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部長苗圩近日表示,將進一步優化民營企業營商環境,放寬民間資本在電信等領域市場準入門檻。這為電信行業注入無限生機,同時也將拉動連接器市場的需求。
其實,早在2010年5月1日國務院為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便發布了《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并在2015年3月1日,工信部正式開始實行《關于向民間資本開放寬帶接入市場的通告》,逐漸向民間資本開放電信領域。
苗圩部長表示,近年來,按照“少限制多鼓勵、寬進嚴管”的原則,工信部支持民營企業進入基礎電信業務運營領域,取得積極成效。
一是推動移動通信轉售業務正式商用。目前,共有42家民營企業獲得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批文,截至2018年3月底,累計發展用戶超過6400萬戶;有18家企業用戶數超過百萬。
二是向民間資本開放寬帶接入市場,逐步擴大寬帶接入網業務開放試點范圍。截至2017年底,已在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54個城市開展試點,累計批復277家(次)試點民營企業,民營寬帶用戶數近900萬,吸引民間直接投資超過106億元,間接經濟貢獻530億元。
從長期趨勢看,民營資本進入電信基礎領域將是一種趨勢。實際上很多互聯網具備一定的基礎。比如騰訊在某些省曾嘗試與電信集團下屬實業公司共同投資建網,華為在西亞、北非一些地區實際上已經是運營商。因此,從運營經驗的角度來分析,民營資本并非全無運營的基礎與經驗。再比如VOIP虛擬運營領域,實際上中國已經有數千家經營這類VOIP業務的民營公司,同樣,IDC領域也有很多民營企業。
總而言之,工信部的目標是鼓勵民營資本進入電信業,深入推進提速降費。開放民間資本進入基礎電信領域競爭性業務,深入推進移動通信轉售業務發展,進一步擴大寬帶接入網業務試點范圍。同時,支持民營企業探索建設工業互聯網。
對于連接器行業來說,這無疑是重大利好。這意味著市場格局將被打破,塑造出更大的市場空間,帶動數據中心、5G和工業聯網的高速發展。
在5G、物聯網等新興信息化技術快速發展的形勢下,IPv4資源枯竭問題將日益凸顯,以基礎電信運營商為代表的IDC服務商將加快IPv6的改造升級進程。基礎電信運營商的超大型數據中心將于2018年年末全部完成IPv6改造,各大型數據中心運營企業則將于2020年年末完成改造。
隨著5G技術的發展和數據中心建設進程的加快,高速光連接將成為承載5G的基石。5G對于高速高密度低時延網絡的依賴,將為光纖連接器帶來海量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