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機器人產業實現騰飛,還需突破4大瓶頸

時間:2019-01-0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2017年,我市機器人新增裝機量約7000臺,其中外市采購了約5000臺。”重慶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說,我市機器人的應用主要集中在汽車、裝備和電子行業,約占使用量的4/5。目前,我市機器人取得了初步成效,產業規模持續增長,工業機器人產業產值年均增長50%。

“2017年,我市機器人新增裝機量約7000臺,其中外市采購了約5000臺。”重慶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說,我市機器人的應用主要集中在汽車、裝備和電子行業,約占使用量的4/5。目前,我市機器人取得了初步成效,產業規模持續增長,工業機器人產業產值年均增長50%。

機器人

我市機器人產業雖然已具有一定規模,但在記者采訪過程中,不少業內人士指出,諸多方面的瓶頸制約著機器人產業的進一步發展。那么,該如何突破這些瓶頸?專家們給出了建議。

瓶頸1缺乏成熟的機器人系統集成企業

川崎(重慶)機器人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田中大介告訴記者,機器人要運用到實際生產中,需要有機器人本體、系統集成兩個部分。

“機器人本體是一個機器,需要系統的集成配套一些東西,比如抓手、焊接機、涂裝等,這些配套的東西連接到機器人本體上,機器人才能正常運行。”他說,重慶的系統集成企業偏少,而且規模普遍很小、經驗不足。“比如我們給長安提供的1000臺機器人,由于缺乏有經驗的、資金充沛的系統集成企業,系統集成這塊都是我們自己做的。”他說,遇到購買幾臺機器人的企業,由于成本問題,他們都不會自己去做系統集成這塊,都由有經驗的系統集成企業去完成。

建議:補齊“中間環節”短板

重慶工商大學產業經濟研究院教授駱東奇說,機器人系統集成的短板,突顯機器人產業鏈的瓶頸,都在關注生產機器人企業以及機器銷售和應用的時候,忽略了系統集成這塊中間環節。“機器人生產是前端,企業應用是末端,這兩端都是高精技術的應用,但缺了中間環節,也將制約重慶機器人產業鏈的發展。”他說,不能小看系統集成這塊,其技術要求很高,需要人工智能化和機器人深刻融合,這就要用到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因此,補齊短板,機器人產業鏈才會健康發展。

重慶兩江機器人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總裁汪冀也表示,重慶的系統集成企業在經驗、資金投入都略顯不足。“我們一直在籌備,成立一家合資的系統集成企業。”他說,這將是重慶本地最大的機器人系統集成企業,會起到示范和帶頭作用。

瓶頸2機器人缺乏自研芯片

在第五屆機器人峰會上,國投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魏義良認為,機器人產業還缺乏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芯片。

機器人是高端制造行業,芯片對于機器人產業來說舉足輕重。獵豹移動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傅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回憶稱,該企業在做機器人時,由于沒有專門的機器人芯片,只能“將就”用了高通、英偉達等企業的非機器人專用芯片。對于自研芯片,我市本土機器人制造企業的研發力度同樣還很匱乏,缺少專用的機器人芯片。

建議:自研芯片需要加大投入

通江資本董事總經理張嘉誠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的芯片產業畢竟起步晚,與英特爾等國外知名企業相比,國內企業還需要進一步加大投入和經驗積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器人研究所名譽所長、教授王田苗表示,對于機器人產業自研芯片,國內機器人企業在戰略上要有大的決心,在投入方面需要有耐心。

瓶頸3算法和軟件跟不上

由于國內機器人算法及軟件發展滯后,伺服系統中自帶的軟件庫功能不如進口的多,加上國外企業對高級功能的諸多限制,讓一部分用戶不得不購買進口機器人,這也導致進口機器人價格居高不下。從我市本土機器人企業情況來看,重慶固高科技長江研究院成功研發的弧焊機器人實現了核心算法軟件的高水平突破。但依然有大量企業,特別是中小型機器人企業對軟件的開發力度不夠。

建議:聯合研發取長補短

重慶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機器人領域,誰掌握了底層算法,誰就是贏家。

重慶某機器人企業相關負責人孫明認為,機器人算法軟件的開發,如果是機器人企業各自“閉門造車”,想趕上國外企業的步伐會非常困難。“大家不妨進行開放合作,既節省各自研發周期和費用,又能取長補短。”孫明說。

瓶頸4機器人推廣難

重慶西電普華智能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彭松璧告訴記者,他們生產的巡檢機器人雖然質量和性能上能和國際品牌比肩,但現在遇到的問題是一群只會研發的“技術宅”面對客戶、面對市場無從下手。不少企業知道使用機器人能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效率,但是因為對機器人的使用了解不夠,所以購買意愿不強。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發現,西電普華遇到的問題,在不少機器人企業存在。推廣難,讓機器人企業的營收受到影響,限制了企業發展擴大。

建議:讓人們能夠了解學習使用機器人

重慶凱寶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吳川河表示,機器人發展必須和產業相適應,將培訓、研發、制造、銷售融為一體。當處于這樣的閉環之下,人們能夠了解機器人、學習機器人使用,提升使用意愿,機器人公司各取所長,協作發展,機器人產業才能更壯大,機器人企業也才能擁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 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