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哈工智能發布公告稱,擬與現代重工簽合資經營協議,由哈工智能或全資子公司與現代重工合作投資設立哈工現代機器人有限公司(暫定名,以下簡稱哈工現代),哈工智能或全資子公司出資人民幣1.4億元,持70%股權,現代重工擬出資人民幣6000萬元,持有30%股權。
雙方聯手,主要是布局機器人本體業務,延伸全產業鏈。對于哈工智能,將助于其在高端智能裝備制造、機器人一站式服務平臺、機器人本體三個子板塊的智能制造業務布局,以進一步鞏固國內市場地位,提高市場占有率。對于現代重工,通過本項目進軍中國市場,將給企業帶來巨大發展。
據了解,各方將立即啟動合資公司設立工作,以及臨時產線和智慧工廠建設,預計合資公司2019年可銷售機器人1000臺,2020年在海寧建成年產1萬臺機器人本體的智慧工廠,項目占地面積約1.2萬平方米。
現代機器人在中國的進擊之路
發家于一艘小漁船的現代重工從1984年就開始自動化多元化生產,從1995年開始自主研發工業機器人,在工業機器人本體制造及應用領域擁有技術儲備和行業經驗。其產品線涵蓋工業機器人本體、LCD機器人、控制器、機器人自動化系統等領域。現代重工目前已擁有包括焊接,搬運等工業機器人31種機型和LCD搬運機器人24種,共55種機器人并進行量產和銷售。
韓國目前是全球工業機器人使用密度最高的國家,本土的機器人企業急需加大海外擴張市場的開拓力度,否則假如韓國國內機器人市場出現增長乏力,機器人企業將會陷入較為被動的局面。作為韓國本土機器人市場占有率超過50%的韓國現代更是要尋求出路,因此將目標瞄準了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中國,雖然目前國內工業機器人市場大部分被日系、歐系的“四大家族”占據,而國產機器人企業諸如新松、埃斯頓、埃夫特、拓斯達、配天等也在崛起,但并不是沒有突破口,韓國產業集中、大型企業自動化程度高,這方面的經驗或許可以助力現代機器人從國內大企業上著手,在LCD面板制造領域機器人的領先優勢,也是打開細分領域市場的利器;另一個就是價格方面,韓國現代生產的機器人比傳統的機器人“四大家”要低大約10%,與國內許多機器人廠家的產品價格的差距也不大,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
從過往韓國現代機器人在國內的表現,不難看出其在國內的市場并未得到擴展,一是產能受限;二是時機錯過,在中國市場需求爆發時未提前布局占領市場;此前韓國現代主要是與在華韓資企業進行配套業務,與中國企業和系統集成商互動較少,可能從其他外資機器人企業在國內布局策略上吸取了經驗,去年韓國現代在長春落地斥資兩億元設立生產基地,年產能達2000臺。今年6月份與哈工智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這個月終于敲定具體合作方式及出資協議。
韓國機器人企業動作頻繁
大型外資企業想要加快在中國的本土化進程,無外乎通過以下途徑:成立合資公司,或是在中國設廠,以及和大型國企、各地政府形成戰略合作關系。韓國現代選擇在吉林長春、浙江海寧設廠,能夠很好的輻射其在東北地區和長三角地區的配套市場,其眼光也很長遠。
無獨有偶,也是在12月,博眾精工旗下靈猴機器人與韓國斗山機器人公司舉行戰略伙伴協議簽約儀式,雙方將在協作機器人技術、市場等方面的全面合作。
得益于中韓兩國公司的關系破冰,雙方近兩年的機器人相關業務往來次數見長,合辦機器人產業園、國家層面產業合作對話、中韓企業家洽談會等等,或許之前在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上鮮少露面的韓國企業未來也會分得一杯羹,可能會從中國機器人廠商也可能是日歐系機器人大佬手上分得,面對已知的競爭壓力,國內廠商的“自強之路”還有很遠。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 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