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社會的持續發展,科技水平的不斷進步,以及人們生活觀念的日益改變,醫療作為民生福祉重要組成之一,其發展逐漸受到高度重視。醫療機器人憑借著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的雙重加持,也在醫療領域迎來深化應用,在輔助醫生診斷治療、緩解醫療資源緊張、推動行業升級發展等方面,統一展現出巨大價值。
醫療機器人市場升溫
國際上對于醫療機器人的應用時間較早,1985年就有國家利用機器人輔助完成過腦部手術,發展至今已有30余年歷史。目前,全球共有33個國家,800多家醫院成功開展了近60萬例機器人手術,截至2016年,全球醫療機器人銷售數量達到1600臺,市場規模超過16億美元,臨床經驗積累和市場應用發展都十分快速。
我國對于醫療機器人的應用相對晚很多,直到2014年才興起機器人外科手術熱潮,當時國內醫療機器人市場規模只有0.65億元,全球市場占比不到5%。但隨著國內老齡化趨勢的加劇,國家政策的積極推動,消費群體的不斷增加,以及產業發展的日漸提速,短短4年時間,我國醫療機器人市場迎來了高速發展。
目前,不管是國際還是國內,可以說醫療機器人的發展都處于持續升溫階段。國際上有達芬奇機器人等知名品牌為引領,憑借先進的技術、優質的產品和豐富的臨床應用,積累下了良好的口碑和實效,給現代醫療發展打開了一片新天地,未來發展前景引人期待。
而我國市場的發展,一方面受到國際市場的積極帶動,國外企業、技術、資本和人才的涌入有效促進了國內市場的日益繁榮,另一方面國內需求的釋放、智慧醫療的形成、消費群體的增加,以及服務機器人整體發展的帶動,都給醫療機器人市場升溫帶來有效利好。
行業發展機遇有哪些
現階段,我國醫療機器人行業的發展已經漸入佳境,從上游機器人零部件到下游智慧醫療市場需求供給,產業鏈發展正在不斷完整。而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發展,離不開需求、政策、產品和布局四方面的積極推動。
在醫療需求方面。一方面國內老齡化趨勢加重,老年人口數量增多,老年群體的增長對衛生醫療服務產生了巨大需求;另一方面,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群眾健康意識的加強,對醫療體系發展也提出了更高需求,國民醫療需求和醫療升級需求兩方面的推動,帶動了醫療機器人等高端醫療設備的快速發展。
在國家政策方面。近年來《中國制造2025》、“十三五”規劃綱要等指導性文件的發布,明確將醫療機器人等的發展列為重點,國家和地方政府分別建立相關測試應用平臺,進行行業規范、市場標準等方面的政策指導。同時,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相關政策的陸續頒布,也從投資、科研等方向對醫療機器人進行了規劃和指導,為產業發展打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在行業優勢方面。醫療機器人的應用具有高技術、高門檻、高附加值的顯著特征,其作為智能化的高級醫療器械,既可以輔助醫生治療,擴展醫生能力,增強醫療的交互性、臨床適應性和準確性,又可以用于藥物運輸、取配藥等服務,還能輔助后期康復,不僅應用范圍廣泛,價值也十分巨大。就算單純憑借在緩解醫療資源分布不均及醫療差異化,緩解醫療矛盾兩方面的作用,也能推動其獲得顯著發展。
在產業布局方面。我國將機器人產業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一部分,醫療機器人作為其中的一員,正迎來戰略性發展契機。同時,國內代表性的醫療機器人企業已有近30家,各個領域的醫療機器人應用都取得了良好效果,鑒于此,未來醫療機器人產業發展必將從中贏得突破。
產業成熟的關鍵何在
當然,有機遇就會有挑戰,對于國內醫療機器人的發展來說,眼下還面臨著國內外差距明顯、安全問題多發、應用成本高昂、產業化發展困難等諸多挑戰,而根本的原因在于技術、資金和人才因素上的不足。
因此,要擊破挑戰,推動產業發展走出成熟,關鍵就在于對上述三大要素的突破,即實現產學研的融合發展。在此基礎上,需要企業、政府和行業三方面加強合作交流,共同推動技術、資金、人才等方面的補充和突破,推動產業鏈上、行業中間、市場國內外的產學研協同發展。
未來醫療機器人的應用前景還很廣闊,商用價值也很重大,只有在解決問題的基礎上創新發展,才能推動行業真正走向成熟,才能將我國的醫療問題真正進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