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在第一個百萬之年里,新能源汽車行業經歷了什么?

時間:2018-12-2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2018年即將結束,在這一年里,新能源汽車市場首次經歷了三段式的補貼退坡、也迎來了接替補貼的雙積分政策、《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給新進入者指明了方向、造車新勢力紛紛開啟交付、新能源車年銷量首次破百萬……

2018年即將結束,在這一年里,新能源汽車市場首次經歷了三段式的補貼退坡、也迎來了接替補貼的雙積分政策、《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給新進入者指明了方向、造車新勢力紛紛開啟交付、新能源車年銷量首次破百萬……

新能源汽車

這一年的新能源車市場可以說是異彩紛呈,在新能源、智能化技術的推動下,新能源汽車產業本身也在經歷著變革。產品、技術、模式、業態等都在經歷著一場改變。“E車匯”從政策和市場的角度來對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做一個簡要總結。

首次提出的三段式補貼政策

對新能源汽車給予補貼的政策已經延續了多年,逐年調整降低的補貼方案也迎來了改變。

過去,每年的補貼方案都是在上一年度的基礎上按比例下降,并提出不同的要求,但是2018年的補貼方案與此不同。在下調補貼標準的同時給了一段時間的過渡期。

新能源汽車

2018年2月12日至2018年6月11日為過渡期。過渡期期間上牌的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客車按照2017年標準的0.7倍補貼,新能源貨車和專用車按0.4倍補貼,燃料電池汽車補貼標準不變。過渡期前按照2017年的標準給補貼,過渡期后按照2018年的標準給補貼。

預計2019年的補貼政策也會與此類似,設定相應的過渡期,在下調補貼的同時給予企業緩沖期。

雙積分政策正式實施

2017年9月,雙積分管理辦法就已經公布,并且建立了積分核算制度和管理平臺,明確了積分核算辦法和積分比例要求的門檻。而這一管理辦法也在今年4月1日正式開始實施。

新能源汽車

對傳統能源乘用車年度生產量或者進口量不滿3萬輛的乘用車企業,不設定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達到3萬輛以上的,從2019年度開始設定積分比例要求,其中:2019、2020年度的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10%、12%,2021年度及以后年度的積分比例要求另行公布。

從雙積分的計算方法來看,政策對乘用車的燃料消耗和新能源汽車比例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這樣的情況下,傳統燃油車廠商在面對負積分的情況,就需要有多余的新能源積分來進行抵扣,而新能源積分的來源只有購買或自行產生,購買積分顯然不劃算。

新能源汽車

在雙積分政策的驅動下,不管是自主品牌還是合資企業,都將發展新能源汽車提到了相當的戰略高度。可以說,雙積分政策的實施倒是逼車企控制油耗、發展新能源汽車的重要推手,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有長遠意義。

生產資質有重大變化

《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將于2019年1月10日起施行,新建中外合資轎車生產企業項目、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企業(含現有汽車企業跨類生產純電動乘用車)項目及其余由省級政府核準的汽車投資項目均不再實行核準管理,調整為備案管理。

新能源汽車

在正式規定中,國家對于新建純電動乘用車項目的門檻進一步提高,尤其是對企業法人股東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相信接下來一段時間里,在造車這波浪潮中渾水摸魚的玩家會隨之退出,行業將迎來新一輪凈化。

造車新勢力產品落地

2018年是造車新勢力量產車集中落地的一年,不少品牌發布第一款產品或者迎來品牌的第一次亮相,幾乎都扎堆電動車。

新能源汽車

2018年,蔚來、威馬、前途、合眾、小鵬等新造車企業產品紛紛上市,可以說,大家都爭著交出2018年的答卷。然而2019年,自主車企、合資、進口的電動車產品將會越來越多,造車新勢力是否有能力和它們一爭市場,一切還都是未知數。

第一個百萬之年

在疲態盡顯的汽車市場里,新能源汽車市場一枝獨秀,保持著較高的增長。

新能源汽車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至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5.35萬輛和102.98萬輛,同比增長63.63%和68%,新能源汽車年產銷首次均破百萬。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0.66萬輛和79.09萬輛,同比增長50.30%和55.66%;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4.66萬輛和23.8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30.27%和127.58%。而同期,我國汽車產銷2532.52萬輛和2541.97萬輛,同比下降2.59%和1.65%。

從目前情況看,雖然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補貼降低,但銷量仍保持增長,可見新能源汽車真正的市場消費需求正在增加。中汽協預計,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總銷量預計將超過120萬輛,而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總銷量將有望達到160萬輛左右。

新能源汽車

在政策的引導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已經進入了新的階段。2018年,新能源汽車行業各項政策都已經落地,2019年,在政策基本定型的條件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會有更加亮眼的表現。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