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行業發展概況:延續良好勢頭
近年來,由于具有高比能量、高比功率、高轉換率、長壽命、無污染等優點,鋰離子電池得到了快速普及,其應用逐步從便攜式電子產品和通訊工具轉向動力型電源領域,鋰電池行業因此延續良好發展態勢。
從產量來看,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鋰離子電池產量為26.87億只,到2017年,鋰電池產量已提升至111.13億只,增長超過4倍;2018年1-10月,全國鋰電池產量累計達到113.90億只,已超過去年全年產量。
從出貨量來看,2012-2017年,我國各類鋰電池出貨量均有較大幅度提升,動力電池作為重要的動力來源其出貨量增幅最大。2017年,我國動力鋰電池出貨量約為39.12GWh,小型電池出貨量為35.23GWh,儲能電池為3.45GWh。
從裝機量來看,以動力鋰電池為例,今年前三季度動力鋰電池裝機量29.51GWh,同比增長91.73%,勢頭依舊強勁。其中,EV乘用車裝機最大,達到16.06GWh,占比54.42%,同比增長116.13%;EV客車以8.71GWh排在第二位,占比29.52%,同比增長101.58%;插混乘用車以2.26GWh排名第三,占比7.67%,同比增長122.50%。
電池類型方面,NCM三元電池以17.7GWh的裝機量占比最大,達到59.98%;磷酸鐵鋰電池裝機量11.16GWh,占比37.82%,排在第二位;錳酸鋰電池以0.48GWh裝機量占比1.63%,排在第三位;鈦酸鋰電池以0.17Gwh占比0.58%,排在最后。
封裝形式方面,2018年前三季度方形電池裝機量高達22.18GWh,占比為75.16%,是當前鋰電池主流封裝形式;軟包電池裝機量3.79GMWh,占比12.84%,排在第二位;圓柱電池以3.54GWh裝機量占比12%,排在第三位。
總的來說,我國鋰電池行業規模持續擴大,產業發展催生上下游聯動,產業鏈逐漸成熟。不過,安全性問題也成為制約鋰離子電池發展的主要瓶頸。在安全技術瓶頸方面,突出表現為:成本居高不下,材料核心技術待突破;忽視安全結構設計,熱失控現象頻發;制造工藝要求高,電池組一致性問題需完善;在安全管理瓶頸方面,制約因素為:標準體系缺失,亟待加快制修訂工作;市場次序混亂,企業無序競爭嚴重;安全監管職責不到位,行業管理作用尚未得到有效發揮。
鋰電池行業發展趨勢:動力電池驅動
首先,動力電池將驅動鋰電池行業發展。2018年前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5.35萬輛和102.9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3.63%和68%,延續中高速發展,繼續拉動動力電池市場增長。2018年,中國汽車動力鋰電池產量預計達到70GWh,同比增長57.3%,對鋰電池行業貢獻率進一步提升。未來隨著新能源汽車扶持政策穩步調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增速進一步趨穩,動力電池將驅動我國鋰電池行業規模持續快速增長。
其次,隨著鋰離子電池在各領域的應用日趨廣泛,尤其是在電動汽車、新能源、軍事等領域逐步推廣,企業紛紛加大研發支持力度。與此同時,石墨烯、納米材料等先進材料制備技術不斷完善,與鋰電池研發加速融合,鋰電池產業創新速度加快,各種產品相繼問世并投放市場。未來,隨著各類新技術持續進步,包括硅碳復合材料、固態電解質等在內的新型材料有望在鋰電池上面廣泛應用,在可穿戴設備、特殊環境等特定應用領域將有可能出現新的顛覆性鋰電池產品。
最后,技術角度來看,受益與動力鋰電池的快速發展,以及電池能量密度要求的提高,濕法隔膜將會爆發出巨大市場需求。由于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爆發式發展,且三元材料的需求帶動濕法隔膜的需求快速提升,目前國內廠商紛紛擴大濕法隔膜產能,但是由于生產技術上的高壁壘、生產線建設周期長且達產時間和實際產能尚其不確定性,高端濕法隔膜市場仍將供不應求。