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第九次工作組全會圓滿落幕。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華為、樹根互聯、阿里、施耐德、研華科技等289家聯盟成員都參與了本次會議。研華資深研發經理梁繼超出席會議,提出“共建邊緣計算'互聯互通、設備快速接入、服務可復用且快速上云'的邊緣計算生態”的倡議,并就“研華工業APP開發與應用實踐”做了分享。
萬物互聯的物聯網時代,數據分析正在變得比設備本身更有價值。根據IDC的預測,到2019年,IoT創建的數據將有45%通過邊緣計算被存儲、處理、分析和操作。尤其在產業物聯網應用中,邊緣的“速算”能力,顯得尤為重要。此次工作組會議中,嘉賓們也圍繞開源物聯網邊緣計算項目-EdgeXFoundry,展開了熱烈討論與交流。
借助EdgeXFoundry開源微服務框架在邊緣計端的能力,研華倡議共建邊緣計算“互聯互通、設備快速接入、服務可復用且快速上云”的邊緣計算生態。
EdgeXFoundry并不是一項新標準,而是統一標準和邊緣應用的一種方式。其進一步推動了“智能”向邊緣的滲透,以便解決響應延遲問題、帶寬和存儲問題,以及遠程操作問題。
基于EdgeXFoundry微服務框架,研華構建了工業邊緣智能解決方案,目前重點在以下方面,進行了充分的擴展和加強:
●多協議采集微服務
●數據清洗及預處理微服務
●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的訓練模型在邊緣端的分析預測及檢測服務(InferenceEngine)
●邊緣端數據可視化服務(2D/3D)
●數據上云
……
同時,研華也會持續與EdgeXFoundry合作,加強框架在各方面的服務能力,包括計算能力,例如框架可以支持GPU硬件計算等資源的管理能力。
除了邊緣互聯互通,工業APP也是本次會議中的熱議話題。工信部發布的《工業互聯網APP培育工程實施方案(2018-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要培育30萬個面向特定行業、特定場景的工業APP。
要如何做呢?繼超提出,工業APP在正式上線前,除了必須解決行業用戶具體需求及痛點之外,也應該同步思考,工業APP的訂閱/退訂、權限管理、彈性擴容、共享服務、運維管理等問題。同時,繼超基于WISE-PaaS工業物聯網云平臺,展示了研華如何快速開發,并結合實際應用案例進行了分享。
對于研華而言,建立WISE-PaaS的初衷是推動物聯網生態體系的融合,建立一個產業鏈上下游都能融入的平臺,將關鍵技術或SRP解決方案置于平臺中分享給用戶,降低客戶在智能化轉型中的障礙,并普及物聯網技術運用于各產業。
早在2016年,研華董事長劉克振曾對物聯網發展做過階段性描述:
●第一階段,研華重點搭建嵌入式硬件平臺;
●第二階段,研華著力部署WISE-PaaS及軟硬件整合解決方案;
●第三階段,則深度聚焦垂直行業的云服務,由研華和伙伴通過“共創”來完成。
研華選擇與行業專家公司之間的充分合作、整合,形成可以標準化復制的軟硬件整合解決方案SRP,即共創SRP。研華發現通過共創,雙方合作共同設計基于物聯網云平臺數據驅動的解決方案,經常能有效結合彼此專業,創造雙贏。
萬物互聯時代,全世界都在積極擁抱物聯網。隨著各大巨頭進場卡位,行業上下游產業鏈之間深度整合。研華期望以共創模式賦能全球物聯網產業,與伙伴一同登錄物聯網下一階段。
如需索取研華在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會議上的報告,可關注研華官方微信“研華智能地球,”回復“18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