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聯合印發《提升新能源汽車充電保障能力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指出,當前,新能源汽車和充電設施尚處于發展過程中,特別是充電基礎設施依然面臨著建設落地難、運營效率低等問題,仍是制約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短板之一,新能源汽車充電保障能力亟待提升。
對此,《行動計劃》提出工作目標為:力爭用3年時間大幅提升充電技術水平,提高充電設施產品質量,加快完善充電標準體系,全面優化充電設施布局,顯著增強充電網絡互聯互通能力,快速升級充電運營服務品質,進一步優化充電基礎設施發展環境和產業格局。
為加強居民區充電設施接入服務,《行動計劃》要求,新建居民區應統一將供電線路敷設至固定停車位(或預留敷設條件),預留用電容量。全面摸排現有居民區停車位安裝充電樁及供電現狀,研究探索公共電網對物業管理停車位直接供電模式,加快推廣電動汽車智能化有序充電。
針對老舊居民區電力容量不夠等問題,《行動計劃》明確,引導電動汽車低谷充電,挖掘現有電網設備利用潛力,千方百計滿足“一車一樁”接電需求。
對于目前存在的項目建設用地、電力接入、配建預留、燃油車占位、運營盈利難等共性問題,《行動計劃》提出,加大相關部門間統籌協調力度,從而系統解決上述問題。且鼓勵地方充分發揮“十三五”中央財政充電基礎設施獎補政策作用,促進整車行業與充電設施建設運營行業合作,調動社會資本積極性,為私人用戶提供建樁充電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行動計劃》提出,引導地方財政補貼從補購置轉向補運營,逐漸將地方財政購置補貼轉向支持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新能源汽車使用和運營等環節。支持采用“互聯網+”等方式,加強對享受補貼充電設施的事中事后考核監管,確保相關充電設施產品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并發揮實效,為了保證補貼的準確性,對地方充電設施保持良好的監測狀態,北京、上海、西安、昆明等地紛紛建立市級公用充電設施數據信息服務平臺,為補貼的發放提供良好的支撐。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