變。

12月13日,GE最終宣布已達成出售部分GEDigital業務的協議,且剩余業務將被組成為一家獨立公司。GE還表示,將組建一家專注于工業物聯網軟件的新公司,這家新公司將完全歸屬GE,但會以獨立業務進行運營。新的獨立工業互聯網軟件公司業務包括Predix、APM、Historian、HMI/SCADSA、MES、OPM以及GE電力數字化板塊和電網軟件解決方案等。

伴隨著Predix等業務整合與獨立,過去幾個月GE尋求出售Predix的傳聞終于塵埃落定,GE的工業互聯網之夢得以延續。

怎樣的工業互聯網適合中國企業?

工業互聯網鼻祖GE的戰略由高調轉向務實,給中國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帶來了哪些啟示?現階段,究竟怎樣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適合在中國市場發展?

在筆者看來,首先,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需要確定一個目標適中、可分步實施的規劃,切忌盲目追求大而全、高大上;其次,充分考慮中國國情,與當地政府合作打造面向區域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第三,結合行業特性和中國工業發展水平,打造行業專屬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第四,開放生態,建立一個由更多合作伙伴參與共建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目前來看,已經取得一定成果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無外乎具備上述特性中的一個或幾個:

面向區域的工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平臺在中國的發展,如果獲得政府支持發揮區域效應,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2018年3月,工信部頒發《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及推廣工程實施指南》,再到6月發布的《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各省市都在積極推動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

在北京,經信委編制了《北京市工業互聯網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制定出臺三年行動計劃;上海則配套發布了《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專項實施細則》,還成立了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上海分聯盟;在浙江,率先提出打造“1+N”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積極推動《深化推進“企業上云”三年行動計劃》;除此之外,包括江蘇、廣東、山東、重慶等省市均在大力推動面向區域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和發展。

在這一背景下催生了諸如面向浙江地區的supET工業互聯網平臺、面向重慶地區的飛象工業互聯網平臺等;也誕生了諸如上海松江工業互聯網示范基地、廣東江門工業互聯網實訓基地等試點工程。

行業專屬的工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發展具有顯著的行業屬性,包括工程機械、家電、石油石化等行業均誕生了一批致力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企業。

諸如樹根互聯:主要依托三一重工在工程機械領域的積淀,為各種裝備、工程機械做萬物互聯,建立機器的數字模型;諸如海爾、美的,從家電行業切入,建立基于工業互聯網的智能制造集成應用模式,實現從規模制造到規模定制的轉型;諸如東方國信,深耕大數據在鋼鐵行業的應用,構建鋼鐵智能互聯平臺;諸如寄云科技,不斷挖掘在石油電力行業的應用場景,幫助客戶構建基于設備實時數據實現預測性維修的完整方案。

可以預見,在未來相當長的周期內,打造行業專屬應用場景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將是主流的、可持續的發展模式。

生態開放的工業互聯網。縱觀工業互聯網企業的發展模式,它們都會選擇與合作伙伴強強聯手,諸如西門子MindSphere早期是聯合SAP基于開源的CloudFoundry架構打造的,今年7月,在中德兩國總理共同見證下,西門子和阿里云在柏林簽署了備忘錄,攜手打造工業數字化網絡助力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包括海爾COSMOPlat、根云平臺等都在吸引軟件開發者入駐。

在工信部印發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及推廣指南》中,明確指出: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生態體系,注重開放合作和協同創新,確保工業互聯網持續、健康發展。在這個過程中,開放已經成為工業互聯網角逐者的共識,它們深知,要在這場工業云版圖之爭中脫穎而出,堅持開放和構建伙伴生態是一條必由之路。

總的來說,探究工業互聯網平臺得以持續發展的核心,在于實現可規模化的盈利。現階段所有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商業邏輯,都需要實現供給側與需求側的大規模精準對接。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探索出更好的發展模式,或許沒有最佳答案,只有不斷地試錯,才能沉淀出被市場最終接納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 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