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三星宣布加大5G設備投資,華為遇到了強勁對手

時間:2019-01-0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據外媒報道指三星電子宣布開設新5G網絡設備生產線,這意味著它正趁華為遭遇眾所周知的困難之際,加大在通信設備市場的投資力度,這對于通信設備行業的老大--華為來說這次是真的遇上了強勁對手。

據外媒報道指三星電子宣布開設新5G網絡設備生產線,這意味著它正趁華為遭遇眾所周知的困難之際,加大在通信設備市場的投資力度,這對于通信設備行業的老大--華為來說這次是真的遇上了強勁對手。

5G,華為,三星

為何三星強力進入通信設備市場

三星是全球最大的手機企業,不過它在該行業正遭遇華為這個強大對手,近年來華為手機的出貨量持續快速增長,2018年其手機出貨量更首次突破2億,與三星的差距進一步縮短,華為更宣稱要在今年四季度趕超三星成為全球最大的手機企業,這讓三星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在手機市場,華為正以持續不斷的創新給行業帶來巨大的沖擊力,其在2017年10月首次在安卓手機芯片市場引入AI芯片,在拍攝技術方面通過與徠卡合作獲得極大提升,在多攝像頭技術方面持續引領市場的發展,去年上半年發布的P20Pro更一舉奪得全球拍攝技術最優秀的手機稱號,而拍攝技術曾一直為三星引以自豪的優勢,這都讓三星感受到巨大的壓力。

面對在手機市場無法阻止華為的攻勢,三星選擇了進攻華為的起家地盤--通信設備,目前雖然手機業務占華為公司的營收已過半,不過普遍認為華為公司的主要利潤來源還是通信設備業務,三星如此做可以實現圍魏救趙的目的,避免它在手機市場繼續承受華為的巨大壓力。

同時通信設備市場也為三星進入該市場提供了契機,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全球四大通信設備商中的兩個--華為和中興無法進入美國、澳大利亞等市場,這樣它們可選的通信設備商也就只剩下愛立信和諾基亞,顯然這不利于它們降低成本,三星此時進入通信設備市場就獲得了這些市場的運營商歡迎。

三星為了在通信設備市場有所作為,除了通過自身的努力之外,也與日本通信設備商NEC合作,加快5G通信設備的技術研發進度,同時有利于它進入日本市場。

憑借有利的條件,三星已在美國最大運營商Verizon獲得最大筆的5G設備訂單,在韓國、英國等地也斬獲了5G設備訂單,預計在日本市場也將有所收獲,而且它已參與中國的5G設備測試,有意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通信設備市場分一杯羹。

華為遇到了強勁對手

三星雖然很少談狼性,而事實上它與華為一樣同樣是一家極具狼性的企業,當年它與日本液晶面板企業進行競爭,它忍受了七年的虧損最終取代日本企業成為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生產企業;在存儲芯片行業它也曾忍受了近十年的虧損才最終取得優勢的市場份額,并最終奠定延續至今的全球最大存儲芯片企業。

如今三星電子是一家大型企業集團,其在存儲芯片、面板、CMOS、芯片設計、芯片制造等行業均有布局,并且做到了行業前列,部分還做到了全球第一,這家企業的實力可不僅僅是我們經常見到的手機和電視等產品那么簡單,而是在多個行業都擁有強大競爭力的企業,以至于全球芯片代工老大--臺積電前董事長張忠謀將三星稱為“700磅的大猩猩”,足以說明三星實力的強大。

2017年三星的業績顯示,其營收是華為的兩倍多,凈利潤更是華為的五倍多,如果它決心支持通信設備業務的發展,那將意味著它在通信設備市場將給華為施加巨大的壓力,正如它此前進軍液晶面板、芯片等行業一樣,憑借強力、長期的投入給行業領導者華為造成巨大壓力,進而迫使華為轉身鞏固它在通信設備市場的地位降低三星在智能手機市場所遭遇的壓力。

華為的手機業務近7年來能獲得飛躍發展,其實同樣離不開通信設備業務獲得的利潤提供的支持,畢竟它在手機市場獲得的利潤較低,2018年二季度它占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利潤份額為8%,而三星的占比為17%,同期華為手機的出貨量是三星的四分之三,而利潤卻不到三星的一半,說明華為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不斷取得進展在某種程度上還是依靠價格戰。

這次三星宣布將開設新的5G設備生產線,證明了它的5G設備獲得了更多的訂單,讓當前的生產線無法滿足要求,顯示出它在通信設備市場的發展相當順利,當然華為方面也毫不示弱宣稱已獲得了最多的5G設備訂單,5G基站已出貨過萬套,但是毫無疑問的是三星在通信設備市場的不斷擴張必將給華為造成越來越大的壓力。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 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