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工廠設施中,盡管信息技術(IT)和運營技術(OT)共存,但它們往往不能協同工作。了解IT和OT融合的重要性十分關鍵,以優化運營和實現兩者融合所帶來的好處。
市場研究與資訊公司Gartner這樣定義OT的概念:“通過直接監視和控制企業中的物理設備、進程和事件來檢測或觸發變化所需要的硬件和軟件。”
OT被認為是現代智能工廠的支柱。它控制著工廠的基礎設施,并使工廠生產線正常運轉。隨著更多的機器和組件相互連接,OT的重要性得到了增強。通過提供工廠車間的實時信息,物聯網(IoT)正在模糊辦公室和車間工廠之間的界限。
IT與OT的融合
IT與OT的融合將為工廠自動化、資產管理和配置IT系統的制造執行系統提供開箱即用的集成解決方案,同時為網絡提供規模化和增強的安全性。圖片來源:L&T科技服務
對所有智能企業,IT都是必不可少的。從客戶關系管理,到管理信息系統到電子郵件,一切都是在IT基礎架構上運行的。自現代制造業開始以來,IT和OT就一直共存,但往往彼此獨立。然而,隨著工業物聯網(IIoT)的出現,將網絡傳感器和相關軟件與復雜的物理機械結合在一起,IT和OT之間的鴻溝正在迅速消散。
Gartner公司在2011年發布的一份報告中,闡明了IT和OT的融合趨勢,其優點包括優化業務流程、增強決策信息、降低成本、降低風險以及縮短項目時間。
從IT與OT的實施中學習
技術的進步不斷改進著IT和OT的實施,制造企業可以從中學到很多寶貴的經驗,包括:
實施規模:過去,同時連接數十億臺設備是一項重大技術挑戰。但該問題在十年前得到了解決,IPv6就能同時連接和操作萬億臺設備。生產制造工廠還要將數以千計或數以萬計規模的資產連接在一起。這是IT實施者給管理OT者上的第一堂課。
多年來,企業IT的實現已經成熟,并測試了運行基礎結構,其中包括數以千計具有不同功能、相互連接的設備,可在網絡中7X24小時連續地處理通信。可以連接分布在不同區域的裝置,并將此連接擴展到數以萬計的資產。
安全性:實施網絡并讓它們以盡可能高的安全性運行。畢竟,考慮到黑客所獲得的回報,給他們帶來的安全威脅可能是最嚴重的。例如,當資金從任何一家銀行的位于任何國家的任意一臺ATM機中取出,它都會在一個可預測的時間內分配資金。
系統以高度可預測的方式執行這些活動。成千上萬的交易日復一日地以安全的方式不斷發生。這就是工業物聯網(IIoT)的功能;互聯網正在連接配置不同網絡安全措施的諸多不同設備。
基礎結構的穩定性:企業IT已經存在幾十年了,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可以從質量和時間方面做出可預測的響應,并由個人或企業的日常經驗來驗證。這主要是基礎設施的穩定性。這就是架構開始發揮作用的地方。
穩定性有其自身的挑戰,如采用和更改技術、不斷變化的標準、專有產品和標準、軟件、法規遵從性和管理方面的挑戰等等。當公司或用戶需要采用或評估新的技術或標準時,可以學到最大的經驗教訓。硬件平臺的體系結構、連接性基礎結構、需要購買或構建的應用程序和軟件,主要負責結構的穩定性。
在這種情況下,指導原則必須是可擴展的、模塊化的、具有互操作性和易于管理的體系結構。更重要的是,體系結構應允許構建或提供組件的合作伙伴和供應商能夠輕松地將其集成到體系結構中,并根據優先級和復雜性定義路線圖。解決方案架構與硬件和網絡基礎架構之間的相互作用,將有助于使這一進程更加順暢。
融合的關鍵挑戰
IT與OT有不同的背景,但它們融合的適用性源自IIoT。雙方都面臨著關鍵的挑戰,包括系統的自持控制、機器和員工安全。好的解決方案應就位并具備以下功能:
●識別和驗證所有設備和機器:系統內的所有設備,無論是在工廠內還是在現場,都應得到確認。只有經過批準的設備和系統才能相互通信。這將減少黑客攻擊、將不受信任的設備插入網絡以及減少對任何系統或機器的不受信控制等風險。
●安全性:加密IT與OT設備之間的所有通信,將確保中繼數據的保密性。
●數據完整性:確保從這些系統生成的數據的完整性,是一個高度優先事項。雖然智能分析是采用IIoT的主要驅動因素,但如果數據不準確,這些都是毫無價值的。啟用這些軟件和固件的遠程升級將有助于確保它們的完整性。
IT與OT融合的未來
隨著越來越多的設備開始加入IIoT網絡,有很多機會向前發展。IT與OT的融合將為工廠自動化、資產管理和生產制造執行系統提供開箱即用的集成解決方案,其中包括企業級的供應鏈和企業資源規劃(ERP)應用程序,并提供更有價值的數據分析。如果按目前的趨勢發展下去,IT與OT之間的界限將逐漸消失,直到成為一個或相同的系統為止。
為了確保這一點,雙方都必須考慮到對方的專長和特點,共同努力,實現提供最安全和最大生產能力的共同目標。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